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破棺(上)

明代李釜源在他所編纂的《地圖綜要》中寫道:“楚故澤國,耕稔甚饒。一歲再獲。柴桑、吳楚多仰給焉。諺曰“湖廣熟,天下足”,其大體意思是指湖廣地區盛產稻米,只需幾域豐收,則天下糧足。

本故事就發生在素有千湖之稱、魚米之鄉的兩湖之地----湖北的某一個小小村落。

冬天的清晨,寒風如刀子般一遍一遍凌烈地刮著丘陵田地里已經耷拉著臉的油菜,菜葉上罩著一層淡淡的薄冰。

從遠處看,架子山西面的沐家村被繞上了一層薄薄的霧紗。

沐家村有句自古流傳的諺語叫:早起的鳥兒有食吃。所以村落的人們大都起得早,甭管有沒農活,但凡睡到早上八點還沒起床的就一律被其他村民冠之為“懶漢”。山村村民雖然樸實,但也愛極了臉面,誰也不大愿意有這種綽號落在自己身上,尤其是剛成婚的小兩口,更不想讓自己因貪睡而成為其他村民飯前茶后的笑料。

土拐剛成婚,媳婦是架子山東面閔家沖的一家閔姓俊俏人兒。

天剛麻亮,土拐媳婦便拿著水桶去屋前的堰塘提了半桶水,開始了村民在這個季節一天里最忙碌的事兒--洗衣,做飯,打掃房前屋后。土拐則拿上鐵鍬、禿頭羊鎬去進行蓄謀已久的一件事,將屋子東面靠近林子的陽坡沖的那塊沖底洼地,改成自家魚塘。

在還沒把媳婦娶進門的時候就跟土拐他爹沐立山合計過,那洼地不屬于任何一家村民所有,簡單點說只是一個廢棄的類似魚塘的低凹洼地,洼地上面有一沖地(階梯狀,兩山腳之間),通常村民們在田間勞作耕地,當水牛熱到不能繼續耕作時便把水牛趕到洼地滾上一身泥,一可以解暑,二可以避蚊。

土拐準備將洼地西面先開條縱深水道,然后再埋上水管,將水道與洼地完全間隔開來,并將洼地的雜草淤泥徹底清除,一旦春來水漲,這洼地便成了一口天然魚塘。

走在路上,土拐一想到來年的魚塘,心中的那份喜悅就不由自主的在他臉上綻放開來。

“土拐,丟下媳婦從被窩里鉆出來,這一大早的是干啥去啊?”冬季,地里本就沒了啥農活,隔壁一大早起來擔水的沐冬林看見土拐拿著一些農具朝東邊半跑,還便走邊笑,沐冬林便詫異的問道。

“沒啥涅,東邊陽坡的洼地不是冬干了嘛,我跟我爹合計著把那洼地整了,改成魚塘,這不,趁著這幾天有空,干脆就開始干了。”土拐見是冬林,也不想再隱瞞什么,估摸著現在即便是全村人都知道這事兒了也不會去跟他去爭。

“我說土拐啊,我陽坡沖也有塊地,這你是知道的,這荒洼成了你家之后明年耕地的時候,你可不能不準我的牛下塘困水啊!”沐冬林道。

“林子,你就別擔那個心,我啥人你還不清楚?咱倆誰跟誰啊,人家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隔壁,再這樣見外,來年開春我就不帶你出門弄魚了。”土拐故意嚇唬沐冬林。

沐立山、沐一浪(土拐堂哥)和土拐沐一春是周邊百來里村落閑時捕魚的知名人物,誰都羨慕,但誰都知道,除了沐家幺房這三個類似有家族捕魚秘笈的捕魚怪物外,再也無法找到與其比肩的人物。沐冬林住土拐隔壁,年齡相若,自幼與土拐一起長大,交情甚好,在漁季來臨時常常屁顛屁顛地提著漁簍子跟在土拐身后跑。

撈漁摸蝦,誤了莊稼。意思是說撈漁摸蝦畢竟只是農閑時的一些副業收入,干好了地里的細活,地里的莊稼才會豐產,而地里的莊稼才真正是農家農戶的主要經濟來源。這句話放在別處那是真理,可放在三個怪胎這里卻怎么也行不通。他們仨,一個漁季下來,收入要遠遠高過普通村民一年的田地收成,這也是沐冬林在漁季整天纏著土拐的主要原因。

“林子,你擔著一擔水不累啊?”土拐見沐冬林擔著水站著跟自己說話便笑謔道。“不累不累,我這權當練腿功了,去年跟著你捉黃鱔的時候你走起來比我跑還快,一春,你盡管去整洼地哈,等我忙完,我去幫你整,幫里不幫親,我不幫你幫誰啊?”沐冬林對土拐的稱呼頓時變了,討好道。

“行,有空就來,明年年底,你家過年的魚算我的。”土拐邊走邊道。

來到洼地,土拐用鐵鍬砍掉洼地里陽坡邊上的小雜木和荊棘叢,開始挖溝建(水)道,土拐的這把鐵鍬造型有些狀似洛陽鏟,窄而長,這種鍬適合淤泥操作而不沾泥。洼地雖然冬干沒了水,且淤泥表皮干結,但干結的表皮下面卻是烏黑的淤泥,這種淤泥極具粘性,若是普通鐵鍬稍不光滑生了點點銹跡,則污泥便粘在鍬上拋都拋不掉。

不到二個時辰,土拐便累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土拐褪掉棉衣,點了根煙,瞇嗒著眼,歇了歇。不行,這樣的進度太慢,水溝還沒挖到一半,更別說去清洼地里的水草淤泥,這樣的進度很可能不能在春來水漲的時候竣工。土拐暗自想著,手不由自主又抓起鐵鍬往下鏟,這一鍬下去,土拐頓時瞪大了眼睛。

眼下靠近底層硬質的污泥中竟然出現了一個比成年人拳頭還大的一個洞穴,洞面光滑,且粘著些粘稠狀的物質。憑感覺和經驗,土拐認定這是一個黃鱔或白鱔洞穴,絕對不可能是藤鱔的洞穴,藤鱔又名風鱔,常年穿越在深潭寒水和石縫之間,只有在秋末才筑巢冬居。這里是低洼而非深潭,所以藤鱔也絕不會出現在這。

在判斷究竟是黃鱔還是白鱔時,土拐的內心明顯傾向于白鱔,因為按這洞穴的口徑,黃鱔的個體從來沒出現過這么大!四到五斤,白鱔王,只有白鱔王的洞穴才有可能有這么寬敞粗大,因為白鱔個體普遍要比黃鱔大得多。

白鱔又名藥鱔,白鱔王的肉即便是普通人吃了也能平添千斤巨力,白鱔王血更是寶中之寶,民間流傳這樣一個傳言,白鱔王血有起死回生的妙用。四到五斤的白鱔,那可是生長了百年的藥鱔王,土拐不敢相像自己是遇見了百年難遇的寶貝。一條百年白鱔(藥鱔)王,并且個體達到5斤左右,確實能價逾千金,這還是保守估計。

要得到這條寶貝,土拐明白今天必定要費些功夫才行,白鱔王的老巢肯定不會在洼底,絕對是在陽坡邊上的某個深處,土拐眼睛發亮,一掃先前力竭之態,運鍬鏟如飛,順藤摸瓜般跟著洞穴瘋狂的挖著。

半個時辰過去,洞穴還真朝陽坡地段走去,洞道已經處在黃色山土層里,看來這條百年鱔王還挺會選地做隱士,背靠青山面朝碧水朝陽冬居。

土拐的動作慢了下來,畢竟是力不能繼,這條鱔王今天怎么也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了,畢竟沒有水,百年白鱔總不能御空而飛吧!!一般人在面對存活了百年以上的魚類時,內心都會莫名的充滿了一種恐懼和一種油然而生的膜拜。

土拐現在即不恐懼也沒膜拜之心,想象即將垂手可得的白鱔王,他只有一絲興奮,跟黃鱔打了十多年交道的他比誰都清楚這魚類根本沒有任何攻擊和防御力,唯一的能力和特長就是全身滑溜無比,預見危險時只有三十六計——逃如風。

挖到陽坡大約一米深的時候,洞穴略略變小了半寸,顯得更加濕潤,隱隱約約,洞里有股子腥氣往外竄。洞的走向也發生了改變,一直斜斜延伸的鱔洞突然朝下折去。土拐意識到,離鱔巢已經不遠了。就在這個時候土拐的鐵鍬遇到了阻礙,噗的一聲,土拐有種鐵鍬鏟在木頭上的感覺。

咦?怎么是木頭?土拐想像在這向陽坡上有可能遇到石縫的阻礙,可偏偏鐵鍬帶上來的是一塊不大的黑色碎木削。土拐有些驚詫,這地方怎么會有木頭?土拐彎下腰來用鍬小心地在洞口掏著,肉眼可見這時的穴洞是朝著木頭里面延伸,延伸了三寸左右,便寬大起來,不,應該是空洞起來,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見,只是腥氣更濃郁了。土拐皺了皺鼻子,用鐵鍬鏟向洞口的周邊,同樣是木頭,這木塊還真不小,土拐起身折了根樹枝,趴在洞口用樹枝朝洞里探去。

洞穴通過一段木頭之后便拓展了開來,確切的說,里面有一個不小的空間。突然,土拐感覺枝端一軟,緊接著洞穴內一陣震顫,并伴隨著一陣嗤嗤的響聲。這震顫有些類似于人的身體在突然受刺激后的條件反射,在洞穴內震顫的同時,土拐條件反射似的蹦了起來,樹枝也扔在了一邊。仿佛這拳頭粗細的洞里會隨時竄出一個兇猛異常的龐然大物撲向自己。

土拐大口喘著氣,臉上一片蒼白。驚恐,土拐怎么也沒想到洞穴內竟然是空的,并且里面的動靜讓自己產生了驚恐,并且有了一種極度危險的感覺。

一條五斤左右的白鱔王絕對鬧不出這么大的動靜,十斤??十斤也不能,土拐分明感覺到里面那軟軟的東西體積巨大,幾乎充斥著洞穴里的整個空間。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 浦北县| 红安县| 安陆市| 柳州市| 德江县| 鹰潭市| 靖宇县| 宣武区| 平遥县| 抚远县| 南木林县| 太保市| 南郑县| 株洲市| 凤庆县| 大安市| 论坛| 安陆市| 绥宁县| 二连浩特市| 寿宁县| 泽州县| 洪泽县| 垦利县| 武城县| 漳浦县| 曲靖市| 汾阳市| 洞头县| 高唐县| 内丘县| 平定县| 涿鹿县| 且末县| 新营市| 五华县| 黎平县| 南川市| 晋宁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