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培育我國產業動態比較優勢研究
本書分析了發展中國家恪守靜態比較優勢之下的分工鎖定機制和培育動態比較優勢的內在機理,認為我國在分享全球化利益并帶來高速增長的同時,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分工鎖定傾向,存在出口商品價格下降、企業效益惡化、工人收入增長緩慢、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等問題。作者提出,培育產業動態比較優勢是轉變發展方式、擺脫分工鎖定,實現價值鏈提升的必然要求。為此需要轉變政策重心,在人力資本、技術能力、營銷能力、產業組織、制度安排等方面為培育動態比較優勢提供支撐和保障。
目錄(6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中國宏觀經濟叢書》編委會
- 本書課題組成員
- 總序
- 前言
- 第一章 培育我國產業動態比較優勢研究
- 一、關于分工鎖定與形成動態比較優勢的機理分析
- 二、固守靜態比較優勢使我國分工鎖定和經濟持續發展難以為繼
- 三、我國動態比較優勢的趨勢分析
- 四、相關政策建議
- 參考文獻
- 第二章 關于靜態比較優勢與動態比較優勢的理論分析
- 一、比較優勢、動態比較優勢、競爭優勢的概念與內涵
- 二、固化比較優勢與提升比較優勢的差異:一個三部門模型
- 三、靜態比較優勢之下的分工鎖定機制
- 四、培育動態比較優勢與提升分工地位的機理分析
- 五、結論與啟示
- 參考文獻
- 第三章 中國產業的國際分工地位與比較優勢變動分析
- 一、基于要素密集度的我國產業(工業)的分類
- 二、我國出口結構變動和產業國際分工地位特征
- 三、我國比較優勢(劣勢)產業的結構及變化特征分析
- 參考文獻
- 第四章 我國參與國際分工的產業間貿易條件分析
- 一、產業間貿易條件變化的分析
- 二、產業間生產效益變化的分析
- 三、結論
- 附表
- 參考文獻
- 第五章 我國動態比較優勢因素及其變化趨勢研究
- 一、對比較優勢因素發展變化的再認識
- 二、我國要素積累類因素的變化趨勢
- 三、我國要素培育類因素的變化趨勢分析
- 四、制度環境條件類要素變化趨勢分析
- 五、若干認識和主要結論
- 參考文獻
- 第六章 日韓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的比較優勢變化研究
- 一、日韓在工業化過程中產業結構的變動特征
- 二、日韓在產業結構轉換過程中比較優勢的動態變化
- 三、日韓培育動態比較優勢的啟示
- 參考文獻
- 第七章 我國與不同國別比較的動態比較優勢——以中美之間和中印之間為例
- 一、中美之間產業比較優勢分析
- 二、中國和印度產業比較優勢分析
- 三、結論與建議
- 參考文獻
- 第八章 培育我國產業動態比較優勢相關研究綜述
- 一、比較優勢內涵的闡釋
- 二、比較優勢理論的脈絡與比較優勢因素
- 三、比較優勢理論的拓展及相關研究方法
- 四、比較優勢戰略及其局限性
- 五、動態比較優勢
- 參考文獻
- 附錄一:關于奇瑞汽車公司培育國際競爭力的調研報告
- 一、奇瑞公司培育國際競爭力的主要舉措及成效
- 二、奇瑞汽車公司提升國際競爭力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壓力
- 三、幾點啟示
- 四、相關政策建議
- 附錄二:培育動態比較優勢 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廣州開發區的調研報告
- 一、廣州開發區發展演變與主要績效
- 二、培育動態比較優勢的主要做法與啟示
- 三、培育動態優勢、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更新時間:2020-09-17 18:29:41
推薦閱讀
- 汗血馬的故鄉:土庫曼斯坦
- 100個關鍵詞讀懂經濟學
- 應用經濟學理論前沿(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收入分配與經濟增長穩態轉換
- 經濟發展理論(熊彼特著作集)
-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研究(2020)
- 現代經濟學理論與方法創新論壇(十三)
- 吳易風文集(第八卷):經濟理論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實踐
- 資本論
- 現代財富論
- 搖滾吧,經濟學
- 互聯網經濟
- 首都功能定位下北京高端服務業發展問題研究
- 宏觀金融:貨幣政策的理論基礎
- 21世紀技術經濟學(2018年卷)
- 賺錢的藝術
- “錯誤”的行為(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作品)
- 分享經濟的爆發
- 晏智杰譯文集:西方經濟學發展階段
- 經濟系統的中庸之道:安全與發展
- 中國城鄉家庭金融資產選擇及財富效應研究
- 經濟學范式的應用:基于經濟史研究的分析
- 中國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 城市經濟學:實證研究與方法
- 收益遞增:轉型期中國社會的經濟學原理
- 孔子公開課
- 經濟社會學研究(第二輯)
- 質量創新與中國經濟發展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中國經濟發展
- 極端經濟:韌性、復蘇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