鞞婆沙論
凡十四卷。尸陀槃尼撰。苻秦僧伽跋澄譯。又稱阿毗曇毗婆沙、鞞婆沙阿毗曇論。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冊。鞞婆沙,梵語vibha^s!a^(毗婆沙),意為廣說、廣釋。本書內(nèi)容系廣釋說一切有部之法相。說阿毗曇八犍度第一。鞞婆沙三結(jié)處第一。三不善根處第二。三有漏處第三。四流處四。四受處第五。四縛處第六。五蓋處第七。五結(jié)處第八。五下結(jié)處第九。五上結(jié)處第十。五見處第十一。六身愛處第十二。七使處第十三。九結(jié)處第十四。九十八使處第十五(小章竟)。解十門大章。二十二根處第十六。十八界處第十七。十二入處第十八。五陰處第十九。五盛陰處第二十(亦名五取陰,亦名五受陰,唯是有漏)。六界處第二十一。色無色法處第二十二。可見不可見法處第二十三。有對無對處第二十四。有漏無漏處第二十五。有為無為法處第二十六。三世處第二十七。善不善無記處第二十八。欲界色界無色界系法處第二十九。學(xué)無學(xué)非學(xué)非無學(xué)法處第三十。見斷思惟斷不斷法處第三十一。四圣諦處第三十二。四禪處第三十三。四等處第三十四。四無色處第三十五。八解脫處第三十六。八除入處第三十七(即八勝處也)。十一切入處第三十八。八智處第三十九。三三昧處第四十(廣說大章竟)。中陰處第四十一(出阿毗曇結(jié)使犍度人品非次)。四生處第四十二。
·17.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