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 蘆浦筆記
  • 劉昌詩
  • 2090字
  • 2015-12-23 14:52:05

杜詩句差

杜詩《覓胡孫》第二聯:“舉家聞若駭,為寄小如拳。”每疑其非是。趙亻叟謂合移斷章,“童稚捧應顛”作第四句,卻于“許求聰惠者”下云“為寄小如拳”,則一篇意義渾全,亦成對偶。

籌筆驛詩

漢室虧皇象,坤乾未即寧。奸臣與逆子,搖岳復翻溟。權、表分江域,曹、袁斗夏垌。虎奔咸逐逐,龍臥獨冥冥。從眾非無術,欺孤乃不經。惟思恢正道,直起復炎靈。管、樂韜方略,關、徐駭視聽。一言俄逆至,三顧已忘形。南既清蠻土,東期赤魏庭。出師功自著,治國志誰銘。歷劍兵如水,臨秦策若瓴。舉聲將潰虜,橫勢欲逾涇。仲達恥巾幗,辛毗嚴壁扃。可煩親細務,遽見墮長星。戰地悲陵谷,來賢賞德刑。意中流水遠,愁外舊山青。想像音徽在,侵尋毛骨醒。遲留慕英氣,沈嘆撫青萍。

右驛在蜀中綿州,石曼卿為諸葛武侯賦也。寶元二年,大書以遺朱復之。后二年,朱為四明節度推官,遂刻石于廳事。中更兵火,碑仆于榛莽間,凡百余年。劉偉至,出而函置南堂壁間,且以名其堂,缺一角失十五字。紹熙元年,守林采得《曼卿集》而補之,且舉范文正公《誄石學士書》于后,云:“曼卿之詩,氣雄而奇,大愛杜甫,酷能似之。曼卿之筆,顏筋柳骨,散落人間,實為神物。”今觀此詩此字,則所謂實為神物非虛語也。青萍劍名,杜詩《秦州見敕目除薛畢》,有“誰定握青萍”之句。

回峰院留題

山勢欲壓海,禪扃向此開。魚龍腥不到,日月影先來。樹色秋擎出,鐘聲浪答回。何期隨吏役,暫得拂塵埃。

右文康王公所賦。公諱曙字晦叔,嘗宰定海縣,景中為執政。開禧丙寅,商逸卿得隸古遺墨,刻于縣治愿豐亭。

米小儀題禊帖詩

圖契樸周推圣智,萬古奔沈余末伎。蘭亭醉墨更無加,始信功名皆儻爾。庾翼兒郎豈不黠,自是家雞慚野雉。退之強括六藝疏,見處才能到姿媚。相公有官那得取,不與官家深自秘。卻因同好露心胸,謾使蕭翼夸末計。模金不必曹阿瞞,溫韜家有昭陵器。披沙只恐取黃金,剔軸誰能收故紙。天章寶塔高嵯峨,永表文皇好文藝。至今油蠟傳未休,善本何辭萬金棄。

絕覽亭詩

安仁縣云錦驛后,山顛有絕覽亭。鄭剛中亨仲,過而刻詩柱上,云:“目力所臨皆在下,亭名絕覽未為叨。大來心地當如此,此外應知更有高。”

康伯可詩

紹興間,康伯可過臨江,游慧力寺,題二詩于松風亭壁。今遺墨不存,因錄以備忘。

其一:天涯芳草盡綠,路傍柳絮爭飛。啼鳥一聲春晚,落花滿地人歸。

其一:江上濃云曉未開,瘦筇支我上蒼苔。春寒前日去已盡,今日又從何處來。

胡藏之詩

臨江詩人胡藏之,蓋彥明之子。彥明與山谷進士同年,故藏之以詩取知于山谷。嘗侍燕席,以半中果子分題賦詩。藏之得藕云:“平生冰雪姿,七星羅心胸。豈無有絲毫,上裨天子聰。而不自薦達,胡為乎泥中。沈こ政無賴,安得君從容。其子亦可憐,風味如乃翁。”藏之亦有《瘞鶴銘詩》,云:“當年誰為裹玄黃,潮打孤城草木荒。華表竟無新信息,斷碑空有碎文章。云埋紫蓋峰何在,煙鎖青田道正長。遙想華亭披道氅,夜隨明月過錢塘。”藏之名致隆,自號瀟灘居士,無子,故遺稿不傳。

石芥詩

淳熙辛丑,予客桂林,運使梁次張舉似《石芥詩》,今未忘也。“擷根山石貯瓶罌,柱后緘題見者。風味莫嫌無醞藉,杯袢世解作聰明。愿言則嚏傳心事,搔首踟躕散宿酲。最是徂徠名道地,至今奸膽亦魂驚。”

丫頭巖詩

巖前壁間,題者甚多,予獨愛鄉人彭仲衡,思致高而無著。其詩云:“前峰號龜豈是龜,近巖謂月亦匪(一作非)月。世間景幻語未真,說著丫頭便癡絕。蒼然頑石自天成,道傍過者皆含情。我來于此發浩嘆,乃知有色能傾城。”

卞氏二牒

敕泰州團練使:卞居讓牒奉處分。前件人囗紳之后,簪組遺芳,雖早著于嘉猷,奈未光于余刃。陳力就列,自媒之志既隆;見善若驚,舉直之規斯在。茍非半剌,難屈多能,事須差攝長史,仍牒知者。故牒。

建隆元年二月日牒。

團練推官、將仕郎、試大理評事趙押。

通判官、兼僉署兩監屯田等公事衛押。

團練副使、檢校刑部尚書事吳押。

使兼兩監屯田等使、檢校太尉荊押。

宣徽院引見司札子:宣徽院押到殿前承旨卞居讓,宿患癱風病,翰林院著醫官裴裔看驗,久遠不堪醫治引見。奉圣旨放停送宣徽院者。

右具如前,已指揮殿前承旨左第二班,依圣旨放停,仍便開落姓名,今付卞居讓。依此。

太平興國八年九月四日。

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柴押。

右牒卞氏故物,相傳二百余年,南渡寓維揚,敵騎驟至,急瘞之地中,尋復出于兵火煨燼,可謂能寶青氈者矣。攻愧樓公嘗考其所自,云:前曰敕泰州團練使,乃檢校太尉姓荊者敕授之官,如今之公牒,前必曰知某州軍州事之類也。自牒奉處分以后,則泰州之公移也。既差卞君攝長史,故為之詞,其后列銜,皆泰州之官。印文凡七,皆泰州團練使印。唐朝固有紙告,而此非告也。后一紙宣徽院之文,姓柴者,禹錫也。禹錫以太平興國七年四月拜樞密副使,至雍熙二年冬方罷。而此文乃八年九月所給,故知其為禹錫也。國朝舊制,宣徽二使通掌院事,共院異廳,止用南院印。又南院比北院頗優,或兼樞密,亦掌本院,皆與此合。晉天福五年,除翰林承旨,改殿前承旨為殿直。或云淳化二年,始改殿前承旨為三班奉職。蓋蘇公易簡以是年除承旨,而其次子耆次《續翰林志》云,舊有殿前承旨,其父拜翰林承旨。上以稱呼不別,又以其與清貴混淆,詔改為三班奉職,以避其稱。因備載之。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吴江市| 通州区| 稻城县| 宜川县| 绥中县| 唐海县| 金秀| 孟津县| 西乌珠穆沁旗| 开原市| 开阳县| 同仁县| 康乐县| 隆子县| 广东省| 黎川县| 连州市| 分宜县| 苍梧县| 砀山县| 茶陵县| 东兴市| 婺源县| 大理市| 牡丹江市| 含山县| 内黄县| 梓潼县| 盐津县| 东平县| 南宁市| 博爱县| 买车| 天等县| 洛南县| 兴山县| 西昌市| 厦门市| 甘孜|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