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民事官司、刑事官司、行政官司、法律援助四個板塊,結合簡單、生動的案例,用通俗的語言講解案件起訴、證據準備、案件審理、案件執行、仲裁、調解、法律援助等訴訟相關知識,以求傳遞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幫助讀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此外,本書附送了訴訟文書、賠償計算公式、訴訟流程圖等電子資源,讓讀者在有必要隨時取用。
榮麗雙 ·普及讀物 ·12.8萬字
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既是解決區域環境問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需要,也是實現京津冀地區優勢互補、打造以創新為特征的我國經濟第三增長極的重要途徑。本書在綜合分析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的基礎上,試圖對其協調發展程度做出理性的判斷,全面地剖析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中面臨的問題,進而提出對京津冀協調發展具有針對性的策略建議,為協調發展提供法律保障,以期促進京津冀區域平衡發展,推動未來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最終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聯合體,達到良性的可持續發展。
謝輝 魏勃 張曉鳳 ·理論法學 ·15.4萬字
隨著依法治國的深入推進,外嫁女維權意識逐步覺醒,權益受侵害的外嫁女群體開始尋求各種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截止至2021年6月,以“外嫁女”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檢索,共檢索到28080篇裁判文書,其中民事案由20065篇,行政案由5569篇,且廣東省占7483篇,位居各省前列。本書基于此維權訴求,結合民法典下公民權益保障的最新規定作了實務操作指引。主要包括“外嫁女”權益保障政策指引,“外嫁女”權益保障路徑,“外嫁女”權益保障裁判觀點匯集等方面。
楊擇郡 鄢義兵主編 ·普及讀物 ·15.1萬字
本書從我國法治建設的法治文化建設這一宏觀角度和法治教育作為構建法治文化的重要路徑與舉措所存在的問題這一微觀角度出發,立足于當前的新媒體生活環境,提出新媒體生活環境下的法治教育這一課題。作者綜合使用文獻研究法、比較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種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展開,提出新媒體生活環境下的法治教育實際上是基于新媒體生活這一現實場域,通過作用于人的法治傳播與教育,最終實現法治社會環境的建構。作者提出在實踐中,還需要從樹立多維理念、提升教育主體能力、拓展媒介渠道和優化媒介環境等方面進行完善和強化。
王東 ·綜合學科 ·18.2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立案·管轄·證據·裁判(案例應用版)》中的法律法規內容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敘述:1、條文注釋。將法律條文中不易理解的關鍵點加以注釋,以幫助讀者正確理解與適用法律。2、案例解讀。用實踐中發生的大量生動真實的案例來解讀法律,幫助讀者深刻領會條文精神,更好地運用法律維護權益。3、應用要點。為了幫助讀者掌握訴訟中的關鍵流程,我們列出了各類案件的立案、管轄、證據、裁判等程序性的要點內容,以期加強對進入實質性訴訟階段的案件的應用指導。
中國法制出版社 ·行政法 ·13.3萬字
本套書第39期圍繞“律法與政治哲學”的論題展開。收錄主題性譯文六篇,分別探討希伯來圣經中的政治哲學及律法觀念,以不同角度解析《創世記》、《出埃及記》、《士師記》、《以斯帖記》等篇章。史應勇教授的論文以文獻學的方式比較了鄭玄與王肅的《論語》注疏。劉振博士的論文《自然與基督教的權威性》解讀黑格爾的論文《基督教的權威性》,探討哲學與宗教的關系。“舊文新刊”部分收入中西交通史名宿方豪先生的《拉丁文傳入中國考》。
彭磊 ·理論法學 ·17.2萬字
本書以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歷程為脈絡,著重梳理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邏輯,回顧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要求,回答了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問題。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提供了基礎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程婧 ·普及讀物 ·19.3萬字
本書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進行釋義,相關專家從立法目的、適用范圍、水資源所有權及管理體制、基本原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水資源合理利用、節水型農業、禁止開荒、流域管理機構、塔委會職責及組成、塔委會議事規則、塔委會執行委員會及經費來源等,進行梳理和解釋。讓更多水利工作者可以清晰明了地了解和掌握管理條例的內容。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主編 ·司法案例 ·13萬字
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舉行。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該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進行修改。本書收錄修改后的法律文本,無加工內容。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法規 ·8203字
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各級機關、單位及其領導干部、工作人員接受群眾監督、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各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要認真組織開展信訪工作學習培訓和宣傳解讀,在全社會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
中國法制出版社 ·普及讀物 ·11.6萬字
本書將從區塊鏈概述、區塊鏈知識產權的布局和保護、區塊鏈企業經營中可能遇到的民事法律風險、行政法律風險、刑事法律風險、區塊鏈企業投資人的法律風險、區塊鏈技術運用的國際經驗等章節進行分析,解讀技術運用中重要的知識產權布局和保護才策略,同時解讀區塊鏈企業在經營中將遇到的各類風險并提出防范措施,最后對日本、新加坡、美國、韓國等國家運用區塊鏈技術的經驗進行介紹總結,供國內相關企業及從業人員參考。
史源 ·綜合學科 ·10.2萬字
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大時代——大技術時代。這個時代以智力創造+智能制造+平臺經濟為生產運營模式。在這個時代,人工智能將逐漸取代一線生產工人,商人將逐漸成為歷史,此時,律師何去何從?律師這個職業會消失嗎?本書從法律和技術,過去和未來的視角出發,解析了中國律師與國外律師,過去律師和未來律師的職業差異,重新對律師這個職業進行了市場細分和定位,并在大技術時代的背景下第一次提出了平臺律師的概念,提出了律師、會計師、心理咨詢師等職業的跨界融合。只有看透未來、精準定位,中國律師才能在未來的中國乃至全球取得卓越的成就和地位。
李海林 支合 ·法律實務 ·14.2萬字
要了解房地產法律制度,預防房地產法律問題。解決房地產法律糾紛,理解這些規定是必經之途,《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立案·管轄·證據·裁判(案例應用版)》對《房地產管理法》以及與其相配套的這些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司法解釋的整理則為此提供了簡明的指引。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實務 ·14.8萬字
本書包括“江湖往事”“職場故事”“旅途‘囧’事”“房屋瑣事”“婚姻大事”“兒女心事”“家庭雜事”“社會逸事”八個部分,涵蓋了公民生活、家庭、社會、職場的方方面面。兩位作者基于自身的專業實力與對社會的細致觀察,選定58個主題,通過110個案例詳細、深入地為讀者講述生活、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并在專業分析的基礎上給出貼心、靠譜的“溫馨提示”,力圖使讀者能夠學以致用,通過本書掌握一定的法律思維與常識,有助于解決自己的具體問題。
李濤 李丹萍 ·普及讀物 ·19.4萬字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是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仆。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依法進行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權利,明確公務員的義務。身為國家公職人員,掌握與公務員日常工作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不僅是履行好公務員義務的重要前提,也是服務好人民的知識保證。本書共分10章,從10個方面全面介紹公務員法律知識。同時,本書還在各個章節的開頭配有知識導圖,方便讀者對全章的知識進行理解和梳理,便于學習和記憶。
八五普法圖書中心 ·普及讀物 ·7.3萬字
檢察官是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為了提高檢察官的素質,加強對檢察官的管理,保障人民檢察院實施法律監督,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保障檢察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職責、義務和權利、檢察官的條件、任免、任職回避、檢察官的等級、考核、培訓、獎勵、懲戒等方面作出規定。
中國法制出版社 ·司法制度 ·5692字
為了總結升華裁判文書評查項目中積累的經驗,評查項目結束后,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供研究素材,北京政法職業學院組織專家學者,編纂了這套《裁判文書制作研究》系列叢書,這是評查項目的組成部分。《裁判文書制作研究》系列叢書的名稱表明,這是一套具備專業性、針對性、開放性的叢書。《裁判文書制作研究》系列叢書的出版,一方面服務于一線法官裁判文書制作,提高制作裁判文書的水平,另一方面服務于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學科研人員,為其研究司法實務、司法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
張小海 孟德花 ·司法制度 ·17萬字
本書所編選案例的原始資料盡量來源于各級人民法院已經審結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對于沒有相應真實案例的重點法條予以權威的條文注釋,所選案例緊扣法律條文規定,本身具有示范性、指導性的特點,對于讀者有很強的參考借鑒價值。本書設置了“相關案例索引”欄目,列舉更多相關案例,并歸納出案件要點。還收錄了重要配套法律文件,以及相應法律流程圖表、文書等內容,方便讀者查找和使用。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實務 ·17.8萬字
本書集中于國際私法上的法律規避現象,依托法律選擇的基本理論,考察兩大法系國家的實踐資料,從產生根源入手,首次提出法律規避只能發生在內外國法律之虛假沖突的條件下的基本命題,以此作為全文的主線,多角度論證和檢驗,并對既有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和評論。本書認為,法律規避現象只能發生在“虛假沖突”的情況之下。它的出現不僅是行為人主觀意志的結果,和各國的立法、司法實踐也不無關系。在考慮相應的對策時,不應僅僅根據它的“非道義性”而簡單地予以譴責或者否定,而要結合相關各國的立法政策、行為人的直接動機、規避行為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狀況,作出客觀和準確的分析,謀求公正和有效的處理,避免簡單粗暴的手法和矯枉過正的后果。
粟煙濤 ·國際法 ·17.6萬字
本書為四川大學法學院“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項研究課題成果,從本科、碩士、博士生的結題論文中選取法學理論研究、法治政府建設、社會治理研究、法治人才培養幾類文章,既有監察體制改革、法律史、網絡法等理論研究,也有法治政府建設、基層治理等基于田野調查法的思考和探索,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與法律學習、法律實踐緊密結合,培養熟悉了解我國國情和民情,有完整的大局觀念和科學的發展觀的法治人才。
悅洋 ·理論法學 ·1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