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增一阿含經
免費

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北傳四部阿含之一。東晉僧伽提婆譯。51卷(一作50卷)。因經文按法數順序相次編纂,故名。相傳原由前秦曇摩難提誦出梵本,竺佛念傳譯,曇嵩筆受,后經道安、法和考正,僧契、僧茂助校漏失,盡錄偈頌。但譯文未能盡善,故由僧伽提婆加以修訂。據《精刻大藏經目錄》(支那內學院編)記載,別譯零本現存30種。《增一阿含經》與南傳《增支部經典》大體相應,后者收經比前者為多。此經原為四分八誦,但現行本除“牧(放)羊品”下標有“第四分別誦”外,蓁各分均不標誦。全經共有52品,472部經。其中《序品》一經,以頌文概敘本經意旨,以及囑付流布等事。蓁各品次第系一未能至十一法。此經記述佛陀和其弟子們的事跡;闡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對俗人修行的規定;論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義等。因經中有“六度”、“三乘”等詞句,承認菩薩大乘,近乎大眾部的主張,故一般認為是大眾部的傳本。此經的重點在說施戒涅槃等事及各種因緣故事,故又為勸化者所專習。本書同其他三部阿含一樣,系記載原始佛教教義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為研究佛教產生以及當時北印度政治、宗教、哲學等提供了資料。

伽提婆 ·國學 ·43.7萬字

最新章節 第53章 2015-12-27 06:23:00
唐六典
免費

又名《大唐六典》,中國古代官修職官政典。原題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唐傳抄本早已湮沒無聞,宋有元豐、紹興兩種刻本,明有正德、嘉靖兩種刻本,至清嘉慶掃葉山房本,光緒廣雅書局本,脫誤已經很多。現北京圖書館尚藏有南宋紹興本殘本15卷。日本學者拍照以與明正德傳本合校,在1973年刊印新本《大唐六典》,乃是當前最佳版本。此書開元十年(722)開始編纂,玄宗曾手寫六條,要求臣下按《周官》分理、教、禮、政、刑、事六部,以類相從編撰,故名《六典》。宰相張說、肖嵩、張九齡、李林甫四人先后負責總管修撰事宜,具體執筆有徐堅、陸堅等12人。開元二十六年(738)撰成,由李林甫進奏皇帝。該書共30卷,體例由韋述制定:“以令式入六司,沿革并入注”(《集賢記注》),按照唐國家機關體系,排比現行令式,以三師、三公、六省、五監、十二衛、諸王府、州郡官為篇目,敘述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機構、編制、職責、人員、品秩、待遇等,注中又敘述了官制的歷史沿革,并收入了若干唐代詔令,內容相當豐富。該書在唐代雖“無明詔頒行”,但代宗、德宗時已流行于世。唐人討論典章,也常加引用,并對后來宋代元豐官制改革有過很大影響。學術界認為本書是一部關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

李林甫 ·國學 ·24.3萬字

最新章節 第30章 三府督護州縣官吏 2015-12-27 01:31:40
本草綱目拾遺
免費

清趙學敏撰。此書撰于1765年,刊于1864年,共10卷,分18部,其中716種藥物《本草綱目》未記載,加已載而需予補充藥物共921種,其為補充《本草綱目》的著作,故名《本草綱目拾遺》。《本草綱目拾遺》引用參考多種文獻資料,結合臨床經驗及采、種草藥予以介紹,參照《本草綱目》體例編撰,較之多出藤、花二部,書前首列“正誤”。全書內容皆論述《本草綱目》誤記或漏記的藥物,如“大腹子”條稱:“大腹子乃大腹檳榔,與檳榔形似而性異……至今日藥肆中所用檳榔,半多以大腹子代用,率由瀕湖一言之誤也。”凡例稱:“川貝不分川象(指川貝母、浙貝母);大棗不分南北,傳誤非淺。”又如“小序”中稱:“瀕湖之書成博矣,然物生既久則種類愈繁……如不解一也,今產霍山(在今安徽省西部)者則形小而味甘;白術一也,今出于潛(霍山,漢置潛縣)者,則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變產,此而不書,過時罔識。”這說明許多藥物同物而異種。皆載錄以別之。書中所收許多藥物來自民間,如:紫草茸清解痘毒,鴉膽子治療冷痢,千年健治療風濕,獨角蓮治療毒蟲咬螫等等,還收錄了許多外來藥物,如西洋參、西國米、呂宋果、金雞勒等等,此外還發掘了民間驗方和當時傳入的西醫藥資料。趙學敏還著有《本草話》《升降秘要》《藥性玄解》等,但已佚失,僅存此著,解放后有排印本。

趙學敏 ·國學 ·23.4萬字

最新章節 第59章 蟲部(3) 2015-11-24 17:33:23
妙法蓮華經玄義
免費

二十卷。唐釋智顗撰。《妙法蓮華經玄義》亦稱《法華經玄義》略稱《法華玄義》這是天臺宋評釋《妙法蓮華經》題名的主要著述為天臺三大部之一。是由智口授,弟子灌頂隨聽隨記整理成書。玄義以五章敘經,即:一法喻為名,二實相為體,三一乘因果為宗,四斷疑生信為用,五無上醒開為教相。然后以七番共解,五重別說,釋五章義。七番是:標章、引證、生起、開合、料簡、觀心、會異。五起有: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釋名中先釋法字,次釋妙字。廣明佛本跡各具十妙,廣明因緣四諦二諦三諦一諦之境。辨體中開列七條,明宗分為五別。使法華經解、意足字美。從此結束了“齊梁之際,……盛演法華。立言判教,一音四相之說,四時六宗之談,眾旨紛紜,相傾相奪。南三北七,競化當時的局面。智以智論為指南,以涅槃為扶疏,引方等以增信,集經論以助成。觀心為經,諸法為緯。盛破光宅法云師義記,偏難四宗。遂使余家望風而靡,進退失據。可以說它是天臺宗對于全佛教的概論,可稱為以往中國佛教學人卓越的研究成果。在中國佛教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注釋本書的有唐湛然的《法華玄義釋簽》二十卷,宋法照的《法華經玄義讀教記》五卷,宋從義的《法華玄義補注》三卷。本書節本有明傳燈的《法華經玄義輯略》一卷,智旭的《法華經玄義節要》二卷。此外還有與此有關的撰述,如唐湛然的《法華經玄義科文》五卷,宋善月的《法華大部妙玄格言》二卷,有嚴的《法華經玄義簽緣起序指明》一卷。現常見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智顗 ·國學 ·21.2萬字

最新章節 第22章 2015-12-22 16:56:45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岢岚县| 彰化县| 托里县| 郓城县| 维西| 双辽市| 南雄市| 新晃| 江城| 德安县| 团风县| 花垣县| 江安县| 太白县| 龙口市| 梨树县| 南丹县| 巴中市| 凭祥市| 肥东县| 涞水县| 盐池县| 壤塘县| 龙岩市| 侯马市| 双桥区| 阿拉善盟| 绍兴市| 台南市| 平武县| 茌平县| 宁强县| 保德县| 百色市| 扶余县| 绵阳市| 元氏县| 雷州市| 彰化市|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