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覺養育的力量
- (美)斯蒂芬·卡馬拉塔
- 1319字
- 2019-03-27 14:25:20
別忙著趕潮流,“科學進步”有局限
近年來,科學研究在兒童發育、神經心理學與學習科學領域取得了很大進步,作為科學家,我為之雀躍。但是,研究發現是一回事,將其用于開發旨在“科學促進”自然養育過程的產品或技術時,則要警惕潛在的陷阱。過去,圍繞母乳喂養和嬰兒配方奶粉發生的爭議就是一個很好的警醒,它告訴我們,一旦選錯了方向,會有什么后果。
母乳好還是奶粉好
今天聽起來可能令人難以置信,但在我的孩子們小的時候,現代技術和食品科學的擁戴者們都在忙著說服爸爸媽媽們:科學家發明了比母乳更好的嬰兒配方奶粉,在很多方面,包括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大腦發育”,天然的母乳根本比不上配方奶粉,因為其中添加了各種維生素和營養成分,“技術先進”“設計科學”。
結果,母乳喂養一時被嫌棄,只有貧窮、弱勢、買不起這種“超級食品”的母親,才用母乳方式哺育嬰兒。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母乳趕不上機器制造的奶粉。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母乳的營養絲毫不亞于最好的嬰兒配方奶粉,甚至比奶粉更好。2008年,《城市健康雜志》(Journal of Urban Health)的一篇文章認為:“母乳是嬰兒營養的黃金標準,是嬰兒出生后前6個月內唯一需要的食品……在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方面,配方奶粉存在不足,不及母乳。”48
舉這個例子的本意并非責怪那些給孩子喝嬰兒奶粉的人,也無意暗示不給孩子喝母乳就是在傷害孩子。嬰兒配方奶粉是很好的發明,對有些父母來說是極好的選擇,成長中的嬰兒完全可以食用。但是,它并不像宣傳的那樣比母乳更好。同等條件下,母乳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它更有優勢。那些遵從本能、順其自然為孩子提供營養的母親,就像人類歷史上一直這么做的婦女一樣,并不在任何方面落后于時代,也并未將她們的寶貝孩子及其發育中的大腦置于不利地位。
直覺式養育也是如此:你本就具備嬰兒需要的一切,只需釋放天然的能力就好。涉及給孩子吃什么以及如何開發他的大腦,在做決策的時候,不要忘了把商家營銷策略的影響納入考慮范圍。沒有哪家公司有動力幫助你進行直覺養育,實際上剛好相反。配方奶粉廣告的目的是讓母親相信奶粉比母乳好,為此,他們的策略之一就是讓母親們產生焦慮感,讓她們懷疑自然、直覺的東西是不是對孩子最好,比如母乳喂養。這些公司不能從母乳喂養中獲取利潤,只有買配方奶粉的人才能讓他們財源滾滾。
同樣,很多商家宣稱自己的產品能“更好地養育孩子”“令孩子更聰明”,他們與受雇的營銷人員一起,竭力讓父母們相信需要給孩子購買這些產品,相信在“培養嬰兒的大腦”方面,與依靠自己相比,這些產品速度更快、更有效率。父母要是采取正常、自然、直覺的行動,商家就掙不到錢,所以他們要讓父母相信自己不如技術聰明,以此助長他們的焦慮感,這樣商家才能獲利。
事實上,所有的成年人,包括祖父母、保姆、幼兒園及學前班老師,尤其是父母,只要對孩子發出的信號給予本能、直覺的反應,就可以在恰當的時間為他們提供恰當的學習機會,保證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和學齡前階段的大腦得到最好的發展。就像對待日常“老式”的母乳喂養一樣,我們很容易忽略這些細小的學習機會所具有的強大力量,而成為營銷策略的犧牲品,殊不知,商家正是利用了父母的不安全感,以及沒有為強化孩子的發育而采取全部措施之類的擔心。傾聽你的寶寶,屏蔽廣告的無稽之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