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少年中國說
免費(fèi)

梁啟超撰。載《飲冰室文集》卷十六。清光緒二十六年一月(1900.2)維新變法失敗后避難日本時(shí),發(fā)表在《清議報(bào)》第35冊上的一篇著名政論散文。作者懷著強(qiáng)烈的愛國激情,駁斥了帝國主義者所謂中國是“老大帝國”的論調(diào),極力贊頌了他理想中的勇于進(jìn)取、情豪氣盛、日新月異、“與天不老”、“與國無疆”的少年中國,嘲諷和批判了造成中國“一切憑人作弄”的可悲現(xiàn)實(shí)的清王朝的腐敗無能、頑固保守和沒落的封建專制制度。帝國主義者把中國稱作“老大帝國”,以示譏諷,作者在文中用“我中國其果老人矣乎?”加以反詰,然后回答:“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揭出題旨。然后從老年與少年的性格特點(diǎn)加以比較,說明老年人保守、怯懦;少年人進(jìn)取、豪壯。再列舉古今中外的事實(shí),指出老大者不能成“回天之事功”。過去中國雖曾有過至治盛世,可從清朝末年以來,中國已成了任外人宰割的“懷中之肉”。中國的積弱無能,完全是由那些老朽昏庸的老后、老臣、老將、老吏所造成。最后號召,中國青年的責(zé)任是創(chuàng)建一個(gè)“少年中國”,他猶如紅日初升,奇花初胎,前途似海,與國無疆!全篇表現(xiàn)作者渴求祖國繁榮富強(qiáng)的愿望和積極的進(jìn)取精神。文章熱情奔放,感情充溢,常連用幾十個(gè)排比句,有一瀉千里之勢,極富有鼓動性。

梁啟超 ·國學(xué) ·3784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章 2015-12-25 17:02:04
葬法倒杖
免費(fèi)

一卷,舊本題唐楊筠松撰。筠松不見於史傳,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其名氏。《宋史·藝文志》則但稱為楊救貧,亦不詳其始末。惟術(shù)家相傳以為筠松名益,竇州人。掌靈臺地理,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廣明中遇黃巢犯闕,竊禁中玉函秘術(shù)以逃,後往來於虔州。無稽之談,蓋不足信也。然其書乃為世所盛傳。《撼龍經(jīng)》專言山龍脈絡(luò)形勢,分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星,各為之說。《疑龍經(jīng)》上篇言幹中尋枝,以關(guān)局水口為主。中篇論尋龍到頭,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論結(jié)穴形勢,附以疑龍十問,以闡明其義。《葬法》則專論點(diǎn)穴。有倚蓋撞黏諸說,倒杖分十二條,即上說而引伸之。附二十四砂葬法,亦臨穴時(shí)分寸毫厘之辨。案陳振孫《書錄解題》有《疑龍經(jīng)》一卷,《辨龍經(jīng)》一卷,云吳炎錄以見遺,皆無名氏,是此書在宋并不題筠松所作,今本不知何據(jù)而云然。其《撼龍》之即《辨龍》與否,亦無可考證。然相傳已久,所論山川之性情形勢,頗能得其要領(lǐng),流傳不廢。亦有以也。舊本有李國木注并所附各圖,庸陋淺俗,了無可取。今并加刊削,不使與本文相溷焉。

楊筠松 ·國學(xué) ·6982字

最新章節(jié) 第2章 2015-12-27 08:22:36

QQ閱讀手機(jī)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兴文县| 云梦县| 井冈山市| 乌拉特后旗| 桑植县| 兴海县| 昔阳县| 宝应县| 禹城市| 百色市| 景泰县| 庆安县| 贺州市| 香格里拉县| 成武县| 贞丰县| 武川县| 苏尼特右旗| 鸡东县| 山阴县| 松江区| 蛟河市| 乌恰县| 伊宁县| 乌恰县| 会宁县| 三亚市| 洪泽县| 湟中县| 涟源市| 铁力市| 龙里县| 福鼎市| 东乡族自治县| 大足县| 桑植县| 文安县| 日照市| 富平县| 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