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47章)
倒序
- 封面
- 扉頁
- 版權信息
- 序一
- 序二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問題
- 第二節 鄉村傳播學
- 第三節 傳播學民族志
- 第二章 田野調研概貌
- 第一節 關中
- 第二節 農村
- 第三節 皮影戲
- 第三章 1956——重新發現農民的文化
- 第一節 為什么是1956年?
- 第二節 江湖人唱戲:文化表達的延續
- 第三節 農民文化表達的意義再生產
- 第四節 農民文化主體性的生成機制
- 第四章 1963——農民文化的社會主義表達
- 第一節 為什么是1963年?
- 第二節 轉折:從“鬼戲”到“現代戲”
- 第三節 表達的雙重形式
- 第四節 農民藝人:表達何以可能
- 第五節 新傳統的形成
- 第五章 1984——生產隊解體與文化的式微
- 第一節 為什么是1984年?
- 第二節 演出與學藝的高潮
- 第三節 皮影戲的盛極而衰
- 第四節 復合的表達
- 第六章 2006——“非遺”話語下農民文化幻象的繁榮
- 第一節 為什么是2006年?
- 第二節 華縣皮影的復興
- 第三節 作為民族主義的民間文化
- 第四節 作為市場經濟的歷史文化
- 第五節 作為意識形態的農民文化
- 第六節 細膩的實踐
- 第七章 傳播學:重新發現鄉村
- 第一節 誰的傳播:農民的文化主體性
- 第二節 如何傳播:鄉村文化的內生性視角
- 第三節 回到20世紀:歷史的連續性
- 結語 蚌病成珠,未完的故事
- 參考文獻
- 附錄A 田野工作主要日程
- 附錄B 主要檔案材料明細
- 附錄C 博士論文致謝
- 后記 多情唯是燈前影
- 作者簡介 更新時間:2021-10-15 11:01:20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