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紫柏尊者全集
免費

三十卷。明·達觀真可(1543~1603)語,憨山德清(1546~1623)校,別稱《紫柏老人集》。系紫柏尊者著述之集成。收在《萬續(xù)藏》第一二六冊、一二七冊,《禪宗全書》第五十冊。此書卷首有序贊、塔銘等多篇。對紫柏其人生平,敘述頗詳。憨山德清與紫柏為同時名僧,二人交誼亦深。此書即紫柏死后,其徒眾請憨山為作校閱而印行者。且第一篇序《紫柏老人集序》,即為憨山所撰,頗推崇紫柏之為人,其文云(萬續(xù)126·619上)“今去楚石二百余年,有達觀禪師出。當(dāng)禪宗已墜之時,蹶起而力振之。得無師智、秉金剛心,其荷負法門之志,如孛陵之血戰(zhàn)。(中略)未可以死生優(yōu)劣議也。真末法一大雄猛丈夫哉!(中略)嗟乎!末法降心,力拔生死之根,如一人與萬人敵者,予獨見師其人也。”憨山亦為明季佛教大師。其對紫柏推崇如此,亦頗可見紫柏其人在明代佛教史上之重要性。此書即為研究紫柏之最佳資料。由于其人在明代中末葉之佛教,有頗高之地位,故此書自亦為研索明代佛教史者所不可忽。全書除后人之贊語、塔銘等文外,皆為紫柏之著述。大抵包含所開示之法語,經(jīng)論之疏釋(含《心經(jīng)》、《金剛》、《楞嚴》、《八識規(guī)矩》等),及題跋、詩文、頌古等。

佚名 ·國學(xué) ·39.6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33章 2015-12-27 09:41:31
周易正義
免費

易學(xué)著作。唐孔穎達撰。是一本詮釋王弼《周易注》的著作。全書十卷。《序》稱凡十有四卷,《舊唐書·經(jīng)籍志》、《郡齋讀書志》著錄同;《新唐書·藝文志》稱十六卷,乃訛“四”為“六”;《直齋書錄題解》作十三卷,則略去卷首“八論”不計。原來只有單行本,宋人為閱讀方便,乃合刻經(jīng)、注、疏為一本,又依王注本合編為十卷。唐貞觀年間,為統(tǒng)一南北學(xué)風(fēng)以加強思想統(tǒng)治,詔儒官孔穎達等撰《五經(jīng)義贊》,后來又詔改為《五經(jīng)正義》。所謂“正義”,是就一家之經(jīng)注作疏解,即六朝人所說的“義疏”或“疏”的著作,因其為國家頒行學(xué)校的講義而稱“正義”。南北朝時,王弼《周易注》與鄭玄《周易注》并為世之顯學(xué):王注顯于南朝,鄭注顯于北朝。孔穎達撰《周易正義》舍鄭注而采王注為疏,在于唐初學(xué)風(fēng)雖兼南北,而老、莊、《周易》則以南學(xué)為宗。《序》稱南朝王注有《義疏》十余家,或“辭尚虛玄,義多浮誕”,或“義涉于釋氏”,“背本”“違注”。《正義》便是就南朝十余家《義疏》整理刪定寫成,“事必以仲尼為宗,義理可詮,先以輔嗣(王弼)為本,去其華而取其實,欲使信而有征”(《序》)。主要版本有《四庫全書》本、《十三經(jīng)注疏》本。

(唐)孔穎達 ·國學(xué) ·28.1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63章 2015-12-27 09:47:32
妙法蓮華經(jīng)文句
免費

二十卷。隋代釋智顗撰。《妙法蓮華經(jīng)文句》簡稱為《法華文句》,略稱為《文句》。為天臺宗三大部之一。由天臺宗始祖智大師,于陳后主禎明元年(587),在金陵光宅寺開講《妙法蓮華經(jīng)》對經(jīng)中字句及意義詳加解說,其弟子灌頂隨聽隨記,至唐貞觀三年(629)整理成書。和《法華玄義》一樣,是解釋《法華經(jīng)》的著作。謂以疏句分節(jié)經(jīng)文,名為文句,以別于玄釋經(jīng)題焉。解釋方式有四:一是,因緣釋。二是,約教釋。按天臺宗藏、通、別、圓的判教理論解釋。三是,本跡釋。把《法華經(jīng)》分為“本門”和“跡門”,按此理論進行解釋。四是,觀心釋。以自心觀悟經(jīng)中所說法義進行解釋。在顯自宗義外,還隨處舉破他家之說,尤以梁光宅寺法云的《法華經(jīng)義記》所說為重點。使之于一經(jīng)大義,深固幽遠,無不契其源而宣其委,誠可謂仰合佛心,俯逗惠成之作也矣其注釋本《文句》的較多,主要的有唐湛然的《法華文句記》三十卷。現(xiàn)通行的版本是唐玄宗天寶七年(748),東陽郡清泰玄朗和尚編定本和宋淳熙三年(1176),詔令福州東禪寺刊天臺教藏同大藏流通,本書亦在其中。

智顗 ·國學(xué) ·23.5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21章 2015-12-22 16:57:44
大毗盧遮那成佛經(jīng)疏
免費

簡稱《大日經(jīng)疏》、《大疏》等。佛典注疏。唐一行撰。二十卷。是漢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jīng)》(即《大日經(jīng)》)的注釋書。有再治本,題為《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jīng)義釋》,略稱《大日經(jīng)義釋》、《義釋》,十四卷。兩本內(nèi)容大同小異。今本末附三句五轉(zhuǎn)問答一段,《義釋》本或標題《大日經(jīng)鈔記》。文前《義釋》本并有溫古《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jīng)義釋序》一卷。釋文是在善無畏解說的基礎(chǔ)上,征諸顯密經(jīng)論,加以融會貫通而成。凡強調(diào)師說之處,標明“阿阇梨言”;屬自己獨立解釋,則標明“今謂”、“私謂”。卷六并列阿阇梨所傳曼荼羅圖位,后世稱“經(jīng)疏曼荼羅”。疏中廣采經(jīng)論,旁征博引,凡引據(jù)經(jīng)論儀軌七十余種一百八十余次,包括大小乘三藏及密軌外典,其中引據(jù)較多是《智度》、《中論》、《般若》及唯識經(jīng)論和《瞿醯》、《蘇悉地》等密典。疏中對經(jīng)文教義多所發(fā)揮,由此建立密宗理論體系。疏文認為,“真言門住心品”統(tǒng)論全經(jīng)大意,經(jīng)的主題即是闡明如實觀察、證知自心實相,而心實相即是諸法實相,即是菩提。又認為如實證知心實相,即遍知一切心相均從緣起,極無自性,亦即懸悟自心本不生際,即空即假即中。疏文還認為,此經(jīng)全部內(nèi)容包含在“三句”義中,而“三句”義中又悉攝一切佛法,故疏判此經(jīng)即是“如來遍演之一切乘自心成佛之教”。疏對第二品及其后諸品的密法修行,也以淺略、深秘兩釋的方法作了理論化的解釋,使密教儀軌更具佛教理論色彩。

一行 ·國學(xué) ·35.4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87章 2015-11-20 11:53:37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西充县| 囊谦县| 桦南县| 江陵县| 大埔区| 肥城市| 宜宾市| 泽州县| 普陀区| 灵璧县| 栖霞市| 凤凰县| 兴仁县| 玉环县| 克山县| 秦皇岛市| 白银市| 大关县| 东丰县| 东至县| 葫芦岛市| 泽普县| 宝丰县| 昌吉市| 东宁县| 来凤县| 宜君县| 南溪县| 库尔勒市| 波密县| 边坝县| 静海县| 高碑店市| 桦川县| 镇坪县| 杂多县| 温泉县| 闻喜县| 页游|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