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書法的故事
最新章節:
附錄二 歷代書法名作精選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讀物,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任平多年研究心得,上百碑帖故事,領略漢字文化,結合百余幅插圖,附對照釋文。書法與文學、戲劇、繪畫、雕塑、音樂、舞蹈、建筑等其他文藝樣式相比較,有一個明顯的與眾不同之處,即它是中國特有的。如果將中國傳到日本、韓國等地的書法也包括在內,更確切地說,是漢字文化圈中所特有的。它是一種造型藝術,但是它從來不以自然界的具體事物作為造型基礎,而是以漢民族的偉大創造——漢字作為造型基礎。所以,講清楚漢字與書法的關系,是本書的要義之一。本書名為“故事”,也就不同于論著和教科書,不僅有書法本身,還有書法文化的故事,不但講它的過去,也講它的現在。因此本書按照時間順序,從漢字起源和甲金文字、隸變與書法藝術的萌生講起,經魏晉、唐、宋、元到明清,介紹了歷朝歷代的書壇概況及書家名篇等,也分析了書法與詩、文、茶的關系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書學研究,還加入了作者自己的一些心得,共計十個章節。每個章節均配有大量古代作品圖,這些古代作品中,可識讀的古文字部分,插圖旁均附有釋文,方便讀者閱讀。又精選出數十張制作成高清大圖,放在正文后作為附錄展示。另有包含新石器時期的北辛遺址刻符、商代的吳城遺址刻符等在內的數百個書家、書跡、書論簡編附錄。
目錄(4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漢字的起源和甲金文字
- 一、早期刻畫符號與文字的萌生
- 二、漫說甲骨文
- 三、多彩的金文
- 四、漢字在書寫中演變
- 第二章 隸變與書法藝術的萌生
- 一、書法的萌芽時期
- 二、隸變的過程
- 三、竹簡與帛書
- 四、書法史的反思
- 第三章 魏晉風度與蘭亭雅集
- 一、魏晉傳統的源與流
- 二、蘭亭雅集及其流緒
- 三、關于《蘭亭序》的真偽之辨
- 四、傳世名作
- 第四章 唐代書壇盛況
- 一、“唐尚法”
- 二、唐大家
- 第五章 “宋尚意“與”蘇米”
- 一、宋代的“尚意”書風
- 第六章 元、明書壇的復古與變化
- 一、復古派書家
- 二、反叛型書家
- 三、冷落了三百年的明末書家群體
- 第七章 清代的碑學
- 一、書壇的轉變
- 二、新流派的興起
- 第八章 書寫、解構、逃離
- 一、觀王冬齡書法想到的
- 二、與熊秉明交談之后
- 三、蘇格蘭現代舞、邁克爾·杰克遜與當代曲水流觴
- 第九章 書法與詩、文、茶
- 一、中國書法與詩文
- 二、書境、詩境、人境
- 三、茶與書法漫說
- 第十章 新中國成立以來書學研究述評
- 一、書法史
- 二、書法理論
- 三、書法批評
- 四、書法教育
- 附錄一 歷代書家、書跡、書論簡編
- 附錄二 歷代書法名作精選 更新時間:2019-02-19 11:03:51
推薦閱讀
-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趨勢報告
- 中華文化年表
- 中學西漸:漢學家與中國古代文學的英語傳播
- 中國尋茶之旅
- 魯迅現代倫理思想研究
- 貶謫文化與貶謫詩路:以中唐元和五大詩人之貶及其創作為中心
- 圖像中的法律(法律文化研究文叢)
- 三晉梨園
- 義的譜系:中國古代的正義與公共傳統
- 漢字的世界(套裝共2冊)
- 《白鹿原》的文化透視
- 黃偉宗集
-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四輯)
- 紅山文化研究
- 稷下學宮與柏拉圖學園比較研究論集
- 古代文學習用批評范式研究
- 民族文化旅游開發與保護的文化性格維度探論
- 絲綢之路研究(第二輯)
- 神仙意境
-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
- 絲路鹽道
- 從價值傳播到國家形象
- 論巴爾特:一個話語符號學的考察
- 讖緯敘事研究
- 中國客家地方社會研究(二)·閩西客家社會:寧化(“跨文化研究”叢書(第二輯))
- 中國古代神話研究
- 牧野地理
-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下)
- 屈辭域外地名與外來文化
- 報刊文本視角下的美國華人文化認同:194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