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直覺養育的力量
最新章節:
譯者后記 訴諸直覺,從容養育有適應性的子女
不想做虎媽,又不想放任孩子,怎么教才對?別人家的孩子都上興趣班,我要不要讓孩子學?孩子的成長“關鍵期”,錯過了怎么辦?面對孩子的哭鬧,怎么處理才好?針對父母的養育焦慮,世界知名兒童發展專家斯蒂芬·卡馬拉塔,以科學研究為基礎,認為提前教育、加快發展、過度養育對孩子有害無益,有違兒童自然發育進程。在《直覺養育的力量》中,斯蒂芬提出父母只需關注孩子,憑著直覺,就可以支持孩子的大腦發育。嬰幼兒有自己的發展節拍,一旦準備好進入下一個步驟,他們天生會向父母示意。
目錄(6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中文版序 父母的直覺蘊含巨大的學習寶藏
- 引言 焦躁的世界,如何做父母
- 測一測你的直覺養育天賦有多少?
- 01 相信直覺,對孩子來說,最好的就是你自己
- 嬰兒自帶天然操作指南
- 你只需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
- 早教產品的功用
- 直覺式養育VS.規劃式養育
- 別忙著趕潮流,“科學進步”有局限
- 直覺型父母VS.技術型父母
- 你的直覺會讓你成為最好的家長
- 02 塑造孩子的大腦,你有20年
- 當好爸媽,不得不知道點腦科學知識
- 嬰兒的大腦里有什么?
- 孩子大腦的可塑性
- 03 孩子的“關鍵期”,錯過了也別怕
- 父母為什么會焦慮
- 不是越早越好,尊重個體差異
- 關鍵期的神話與現實
- 視覺與聽覺的關鍵期,錯過了會怎樣
- 著名的語言習得關鍵期,你了解多少
- 放長線,才能釣大魚
- 04 培養聰明的頭腦,9大基本智能天衣無縫融入孩子的日常
- 智商測驗能否預測孩子的未來
- 9項基本智力能力
- 成績好不好,解決問題才重要
- 利用日常瑣事搞定孩子的記憶力、理解力,還有數學與讀寫
- 體驗式學習成就孩子的高效認知力
- 推理勝過死記硬背
- 05 別為一張滿分成績單,毀了孩子的終身學習力
- 掌握生成性學習能力,讓孩子贏在未來
- 比考出好成績更重要的是實現全腦整合
- 06 磨煉挫折商,教孩子負起失敗的責任
- 教出孩子的逆境力
- 學會失敗是孩子最容易被忽視的能力
- 試錯過程勝過一個完美結果
- 不應得的表揚不要給,當心好事變壞事
- 07 增加好行為,減少壞行為,熊孩子也不難搞
- 孩子的大腦需要真實準確的結果反饋
- 懼怕白色毛皮大衣的小男孩兒
- 善用強化機制,增加孩子的目標行為
- 消滅孩子的壞行為,“懲罰”手段要用對
- 把握獎懲頻率,事半功倍養出聽話好孩子
- 08 學校教育一統化,孩子的個性如何守護
- 50年前的幼兒園
- 競爭加劇的今天,揠苗助長是否必然
- 幼兒園就要進名校?先看適不適合你家孩子
- 要不要幫孩子做作業?學會在教育流水線中見機行事
- 09 培育孩子,你是不是也有“一夜暴富”的心
- 多動癥?自閉癥?元兇或許就在身邊
- 警惕閱讀早慧的假象
- 好動還是多動?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簽
- 自閉癥,可能是早教產品的副作用
- 聰明家長不會相信“萬金油”療法
- 沒有不能教的孩子,只有沒用對的方法
- 對癥治療,與醫生建立協作互助關系
- 10 追隨直覺,孩子優秀,父母輕松
- 人人天生是父母
- 淡定面對哭鬧任性,教孩子學做情緒的主人
- 爸媽放輕松,你快樂,孩子才快樂
- 致謝
- 注釋
- 譯者后記 訴諸直覺,從容養育有適應性的子女 更新時間:2019-03-27 14:25:33
推薦閱讀
- 長卷上的萬物簡史:恐龍
- 教養從餐桌上開始:營養師媽媽教你培養健康、自信、體貼、有禮貌的孩子
- 把孩子送入劍橋的12堂超級家長課
- 動態智力:兒童思維訓練家庭解決方案(6-7歲)
- 閱讀高手:為孩子搭建非虛構閱讀體系
- 給累媽媽看的輕松教子經
- 每個孩子都是潛力股
- 高情商孩子的表達課
- 快樂教育學
- 生活數學大爆炸:學前數學思維訓練5~6歲(下)
- 彭陽地理
- 欣賞說NO的孩子
- 培養孩子的社會情商(6-12歲小學生版)
- 少年心理素質培養訓練(第三冊):學會學習3
- 學科課程創生的教學意蘊
- 胎教故事爸爸讀(有聲版)
- 學前全腦開發·我小班了·上
- 初等教育課程與教學論
- 園丁與木匠
- 專注力與記憶力(5~6歲)(合集)
- 玩出來的數學思維 圖形與空間(5~6歲)
- 不容忽略的細節
- 教孩子學會做人與做事
- 兒童時間管理:如何科學有效培養孩子的自律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素質
- 寶寶認知啟蒙:誰和我玩蹺蹺板
- 兒童家庭教育系列:文學、科學素質培養篇
- 新時代背景下學前教育發展研究
- 學思達Ⅰ:張輝誠的翻轉教學實踐
-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