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經
中國早期脈學診斷專書。王叔和撰。最早經宋校正醫書局校正后始刊于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計10卷,97篇,約10萬字。現存元、明、清和近代刻本、印本多種。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此書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選取《內經》、《難經》以及張仲景、華佗等有關論述分門別類,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系臨床實際。全書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脈,二十四脈,脈法,傷寒、熱病、雜病、婦兒病證的脈證治療等。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系臨床實踐,確立了寸口脈法,分雨、關、尺三部脈位和臟腑分配原則,解決了寸口切脈的關鍵問題。書中首次把脈象歸納為24種,并對每種脈的脈象,都作了具體的描寫,并指出一些相類似的脈,使人們比較易于理解和掌握。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