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五美緣全傳》是一部清代白話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全稱《五美緣全傳》,又名《五美再生緣》《再生緣全傳》《大明傳》,共八十回,成書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這部小說的情節圍繞才子馮旭與“五美”之間的復雜關系展開。馮旭因被陷害而歷經坎坷,最終與“五美”結合。故事中涉及多條線索,情節曲折,但人物形象較為單薄。小說的主題在于宣揚善惡報應的觀念。
佚名 ·國學 ·18.2萬字
中國古代軍事、武術典籍。戚繼光著。新版本由馬明達點校,中國武術協會審定,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朝鮮以此書為基礎編寫了《武藝圖譜通志》;日本除平山行藏翻印外,改名《武術早學》·《軍法兵記》·《兵法奧義書》于江戶時代出版。本書除卷首、附錄,共18卷,約18萬字。卷首有《或問》篇,闡述兵法、武藝之概要;卷1論述選兵、授器、束伍;卷2論述緊要操敵號令簡明條款;卷3論述臨陣連坐軍法;卷4論述諭兵緊要禁令;卷5論述教官兵法令禁約;卷6論述比較武藝賞罰;卷7論述行營野營軍令禁約;卷8論述操練營陣旗鼓;卷9論述出征起程在途行營;卷10論述長兵短用法;卷11論述狼筅、藤牌用法;卷12論述短兵長用法;卷13論述射法;卷14介紹拳經捷要;卷15論述布城諸器圖;卷16論述旌旗金鼓圖;卷17論述守哨;卷18論述治水兵。每卷各附圖說明,其中長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經等篇記述了長槍、藤牌、狼筅、棍、鈀、弓矢、拳法等武術,收錄了“楊家梨花槍”(六合八母槍),俞大猷《劍經》等。本書是中國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頒布的第一批待整理古籍之一,并納入中華武術文庫古籍部。書中論述的軍事、體育理論和實踐,對研究古代軍事史、武術史,練兵習武有重大影響。
(明)戚繼光 ·國學 ·7.4萬字
《墨子》是闡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現存53篇,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學記錄、整理、編纂而成。《墨子》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辯或墨經,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該書提倡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涉及哲學、邏輯學、軍事學、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先秦的科學技術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現存《墨子》一書,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編《四庫全書》時,僅存五十三篇。
墨翟 ·國學 ·10.2萬字
《道德經注釋》的特點是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書中融儒入道,因道弘儒,渾然一體。作為一部重要的內丹典籍,其文獻價值和思想特色不容忽視。整理者蔣門馬在點校之外,還對重要的字句做了注解?。
佚名 ·國學 ·3.7萬字
道家養生學著作。明代張三豐撰,清代汪夢九輯,李西月重編,八卷。集中收錄張三豐多種傳記資料,對研究張三豐及其流派有一定價值。此外多為道論丹詞,主要有:《大道論》、《玄機直指》、《道言淺說》、《玄要篇》等。其中《大道論》上、中、下三篇“窮性命之真,發圣賢仙佛之理,本本原原,加疏加注,有為無為之序,內藥外藥之分,養胎脫胎之妙,盡著篇編”;《玄機直講》內有《煉丹火候說》、《返還證驗說》、《服食大丹說》、《一粒黍米說》、《登天指迷說》、《龍虎鉛汞說》、《注呂祖百字碑》;《玄要篇》內有《親口訣》、《道情歌》、《煉鉛歌》、《先天一氣歌》、《鉛火歌》、《了道歌》、《打坐歌》、《道要秘歌》、《大道歌》、《真橐籥歌》、《玄關一竅歌》、《金丹歌》、《金液還丹破迷歌》、《龍虎還舟指迷歌》、《三還一返歌》、《固漏歌》、《金丹詩》、《大丹詩》、《蟄龍吟》、《洞天清唱》、《無根樹道情》等一百余首詩詞歌訣。內容豐富,文字通俗。載《道藏輯要》畢集。
張三豐 ·國學 ·19.2萬字
它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成于公元一世紀左右。該書內容十分豐富,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題材廣泛,共九章,分為二百四十六題二百零二術,不但是漢代重要的數學著作,在中國和世界數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國古代數學的系統總結,對中國傳統數學的發展有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九章算術》在數學上還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算法則。它是一本綜合性的歷史著作,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張蒼 ·國學 ·6.4萬字
道教經典。簡稱《參同契》。亦稱《古文周易參同契》。東漢魏伯陽著。三卷。參“太易”、“黃老”、“爐火”,“三道由一,具出徑路”,故名。其內容是借乾、坤、坎、離、水、火、龍、虎、鉛、汞等法象論述煉丹修仙的方法,兼及內外丹,但重點是內丹。書中認為萬物的產生和變化皆由陰(坤、雌)陽(乾、雄)的交媾,使精氣得以發舒的結果。指出欲求長生不死必須順從陰陽變化,掌握坤乾六十四卦運行規律來從事修煉,即所謂煉丹。該書對道教修煉之術與宋代理學都有影響,在中國科技史上亦有較重要地位。注釋本有四十余種,多收入《道藏》第621至629冊。最著名的注本有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三卷,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一卷,陳顯微《周易參同契解》三卷,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三卷;《釋疑》一卷,陳致虛《周易參同契分章注》三卷。
魏伯陽 ·國學 ·7668字
亦稱《悲蓮華經》。佛教經典。北涼曇無讖譯。十卷。“悲華”,意為“慈悲的白蓮花”,是對釋迦牟尼的贊譽。與凈土類經典廣為宣揚莊嚴凈土相對,本經著力宣揚釋迦牟尼于穢土成佛、普度眾生的故事,從而突出釋迦牟尼的大慈大悲。經中并敘述了大量的本生故事。異譯本有:西晉竺法護譯《閑居經》一卷(或十卷),已佚;北涼龔道譯《悲華經》十卷,已佚;三秦失譯的《大乘悲分陀利經》八卷。本經為歷代大藏經所收,敦煌遺書亦有收藏。另有梵文本和藏譯本。
曇無讖 ·國學 ·9.9萬字
《權謀殘卷》是明代張居正所作的一部權謀類著作,共分為13卷。聽其言而觀其行,觀其色而究其實。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進可以全國,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張居正 ·國學 ·3582字
《圍爐夜話》是晚清近代著名文學品評家王永彬著作的儒家通俗讀物。對于當時以及以前的文壇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評價議論。寓意深刻。修身處世三大奇書之一。《圍爐夜話》以安身立業為宗旨,分別從修身、為學、處世、治家等多個方面,揭示人生的內在意義。全書共有二百二十一則,語言平實生動,短小精辟,見解獨到,故而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傳至今。在如今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讀《圍爐夜話》,更有其深刻的意義。正如王永彬在文中所言:暗昧處見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王永彬 ·國學 ·9251字
《荀子》是戰國時期荀子和弟子們整理或記錄他人言行的哲學著作,戰國后期儒家學派重要的著作。全書一共32篇,其觀點與荀子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幾篇,如《議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學生整理而成的。《荀子》一書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寫。他的文章擅長說理,組織嚴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荀況 ·國學 ·9.1萬字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該書編定是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前后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自東漢鄭玄作“注”后,《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為“經”,宋代以后,位居“三禮”之首。
(西漢)戴德 ·國學 ·12.2萬字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復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但是中國大陸實行簡化字、歸并異體字后,其簡體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個相異漢字。
(梁)周興嗣 ·國學 ·2000字
又名《朱子家訓》《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清初朱柏廬著。該書頗多生活經驗之談,為朱氏治家教子之作。內中雖有“安分守命,順時聽天”等樂天知命的封建處世之道,但亦不乏諸多有價值的生活哲理,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而像“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等,更是用語明快,義理深刻。故多為人傳誦,實已成封建社會修身養性之銘。坊間多有刻本,字句小有差異。
朱柏廬 ·國學 ·624字
中國人假托佛說所撰經典。作者不詳。一卷。篇幅甚短,僅二百余字。謂地藏菩薩在東方琉璃世界,見地獄眾生受苦,故來到地獄,與閻羅一起斷案。并謂凡造地藏像、寫地藏經、稱地藏名者,皆得往生凈土。舍命之日地藏菩薩當親自來迎,常得與地藏菩薩共同一處。此經與民間流行的地藏菩薩信仰及敦煌地區廣為流傳的三階教有關。中國歷代大藏經均未收入,僅存于敦煌遺書中。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
佚名 ·國學 ·287字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品,被認為是意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說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國公認為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朱光潛、豐子愷、茅盾、夏衍等學者曾將此書列為當時立達學園的重點讀物。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歐洲系列叢書》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獎——國際安徒生獎《青少年必讀書目》之中。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為中小學語文新課標課外閱讀書目。《愛的教育》超越了時代和國界的限制,被譯成數百種文字,至今銷量已超過15,000,000冊,成為世界最受歡迎的讀物之一。
(意)亞米契斯 ·外國經典 ·9.1萬字
本書為公版書,為不受著作權法限制的作家、藝術家及其它人士發布的作品,供廣大讀者閱讀交流。匯聚授權電子版權。
華佗 ·國學 ·12.8萬字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是我國古代一部著名的兵書,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宋代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相傳為姜太公呂望所撰。但據歷代學者考證,其書并非殷周時賜的作品,而是后人托姜太公之名寫成的。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最早明確收錄此書的是《隋書·經籍志》,題為“周文王師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呂望。但是自宋代以來,就不斷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從此書的內容,文風及近年出土文物資料等分析,可大致斷定《六韜》是戰國時期典籍。全書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韜》的內容十分廣泛,對有關戰爭和各方面問題,幾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戰略論和戰術論。
姜尚 ·國學 ·2.1萬字
《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是一部儒家簡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傳習錄》不但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思想,同時還體現了他辯證的授課方法,以及生動活潑、善于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藝術。因此該書一經問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王守仁 ·國學 ·7.9萬字
《呻吟語》是明代晚期著名學者呂坤(1536—1618)所著的語錄體、箴言體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萬歷二十一年),時呂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撫。《呻吟語》是呂坤積三十年心血寫成的著述,他在原序中稱:“呻吟,病聲也,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故以“呻吟語”命名。全書共分六卷,前三卷為內篇;后三卷為外篇,一共有大約數百則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語錄筆記。
呂坤 ·國學 ·1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