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彭公案
免費

《彭公案》是繼《施公案》、《三俠五義》之后的又一部俠義公案小說。書中主人公彭朋,實為康熙年間的彭鵬,字奮斯,號無山,一號古愚。福建莆田人。由知縣官至巡撫,著有《古愚心言》。《彭公案》與其它公案小說一樣,就是為清官編寫傳記,從出身起,寫到“位極人臣”,最后受皇帝封賞,官至兵部尚書。《彭公案》的第一回回目就是“彭公授任三河縣”。彭朋在官任上,以“為國盡忠,與民除害”為己任。他每到一地,必要留心捕捉盜賊,“好者勸其改邪歸正,不好之賊就地正法”。他除掉豪強左奎、武文華;鎮(zhèn)壓了“不服皇帝管”的響馬周應(yīng)龍;查辦了大同總兵傅國恩等的叛亂。……這些都是他重用俠客,如李七侯、張耀忠、歐陽德等,正是在他們的保護和協(xié)助下,取得的政績,而得以在皇帝那里邀功請賞,欽賜一方“忠臣愛民”的匾額和“如朕親臨”的金牌。小說歌頌彭朋是一個“上報君恩,下安民業(yè)”的清官賢臣;對眾俠客的奴性也倍加贊賞,如俠客高恒年已八十,為保彭朋,而只身探寒泉穴,撈取金牌,終致喪生。關(guān)于真人彭鵬的故事,民間多有流傳,雖然大多出于附會,但也“未必盡屬子虛”。(蔣瑞藻:《朝花生筆記》語)書中還穿插敘述了黃三太在京打虎救駕而被欽賜黃馬褂的故事;還有楊香武三盜九龍杯的故事;高恒父子寒泉撈印的故事等等。落入“賢臣微行,豪杰盜寶”的俗套。小說文筆不佳,又多落前人窠臼。

貪夢道人 ·國學(xué) ·81.8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323章 彭欽差回都召見 眾豪杰見駕封官 2015-12-28 12:47:58
考信錄
免費

中國古史考證辯偽著作。崔述撰。其門人陳履和曾刊刻崔述遺書19種,光緒5年(1789)定州王氏謙德堂刻《畿輔叢書》收《考信錄》12種。顧頡剛搜羅整理、編成新的《崔東壁遺書》校點書于1936年在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另有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崔述,字武承,號東壁,清直隸大名(今屬河北)人。乾隆舉人,曾任福建羅源、上杭知縣。清代開疑古風(fēng)氣之先的經(jīng)史學(xué)家。一生著述凡34種,88卷。本書36卷,翼錄10卷。其中《考信錄提要》(一名《考古提要》)2卷,《補上古考信錄》2卷,為“前錄”2種;《唐虞考信錄》4卷,《夏考信錄》2卷、《商考信錄》2卷、《豐鎬考信錄》8卷,《洙泗考信錄》4卷,為“正錄”5種;《豐鎬考信別錄》3卷,《豐鎬考信余錄》3卷、《孟子事實錄》2卷、《考古續(xù)說》2卷,《考信附錄》2卷,為“后錄”5種;《王政三大典考》3卷、《續(xù)風(fēng)偶識》4卷,《古文尚書辯偽》2卷、《論語余說》1卷,為“翼錄”4種。本書取司馬遷“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之意以名之。以懷疑、辨?zhèn)巍⒖夹湃邽槭隆V螌W(xué)以儒家經(jīng)典為主,凡諸子百家以及秦漢后傳注所言為群經(jīng)所不具者,皆不輕信,必舉秦以前史實參互比較,以求其真;對異端邪說不經(jīng)不言,則辟其繆而一律削去,系統(tǒng)考訂了中國上古及歷史和孔子、孟子的事跡。其治學(xué)用以經(jīng)證經(jīng)之法研究古史,與當(dāng)時正文字、明音訓(xùn)、釋名物、考典章的考據(jù)學(xué)在內(nèi)容與方法上均有所不同,因而不為時人所重。雖然崔述治學(xué)謹(jǐn)嚴(yán)、目光銳敏,但其學(xué)術(shù)以尊經(jīng)衛(wèi)道為宗旨,故唯經(jīng)是從,疑辨考信到經(jīng)而止,有一定的局限性。且自信太過,致失是非之準(zhǔn)者亦時有之。其疑古辨?zhèn)蔚木駥?0世紀(jì)20年代崛起的古史辨學(xué)派產(chǎn)生很大影響。

崔述 ·國學(xué) ·80.6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77章 崔德皋先生遺書(16) 2015-12-24 16:30:54
儀禮注疏
免費

五十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玄與公彥有《周禮注疏》已著錄。此書為記載周至戰(zhàn)國時期儒家傳習(xí)禮儀的最早著作。自西漢高堂生所傳《士禮》今文本,數(shù)傳而有大戴(戴德)本、小戴(戴圣)本及劉向《別錄》本。鄭注兼取今文本及古文本十七篇(出自孔子壁之《儀禮》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與今文經(jīng)大體相同),“其從今文而不從古文者,則今文大書,古文附注”;“從古文而不從今文者,則古文大書,今文附注。”其所以不采大、小戴本,因為別錄本“尊卑吉兇,次第倫序,故鄭用之,二戴尊卑吉兇雜亂,故鄭不從之也。”(《四庫全書總目》),賈公彥據(jù)鄭注而又依齊黃慶、隋李孟悊之疏而益之,定為今本。其書自明以來刻本舛誤殊甚,顧炎武《日知錄》及阮元校勘記曾指出多處,可供讀時參考。此編十七卷次第為士冠禮第一,士昏禮第二,士相見禮第三,鄉(xiāng)飲酒禮第四,鄉(xiāng)射禮第五,燕禮第六,大射第七,聘禮第八,公食大夫禮第九,覲禮第十,喪服第十一,士喪禮第十二,既夕禮第十三,士虞禮第十四,特牲饋食禮第十五,少牢饋食禮第十六,有司(徹)第十七。此目排列順序先人事,后鬼神,較之二戴本為合理。自“喪服第十一”以下都屬喪葬祭祀的儀禮,且繁文縟節(jié),不勝其擾。有《四庫全書》本,《十三經(jīng)注疏》本。

鄭玄 ·國學(xué) ·79.6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85章 2015-12-27 06:26:14
醫(yī)述
免費

綜合性醫(yī)書。16卷。清·程文囿輯。刊于1826年(道光6年)。程氏通儒業(yè)醫(yī),工于詩文。他以“醫(yī)書浩繁,學(xué)者苦難遍閱,乃積數(shù)十年之心血,上自《靈樞》、《素問》,下至近代名家,綜貫眾說”本著“采其精華,遺其糟粕”的宗旨,匯編而成本書。因遵孔子“述而不作”之意,故題名為《醫(yī)述》。卷1~2為“醫(yī)學(xué)溯源”;卷3為“傷寒提鉤”;卷4為“傷寒析疑”;卷5~12為“雜證匯參”;卷13為“女科原旨”;卷14為“幼科集要”;卷15為“痘疹精華”;卷16為“方藥備考”。由于作者富有臨證經(jīng)驗,又兼擅文理,并受清·乾嘉時期重于證據(jù)的學(xué)風(fēng)影響,因此該書的特點是編次極為清晰,各卷、各門、各條的排列均條不紊。每條附記出處或作者姓名;選材較為嚴(yán)謹(jǐn),重于臨證,其引錄旨在“切要”,其所輯有的僅數(shù)行、數(shù)語,甚或數(shù)字,重點突出,便于讀者由博返約;資料豐富,介紹客觀。所輯內(nèi)容除歷代三百多種醫(yī)書外,還包括經(jīng)史子集諸書中有關(guān)的醫(yī)藥材料。對每一個問題,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列有多種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并尊重作者原意,不加評述,全書比較系統(tǒng)地,客觀地保存了中醫(yī)學(xué)術(shù)的歷史面貌。書名“醫(yī)述”,實際上在一些學(xué)術(shù)問題上也反映了程氏的見解或思想傾向,對讀者頗有啟悟。建國后安徽人民出版社曾予點校內(nèi)部發(fā)行,后安徽科技出版社再予校訂出版。

(清)程文囿 ·國學(xué) ·77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84章 方論(12) 2015-12-27 08:34:25
醒世姻緣傳
免費

原名《惡姻緣》。長篇小說。清佚名撰。一百回。現(xiàn)存最早的同治庚午刻本題“西周生輯著”。楊復(fù)吉《夢闌瑣筆》引鮑以文云:“留仙尚有《醒世姻緣》小說。”但作者是否即蒲松齡,尚無定論。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未提此書。今人路大荒、黃肅秋、金性堯等人持否定態(tài)度,認(rèn)為明末章丘人著,書敘一冤仇相報的兩世姻緣故事。歷史背景自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至憲宗成化以后。二十二回前敘前世姻緣:武城縣官僚地主之子晁源,曾射死一只仙狐。又娶娼妓珍哥為妾,縱妾虐妻,致妻計氏自縊而死。二十三回后,敘今世姻緣,地點移至繡江縣明水鎮(zhèn)。晁源托生為狄希陳,仙狐托生為狄妻薛素姐,計氏托生為狄妾童寄姐,珍哥托生為妾婢珍珠。結(jié)果珍珠為寄姐逼死,狄希陳備受素姐、寄姐虐待。素姐的酷虐尤甚,棒打、針刺、火燒,無所不用其極。后經(jīng)高僧點明因果。狄希陳誦萬遍《金剛經(jīng)》方解除宿孽。以一個家庭為中心,暴露黑暗現(xiàn)實,反映廣闊社會生活。全書用山東方言寫成,語言流暢生動,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然書中充滿因果報應(yīng)思想。有乾隆年間刻本、同治九年(1870)重刻本、光緒二十二年(1894)上海書局排印本。一九八一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黃肅秋校注本(后附徐志摩、胡適等人作者考證十篇可參考)。

西周生 ·國學(xué) ·76.7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03章 引起 2015-12-26 15:05:00
十誦律
免費

凡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羅、鳩摩羅什合譯。又稱薩婆多部十誦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冊。本書將戒律分為十項(十誦)敘述,故有此稱,為薩婆多部(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之廣律。此律之梵本多已發(fā)掘出土,且已刊印出版。律藏系整理佛陀所制定之戒律,故各部派所傳,原則相同,但細(xì)部則不一致。十誦律首舉比丘戒法有波羅夷法四條、僧殘法十三條、不定法二條、舍墮法三十條、波逸提法九十條、波羅提提舍尼四條、眾學(xué)法一零七條、滅諍法七條,合計二五七條,除戒條外,并一一解說。其次為七法、八法、雜誦二法等十七法(十七章),系說明僧伽之組織與管理,約為他律之犍度部。其次說明比丘尼戒,計三五五條。最后附增一法、優(yōu)波離問法與比丘誦。唐代義凈所撰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卷一載,十誦律與義凈所譯之有部毗奈耶,同為有部之根本律。茲以十誦律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及有部苾芻尼毗奈耶二十卷相較,義凈所譯者相當(dāng)于十誦律之比丘、比丘尼戒法,而內(nèi)容較十誦律廣泛,多載錄本生因緣故事。據(jù)出三藏記集卷三新集律來漢地四部序錄載,大迦葉所傳之法藏原為八十誦,至優(yōu)波掘多時,因恐后世鈍根者無法完全受持,遂刪為十誦。或謂羅什所譯者系迦濕彌羅國所傳之略律,義凈所譯者則系摩偷羅國所傳之廣本。又傳來我國之四廣律中,十誦律最早譯出,盛行于南方,南朝之僧業(yè)、僧璩、道儼、智稱等師皆精研此律。

弗若多羅 ·國學(xué) ·76.2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92章 2015-12-26 22:17:04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兴市| 永州市| 凌海市| 林甸县| 广德县| 饶阳县| 乌海市| 蓬溪县| 如皋市| 咸丰县| 石楼县| 手游| 大厂| 南雄市| 顺义区| 天长市| 二连浩特市| 武义县| 竹北市| 大余县| 涿州市| 波密县| 普陀区| 博兴县| 大英县| 和林格尔县| 曲麻莱县| 淅川县| 六枝特区| 高碑店市| 天全县| 类乌齐县| 南昌市| 西林县| 格尔木市| 汾阳市| 四子王旗| 建平县| 平湖市| 岳阳市|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