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老子指略
免費

三國魏王弼著。關于本書的版本流傳及考證情況,王維誠說:“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敘錄載《老子》王弼注二卷。敘錄謂弼又作《老子指略》一卷。今王弼《老子注》現存,其《老子指略》則亡。查《舊唐書·經籍志》載《老子指例略》二卷,不著撰人。然《唐書·藝文志》則載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可知舊志《老子指例略》二卷當即王弼所撰。此后則《宋史·藝文志》載《道德略歸》一卷。宋濂《子略》載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鄭樵《通志藝文略》載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又晁氏《郡齋讀書志》載《老子略論》一卷,注云,魏王弼撰,凡十有八章。詳察上列《舊唐書·經籍志》以下六家著錄王弼之書,書名不全同,卷數亦或異,然無一家同時著錄二書名者。竊疑各家所載,皆即《釋文》敘錄所稱《老子指略》一書”(《魏王弼撰〈老子指略〉佚文之發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第7卷第3期)。王弼對《老子》的看法是:“老子之書,其幾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觀其所由,尋其所歸,言不遠宗,事不失主。文雖五千,貫之者一;義雖廣瞻,眾則同類”(《老子指略》)。從這一見解出發,他把老子的“有生于無”的思想發展成為“以無為本”的本體論。他說:“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無形,由乎無名。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不溫不涼,不宮不商;聽之不可得而聞,視之不可得而彰;體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嘗。故其為物也則混成,為象也則無形,為音也則希聲,為味也則無呈,故能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經也”。

王弼 ·國學 ·3082字

最新章節 第1章 2015-12-22 14:58:15
蘆浦筆記
免費

《蘆浦筆記》10卷,宋劉昌詩撰。據作者自序所稱,此書“凡百余事,萃為十卷”,今本卷數仍舊,但僅有87條,則已有所散佚。本書內容偏重于考據,“凡先儒之訓傳,歷代之故實,文字之訛舛,地理之變遷,皆得溯其源而循其流”。上自先秦典籍,下至宋代典章制度,以及作者所聞見之遺聞軼事,都有記載或考證。由于作者知識廣博,態度認真,文中頗多創見。如第1卷“約法三章”條,謂《漢書·高祖紀》”與父老約法三章”句當在“約”字下斷句,“約”字不應作省約解;第10卷“杜詩句差”條,辯杜甫《覓胡孫》詩之錯簡;第4卷“心經”條,駁歐陽修《集古跋》題《多心經》之誤等等;均有所見,且言之成理。另外如第2卷“內長文”引《漢書·武帝記》元朔三年大赦天下詔書中“夫刑罰所以防奸也,內長文所以見愛也”兩句,從魏晉以來通行本都是如此,“內長文”3字不知何意,張晏和顏師古強作解人,謂“長文“是”長文德”之意,劉昌詩據古本《漢書》,知“內長文”當作“而肆赦”,3字皆訛。此說極為有理,但今天的標點本《漢書》仍作“內長文”,沒有注意到劉昌詩的這條考辯。本書保留了宋代的一些珍貴史料和佚文,如第9卷張械的《愨齋銘》就不見于本集。第5卷的《趙清獻公充御試官日記》,為北宋嘉祐六年(1061)的進士考試編排官日記,是一份宋代科舉的實錄,對于研究北宋的科舉制度很有參考價值。此書1986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

劉昌詩 ·國學 ·2.6萬字

最新章節 第11章 2015-12-23 14:52:05
紅樓圓夢
免費

清代白話章回小說。31回。臨鶴山人(《楔子》中自稱夢夢先生)撰。嘉慶十九年(1814)有紅薔閣寫刻本刊行。光緒二十三年(1897),有上海書局石印本,卷首附“六如裔孫”題序。書中寫林黛玉復活后,適逢清江決堤,因以10萬石米糧救濟災民,被皇上封為淑惠郡主;賈寶玉還俗歸來,助賈政收拾水災遺害,使沿江堤壩合龍。寶、黛俱建不世之功,奉命完婚。圣旨譴責薛寶釵與寶玉之婚姻系冒黛玉之名而成,故將寶釵遣返母家。后得黛玉多方周旋,寶釵才得再返賈府。寶、黛感懷晴雯代人受過、被讒慘死,于大觀園內為建芙蓉祠以記之。寶玉受皇命重任,在黛玉臂助下,先平滄州鹽梟之亂,又靖浙東洋匪妖氣,而被封尚書。榮國府再度中興。賈惜春更名仲春被召入皇宮為貴妃,賈政位居文華殿大學士,告老后由寶玉接替。寶玉的尚書缺,由賈蘭補授。真是滿門富貴、極盡榮華。芙蓉仙晴雯在審理王善家的、王熙鳳、花襲人過程中,把他們丑的、偽善的面孔揭示無遺。連賈母、元妃也在蓉仙面前,為生前曾拆散黛、寶婚姻而認錯謝過。該書對《紅樓夢》中的人物結局善惡,幾乎都一一作了交代。凡原書中之所不平者,莫不大快讀者之心,如抑寶釵、襲人,揚晴雯、黛玉;使天下有情者均成佳偶,使薛蟠、賈環輩邪惡者均無善終。書中多富貴淫逸生活的鋪敘及天命報應、神鬼符咒的妄說。名為《紅樓圓夢》,實與曹雪芹《紅樓夢》大相徑庭,不可同日而語。

臨鶴山人 ·國學 ·10.5萬字

最新章節 第32章 匯群芳夢中說夢 結全案圓后重圓 2015-12-20 18:33:17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县| 民乐县| 邵阳市| 修文县| 乐清市| 黑龙江省| 海兴县| 河北省| 区。| 淮滨县| 昌图县| 师宗县| 苗栗县| 铜鼓县| 柞水县| 牙克石市| 桂阳县| 彭州市| 财经| 固阳县| 彭山县| 云林县| 凭祥市| 绥德县| 江城| 保德县| 长治市| 吉林省| 茶陵县| 咸宁市| 绥宁县| 石阡县| 崇州市| 西华县| 庐江县| 蒙阴县| 闽清县| 吉木萨尔县| 通河县| 崇文区|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