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詞話
詞學專著。二卷。清毛奇齡撰。成書于清初。多記明末清初詞壇見聞,論述詞韻和體制,間附自己所作詞、以及同時諸人唱和的詞。書中材料,大都是當時詞壇實錄,具有寶貴的史料價值。如卷一云:“予少不檢,曾以度曲知名,凡坊曲使人爭相請教,且嘗以己詞令唱,故云間徐西厓贈詞有云:“晨消魂,一曲新詞,雪兒爭唱神仙句。”……皆是實賦?!本矶衷疲骸敖ㄆ絽遣┦克陀柚瓕?,有《念奴嬌》詞,嘗藏之袖間。暨十年后重過其廬,出詞讀之,則已漫滅不可認矣。其詞曰:“五更初起,裝成未,把酒送君燭下。揮手出門正月落,滿屋光流如瀉。此去江南,他時江北,回首無多話。驅車行矣,可憐獨步歸舍。試看地荊榛,君今卜何處?能超罟獲。無節望門去路遠,天下朱家皆假。田舍粗安,壺漿堪掩,意氣長相藉。天涯何限,一時去此秋夜。””毛奇齡精通音韻、工于度曲,所以書中有許多關于詞韻問題的論述,兼以具體例證,對于研究詞的音韻頗有參考意義。卷一云:“詞本無韻,故宋人不制韻,任意取押,雖與詩韻相去不遠,然要是無限度者。予友沈子去矜,創為《詞韻》,而家稚黃(毛先舒)取刻之,雖有功于詞甚明,然反其古意?!彪S后,他舉出蘇軾《念奴嬌》調與張孝祥《念奴嬌》調,加以具體說明?!段骱釉~話》還記載了笛色譜,如《錦纏道》、《普天樂》、《古輪臺》、《尾聲》等,因極少見于他書,故很可貴。該書的缺點在于,所記條目,不按時序,不分細目,頗難檢索;同時,考證亦有失誤之處,如云“宋末有安定郡王趙令畤者”,其“宋末”二字即不確。因為趙令畤生于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紹興四年(1134年),并非“宋末”。有《西河合集》本、《詞話叢編》本。
·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