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無論是“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罔不折衷古今,會理道焉,是可范矣”,還是“讀之而不知興起者”,它都把家庭教育放在“修齊治平”這個至高的位置,這與當代家長以“消費意識”要求學校包辦學生順利升學、建立良好操行的觀念是迥然不同的。本書在今日的意義,不僅僅是規范世人,振奮人心,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家庭對道德與教育的主動承擔。"
李小杰導讀 檀作文 ·子部 ·16.9萬字
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韓非子,秉持“以霸王之業教君”的宗旨,歸納整合出一套“憑勢、用術、行法”的治國理念,中國第一個極權皇帝,欣賞他,自然也疑忌他;第一個全國的權相,畏忌他,害死他,但更貫徹、執行他的計策。漢以后歷朝政治莫不陽儒陰法,于是韓非死了,而又還沒有死。
饒宗頤 陳秉才 ·子部 ·12.8萬字
《莊子》應該于先秦時期就已成書,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三十三篇本《莊子》,是經西晉郭象刪訂并流傳下來的。漢代《莊子》有五十二篇十馀萬字,這種五十二篇本到魏晉時期仍然可以見到。魏晉時玄風盛行,莊學漸起,為《莊子》作注者多達數十家,但這些注《莊子》者往往根據自身對莊子的理解和個人喜好,對《莊子》一書的篇目做了一定的刪改,從而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莊子》版本。郭象以前,主要的《莊子》版本有崔譔本、向秀本、司馬彪本。其中崔謨、向秀本為二十七篇(向秀本一作二十六篇,一作二十八篇),司馬彪本五十二篇?,F在人們所看到的郭象三十三篇本,是郭象在五十二篇本的基礎上吸收各家尤其是向秀莊子學成果之后刪訂的,是郭象對司馬彪五十二篇本“以意去取”,并刪去其中“十分有三”之后的結果。經過郭象刪訂的《莊子》,無論從篇章還是字句方面,都更為精純。由于他吸收和借鑒了向秀及當時各家之注,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頗富改造性的獨特詮釋,故為歷代所推崇,逐漸成為定本,流傳至今。
莊子 ·子部 ·13.1萬字
作為中國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經典,《論語》是了解孔子哲學、政治、教育、文化等學說的很重要的資料?!鞍氩俊墩撜Z》治天下”,從古至今,《論語》都是一部不能忽視的經典。作為中華文化的源典,《論語》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里去。
孔子 ·子部 ·4.1萬字
《道德經》是中華文化的經典著作,歷代學者都將研讀《道德經》作為必修功課?!兜赖陆洝饭舶耸徽?,多為韻文,分為“道經”與“德經”兩大部分?!兜赖陆洝肺迩а?,篇幅不長而論述精辟,其中含義深遠,思想廣博。其內容從多方面論述宇宙的本體、萬物之源、自然規律等,并將其意義融入到現實自然、社會、國家、民生等眾多方面。大致分為:論道、治國、修身、砭時、養生、議兵六大方向。本書《道德經》原文遵照中華書局發行的通行版本,每一章以原文開頭,之后有“注釋”和“譯文”兩個板塊,對字詞的注釋簡明扼要,對原文的翻譯精妙準確,同時融入通俗易懂的解讀思想。另外,本書除了常有的字詞注釋和譯文之外,還加入了“河上公”對道德經的注解,希望這位黃老學派的集大成者的見解,能為讀者們拋磚引玉,以其為伴為鏡,協助自我來更好地閱讀并理解《道德經》的主旨思想。
老子 ·子部 ·8.6萬字
孟子是儒家學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學說,被后人尊封為“亞圣”,與孔子合稱“孔孟”。所著《孟子》七篇十四卷,為《四書》之一,內容豐富,涉及政治、哲學、倫理、經濟、教育、文藝等多個方面,對后世影響深遠。本次出版以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義》為底本,約請專家充分借鑒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注釋疑難詞句及典故名物;逐篇翻譯;每章都作題解,概述該章主旨。在校對文字、注釋及作品辨偽、評析方面盡可能汲取先賢時彥的研究成果。本書版本權威,注釋簡明,翻譯曉暢,裝幀精致,是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者的案頭必備書。
孟子 ·子部 ·15.4萬字
《笑林廣記》內容多采自馮夢龍的《笑府》,是一部集大成的古代笑話集。全書分為12卷,每卷都有一個獨特的主題,如貪吝、世諱、謬誤、閨風等,現世事百態、刺人情冷暖、笑可笑之人。本書的整理者游戲主人,據傳并非一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他們借由改編、賞玩、補寫各類笑話,“激乎其中,聊借玩世”。所以,盡管成書于清代文字獄最為嚴酷的乾隆年間,它依然保持了凌厲、尖銳的特色。此次出版的《笑林廣記》,以清乾隆四十六年金閶書業堂梓行的《新鐫笑林廣記》為底,輔以乾隆五十六年三德堂刊本校對而成。
(清)游戲主人纂輯 粲然居士參訂 ·子部 ·8.2萬字
本書一書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容。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睹献印沸形臍鈩莅蹴?,感情充沛,雄辯滔滔,極富感染力,流傳后世,影響深遠,成為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孟子 ·子部 ·12.8萬字
《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經典之一,共八十一章,多為韻文,分道經和德經兩部分,所以又稱《道德經》。與《莊子》如雙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性著作。《老子》五千言,重在詳盡論述作為宇宙本體、萬物之源和運動規律的天道,并將這種天道用以關照人道,指導治國和修身,直面現實社會,涉及到宇宙、自然、社會、人生的各個方面,用樸素的辯證思維構建起獨特的理論體系。
饒尚寬譯注 ·子部 ·6.3萬字
《莊子》是繼《老子》之后體現道家學說的一部極其重要的作品,是中國古代精神自由史上的名著,在中國古典文學、哲學、藝術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動搖的“絕對經典”地位?,F今通行的《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以其深邃的思想內容和奇詭的創作手法,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是一部洋溢著浪漫主義氣息的古代詩意散文集。本書節選《莊子》的精華部分,以版本核校,出注,翻譯,引領讀者品味它無窮的藝術魅力。
莊子 ·子部 ·9.3萬字
《孫子兵法》成書于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理論著作,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軍事戰略思想。原文不長,僅有六千余字,分為十三個篇章。它的宏觀視角和前瞻性創見使其擁有了跨越時間和術業的魅力,受到政界、軍事界、商業界、文化界的推崇。
孫武 ·子部 ·2.2萬字
《道德經》是中華文化的經典著作,分為“道經”與“德經”兩大部分?!兜赖陆洝肺迩а?,篇幅不長而論述精辟,其中含義深遠,思想廣博。其內容從多方面論述宇宙的本體、萬物之源、自然規律等等,并將其意義融入到現實自然、社會、國家、民生等眾多方面。大致分為:論道、治國、修身、砭時、養生、議兵六大方向。
佚名 ·子部 ·2.1萬字
1926年,由王云五、朱經農主編的《學生國學叢書》開始陸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是一套隸屬在王云五做總主編的《萬有文庫》之下,為中學生和社會普及層面閱讀古代典籍所做的文言文選本。今天,出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社會需要,我們決定對這套叢書進行適應現代的加工編輯,將它介紹給今天的讀者。
唐敬杲 ·子部 ·19.1萬字
《人物志》全書共三卷十八篇,三國魏劉劭所作,南北朝時西涼劉炳曾為之作注。是一部系統地闡述人才理論的典籍,也是一部研究魏晉學術思想的重要參考書。湯用彤認為,從《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學術雜取儒名法道諸家的特點,“故甚具歷史上之價值”。
梁滿倉譯注 ·子部 ·9.1萬字
《列子》,道家學派著作,相傳為列子所撰。列子,生卒不詳,名御寇,戰國時期鄭國人,主張虛靜無為,獨立處世,善于修身養性?!肚f子》中有其事跡傳說,西漢劉向《列子傳》謂“其學本于黃帝老子”,屬道家學派。《列子》共八卷,《漢書·藝文志》有著錄,今本已非原書,約成于晉太康二年后。內容形式多為神話、傳說、寓言,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語便均出自其中?!读凶印钒选暗馈比趨R于故事之中,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并包含深刻的哲學思想,以《天瑞》、《力命》、《楊朱》三者為最。主旨為萬物生于無形,變化不居,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規律。《列子》有晉人張湛作注。唐天寶年間詔號為《沖虛真經》。北宋景德年間加封“至德”,號曰《沖虛至德真經》,列為道教重要經典之一。
葉蓓卿譯注 ·子部 ·13.8萬字
《了凡四訓》本為明朝思想家袁黃的訓子書,該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獨立成文,而義理又一以貫之,講述“趨吉避兇”的方法;強調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積善累德、謙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夠求福得福,善報無盡。該書糅合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學說,運用因果報應、福善禍淫之理,闡明忠孝仁義、諸善奉行以及立身處世之學。通過對此書的閱讀,我們可以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感性的認識,從而一窺儒、佛、道三家之學的梗概;同時也對我們個人品格的修養大有助益。
尚榮徐敏 趙銳評注 ·子部 ·11.8萬字
《韓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國古代政治學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學、文學史上也享有盛譽。韓非的文鋒犀利,議論透辟,推證事理,切中要害。值得一提的是,書中記載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等,至今仍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高華平 王齊州 張三夕譯注 ·子部 ·6.8萬字
道家以無為治天下,無為就是以天下之心為心,不執迷自己的主張。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種不同的見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為方向。無為與中庸,其實質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視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讀了無為,解讀了中庸,解讀了自然,解讀了生命的真諦、道家豐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劉強 ·子部 ·6.6萬字
《管子》,作者托名管仲,是戰國諸子中的重要著作,主要追尋、總結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歷史經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他的“富國”主張和消費刺激就業的經濟論,不僅是中國思想史中的奇異一筆,而且至今仍有借鑒價值。
李山譯注 ·子部 ·15.5萬字
孫子兵法是一部兵學名著,孫武闡述了戰爭的用兵之道,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它不僅是春秋晚期以前兵學思想的集大成者,更以其極具價值的思想創造,為后人的兵學思考開辟了無數法門。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智謀書,以三十六為綱目,總領古今經典謀略,史論結合,充分發揮案例對計謀含義的形象詮釋作用,是計謀學圖書的一大創新。
(春秋)孫武 馮麗華注釋 ·子部 ·1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