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中國的高等教育也經歷了從學習前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適應計劃經濟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專業過于細分,行業辦學特色明顯的階段。本書共收集了北京印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和信息工程學院及教學管理部門、學生工作部門等教師和管理人員的論文30余篇,這些論文系統地總結了近幾年來學校在教學改革和建設方面的經驗與實踐。
程光耀 ·經部 ·12.4萬字
在清末民初的經學研究中,“漢宋兼采”是一股不可回避的風潮,這股風潮流行于晚清,卻并非是對乾嘉漢學的反動,而是乾嘉經學的進一步發展。清末江蘇學政黃體芳于光緒八年在江陰建立南菁書院,高揚漢宋兼采旗幟。南菁書院的理念匯集并培育了眾多經學大師,如黃以周、王先謙、張錫恭、曹元弼、唐文治等,他們的學術研究在古今、中西的碰撞之間促成了晚清經學的又一座高峰,也成為連接清代與近代學術的重要橋梁,可以看作對清代經學的總結。本書精選三十篇關于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的文章,展現了南菁學者們在晚清經學和教育等多領域的研究與作為,對全面認識南菁書院及其對晚清民國經學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對今日的經學與禮學研究亦有珍貴的啟發價值。
吳飛主編 ·經部 ·41.6萬字
本書按時間順序,講述了清華大學中共地下黨及愛國學生運動的歷史;選登了師生革命活動的歷史資料,包括圖片、當時寫的文章、回憶文章、訪談記錄等;記錄了新中國建立以前清華黨組織及愛國學生運動的史實,謳歌了革命先輩為了民族獨立自由解放而努力奮斗、不惜犧牲的感人事跡。本書有助于讀者了解清華黨史校史,傳承、弘揚清華的愛國精神。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編著 ·經部 ·14.2萬字
本書是鄭福田先生創作的舊體詩詞的結集,共720首,分為草原風懷、中華心印、鄉國關懷、節候怡人、浮生文韻、物我欣然、學海詩航七部分,后附碑記、賦文數篇。每部分大體按七律、五律、七絕、五絕、七古、五古、詞排列,詠物懷人,至純至真,含英咀華,口齒生香。
鄭福田 ·經部 ·6.4萬字
本系列書通過簡潔有趣的文字講述節日的由來、相關的習俗活動,充滿童趣的插畫,結合精彩的3D立體頁,以及轉轉、抽拉、彈跳等多種機關,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本系列書可讀性、互動性、參與感強,讓孩子沉浸其中,體驗過節樂趣,還有助于他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的知識、習俗,傳承民族文化薪火。
劉安華主編 ·經部 ·16.9萬字
《學校變革與教育領導》圍繞學校可持續發展這一基本命題,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學校變革與教育領導的理論與實踐,在此基礎上,剖析了學校的變革過程,確立了“學校在變革中尋求發展”的基本理念,為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基本的路徑。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分析變革中領導力的要素及領導的操作要領,提出了新的課題與研究視野,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董君武 ·經部 ·18.9萬字
本書作者自我界定為在中國土地上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傳教士。基于他在國外多所著名大學研究、教學、學術交流的心得,從理念和操作的雙重層次上,縱論建設一流大學的關鍵環節:世界一流大學的精神氣質;一流大學的核心制度;一流大學如何聘請優秀教員;一流大學的才源和財源間的互動;一流大學與大國的興衰;全球化對中國大學的挑戰;中國大學改革的國際標準。作者的這些言論激發了,并且還在激發著熱烈的討論。
丁學良 ·經部 ·17萬字
《尚書》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匯編,戰國末季蓋已編訂成本。初以《書》名,漢興始稱《尚書》,意即上古之書。由于孔子曾以《詩》、《書》教授生徒,《尚書》后來便成為儒家推崇備至的煌煌圣典,它既是帝王的政治和道德教科書,又是封建士大夫必讀必遵的大經大法,在儒家“五經”中處于最尊的地位。今天,我們當然不必再對《尚書》舊時罩上的五彩衣頂禮膜拜,但它畢竟還是一部研究上古歷史可資利用的重要古籍,值得我們倍加珍視。不過,《尚書》要真正成為研究歷史的可靠材料,還有諸多繁難的研究工作需要人們去做。本書在歷代大家的研究基礎之上,加之老師的輔導幫助,歷時兩年終于完成。書中對所要研究的問題做了歷史的清理,并提出了作者的見解。
杜勇 ·經部 ·22萬字
這是一本介紹作者在美國從事人文教育的書,以作者對人文教育理念的認識、日常授課的教學經歷與體會、個人學術興趣和問題意識為出發點,可謂經驗之談。本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一些教學實例來說明,人文教育的經典閱讀——基于教師和學生自由精神和獨立思考的經典閱讀——有兩個基本方面,一個是知識的,另一個是方法的。通過閱讀索福克勒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修昔底德、蒙田等大師的著作,培養學生思考、提問、討論、表述的能力。第二部分是作者對人文教育重要的提倡者和實踐者列奧·施特勞斯的一些思考,集中在他對人文教育的理解。可謂方法論的指導。第三部分是西方古典的當代啟示,經典閱讀是學術和理論性的,但思考的背景和問題意識卻是現實的,在大力推行通識教育的今天,這本關于人文教育的著作很有啟發作用。
徐賁 ·經部 ·25.4萬字
《北京大學創辦史實考源(修訂版)》是為紀念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所著。作者以大量史實詳細論證了北京大學的創辦是晚清維新派與保守派多年斗爭的結果,并回答了該大學創辦初期引引深思的幾個問題:慈禧太后在殘酷鎮壓了戊戌變法后,為什么廢除了幾乎所有的變法措施,卻單單保留了最具改革精神的京師大學堂?為什么該學堂有三個不同的建校章程,且均與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有關?為什么說北京大學是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國立大學?
郝平 ·經部 ·20.8萬字
亞洲大學聯盟(AsianUniversitiesAlliance)是基于亞洲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由清華大學倡議發起、來自亞洲國家和地區的15所初創成員共同建立的高校聯盟,于2017年4月29日在北京成立。聯盟旨在通過加強成員高校間的合作,共同應對亞洲與世界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經濟、科技發展中遇到的共性問題。亞洲大學聯盟每年發布高等教育研究報告。本書是聯盟出版的第一部報告,內容涵蓋亞洲各國的大學發展現狀、策略與未來方向,以及亞洲大學聯盟的宗旨與發展設想。對于有志于推動亞洲大學教育的專業工作者、研究者,以及對大學教育專題感興趣的廣大讀者,本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鐘周 ·經部 ·4.3萬字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經典中的啟蒙篇章,包含天文、地理、教育、道德、文化、歷史、典籍及故事等諸多方面,蘊含了許多的人生哲理和先進思想,是學習中華經典文化必讀的教材。原文三字一句,合轍押韻,朗朗上口。為了便于現代人正確理解原文意思,深刻把握經典內容,我們結合經典,結合實際,對《三字經》進行解讀,幫助人們認識到《三字經》中所蘊含的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和中國歷史。以史為鑒,讓生活在21世紀的現代中國人能夠在讀史中體會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文化。
何秀麗主編 ·經部 ·16萬字
越來越多的孩子再本科階段就準備出國留學,而這僅僅是新生活的開始。新東方前途出國本科及研究生部總監司明霞老師集結十多年專業經驗,為有意在本科階段即赴美國留學的學生及家長撰寫了本書,提供了從高中到本科,直至繼續深造或就業的全程規劃。本書涵蓋申請美國本科、研究生留學,以及留美就業或回國就業的全程規劃。包括國內普通高中、國際高中、美國高中轉學,以及高考后、國內本科、美國本科轉學等各種路徑申請美國本科的方案規劃;延伸介紹后續在美讀研究生、在美找工作或回國就業等;并詳細介紹了新美國大學排名、美國熱門專業排名以及TOEFL,SAT,ACT,GRE,LSAT考試介紹。
司明霞 ·經部 ·10.5萬字
中小學校園安全作為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面臨的風險日益多元且復雜。本書從學校安全立法的角度探討法律規制對中小學校園安全風險規制的重要作用;從政府、學校、社會三個主體維度探討其各自在校園安全風險規制中的作用發揮和協同治理;從風險發生后的應對與化解角度,尋求學生傷害事故責任認定的規律,探索多元化的事故糾紛解決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從而建立和完善中小學校園安全風險規制體系。
方芳 等 ·經部 ·23.1萬字
本書主要針對中小學教師、學生家長及對《詩經》感興趣卻又面對紛繁復雜的研究論著望而卻步的廣大普通讀者,為他們提供一個兼具權威性和通俗性的《詩經》讀本。本書內容分為“學《詩》對話”和“《詩經》名篇解讀”兩大部分。“學《詩》對話”主要圍繞《詩經》的內容、性質、整理情況、時代精神和研究概況等重要問題以兩位名師對話的形式闡釋出來,“《詩經》名篇解讀”選取《詩經》中有代表性、經典型、普遍性的重要詩篇進行解讀,包括原文、注釋、章旨、解讀四個環節。內容詳實,解說深入,是普通大眾讀者從認識《詩經》、了解《詩經》、到喜愛《詩經》的經典讀本。本書由著名《詩經》研究專家、“百家講壇”主講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山撰著。
李山 華一欣 ·經部 ·18.7萬字
劉安華主編 ·經部 ·21.2萬字
本書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元代古籍集成·經部·詩類》的第四冊。《元代古籍集成經部詩類》收錄現存元代詩經類文獻。在文獻整理中,選擇一個好的底本,旁搜現尋各種版本進行校勘、標點,同時撰寫成各個著述的內容提要,對該著述作者、著作內容、特點及在《詩經》研究史上的地位,做全面的介紹。本套叢書是收錄現存元代經部文獻的大型叢書,有助于推進元代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學術研究,以及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史等不同專門史的研究。
李山主編 ·經部 ·45.6萬字
《中國中小學校長專業基本標準》由教育部人事司委托上海師范大學負責研制,該標準即將正式發布;此后,教育部人事司再次下文委托上海師范大學對《中國中小學校長專業基本標準》進行解讀,為教育部即將組織開展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的試點工作做好準備。本書即為該解讀的全部文本,將作為面向全國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全體中小學校長的培訓教材。
陳永明等 ·經部 ·40.4萬字
本書精選了四書五經中的精彩內容,加之圖文配合,使閱讀變為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閱讀四書五經,可通曉古今智慧,塑造完整人格,豐富美好情感,同時也可改進我們的生活態度、工作態度和思維方式,成就不一樣的人生。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成。所謂四書,是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這四本書,它們為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所謂“五經”,是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和《春秋》這五本書的合稱,經朱熹編定之后廣為流傳。
(春秋)孔子等 ·經部 ·2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