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道家兒童啟蒙書目。書中集結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清) 周希陶 ·國學普及讀物 ·8.2萬字
南北朝時期,臨川王劉義慶廣招天下文人雅士,搜集名士逸聞趣事,經過潤色整飾,編撰成書,是為《世說新語》。本書收錄了自漢末至東晉數百年的段子精華,文辭優美,簡樸雋永,可謂篇篇珠璣,是文學中之極品,影響了一千多年來中國文人的風度,被魯迅先生稱為“一部名士的教科書”。本書精選世說新語條目,奉清簡好讀為第一要義,以公認善本——日本尊經閣文庫藏宋本為底本,博采眾家之長,力求臻美。
(南朝宋)劉義慶 ·集部 ·8.4萬字
《墨子》是先秦時期墨家學派的典籍,現存五十三篇,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學在不同時期記述編纂而成。書中主要闡述了墨家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墨家在戰國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為“顯學”。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17.6萬字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本書作者帶讀者共讀經典傳統文化圖書《道德經》,不帶崇拜色彩,不戴有色眼鏡,利用每章逐字、逐詞的注解方式,力求以理性的思維還原兩千多年前的《道德經》到底在說些什么。
李克華 ·子部 ·11.4萬字
《女四書》是中國古代對女子進行教育所用的《女誡》《內訓》《女論語》《女范捷錄》四《女四書》匯集的總稱。是清朝初年學者王相編著的,流傳非常廣泛,遍布到全國,一直到近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女子德育課教材。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東漢)班昭 ·國學普及讀物 ·16.7萬字
《素書》全文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璣,句句名言,對復雜的人性把握得入木三分,對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觀察得細致入微。蘭彥嶺老師根據自己多年潛心研究,對《素書》進行了細致的注評,使《素書》中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智慧精華更加通俗易懂。本書不僅包含治國安邦大謀略,更有修身處世、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是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讀來如醍醐灌頂、豁然頓悟,其對人生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值得我們每個人一讀再讀。
蘭彥嶺注釋 ·國學普及讀物 ·10.3萬字
此書是其代表作《東晉門閥政治》《秦漢魏晉史探微》之后唯一的研究新論。此項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五胡十六國這一破壞性特別突出的時代得以結束,歸根結柢是五胡日趨融合,其主要部分終于陸續積淀在農業地區而被漢族文明逐漸同化之故……但是,在這漫長過程行將結束而又尚未結束的時候,為什么是拓跋部而不是別的部族擔當了促死催生的任務呢?這就涉及拓跋部的歷史定位問題和北魏政權定位問題?!碧貏e要強調的是,作者真正著手是在90年代后期開始的,古稀之年又大病之后,用他的話說,自己是“衰年涉入拓跋史題,甚感力不從心”;眾所周知,研究拓跋史又資料奇缺,“結論難下”,存在大量史實上的“模糊區域”,田先生決心拓荒,“近年以來,由于未見有多少新史料出現,史學界在這方面探索的熱情顯得比較消沉。我希望自己所盡的綿薄之力能引起更多有志者的興趣,共走探索之路?!?/p>
田余慶 ·工具書 ·18.9萬字
《人物志》全書共三卷十八篇,三國魏劉劭所作,南北朝時西涼劉炳曾為之作注。是一部系統地闡述人才理論的典籍,也是一部研究魏晉學術思想的重要參考書。湯用彤認為,從《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學術雜取儒名法道諸家的特點,“故甚具歷史上之價值”。
梁滿倉譯注 ·子部 ·9.1萬字
在現代紛繁復雜、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讀上一本既能獲取知識、啟迪心智,又能豐富想象、開拓視野的好書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山海經》就是這樣一本能讓你受益良多的好書。由于這部書年代久遠,文字艱澀難解,許多讀者由于文字的障礙,不能領略《山海經》的全部風采。于是我們把全書譯成白話文,并加以注釋,選配了大量不同時代的《山海經》的插圖,便于讀者觀賞和閱讀。相信本書的出版,會對廣大《山海經》愛好者有所助益。
傅碩譯注 ·史類 ·18.9萬字
《大學》和《中庸》本是《禮記》中的兩篇,經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與《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雖然篇幅不大卻是儒家文化核心經典。《大學》以人的修養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提出了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整修養路徑,包括了窮究萬物事理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鬼谷子》一書,一直為中國古代軍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現又成為當代商家的必備之書。它所揭示的智謀權術的各類表現形式,被廣泛運用于內政,外交、戰爭、經貿及公關等領域。
(戰國)曾子 子思 鬼谷子 ·子部 ·8.7萬字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文章,相傳為曾子所作。宋、元以后,《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書,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全篇以“中庸”作為基本的道德準則和自然法律。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春秋)曾參 子思 ·國學普及讀物 ·8.9萬字
《千家詩》是由宋代謝枋得《重定千家詩》(皆七言律詩)和明代王相所選《五言千家詩》合并而成。它是我國舊時帶有啟蒙性質的詩歌選本。因為它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易學好懂,題材多樣,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影響也非常深遠。全書共22卷,錄詩1281首。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5.5萬字
《荀子》一書的核心在于人文精神,即如何根據我們的思想,貫通國家、社會組織和個人觀念,樹立起整幅的人文世界,從而解決中國現在的問題,并使自然世界的天地與自然的人性均得到條理化?!爸行艊鴮W大典”之《荀子》,學者方世豪在進行導讀和譯注的同時,還加入了現代化的解讀,令古老的經典有了現代化的韻味,別有新意。
饒宗頤 ·國學普及讀物 ·10.6萬字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其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的入門書籍。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清)蘅塘退士選編 ·國學普及讀物 ·13.9萬字
年輕的曾國藩,家境普通,天賦一般。但他不甘平庸,持續改善,終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成為近代以來中國青年爭相學習的楷模。梁啟超稱贊曾國藩為“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對于他的遺著則是“一日三復”。為了便于每日誦讀和自省,更是從上千萬字遺著中,精選出精華部分,摘抄成冊。就是這本《曾文正公嘉言鈔》。梁啟超在本書后面還附錄了晚晴名士胡林翼、左宗棠的名言摘抄和《曾文正公國史本傳》,以此和曾國藩的見解互相印證。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到,又要簡捷。——曾國藩嘉言鈔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爾摧沮。
(清)曾國藩著 梁啟超輯錄 ·古籍整理 ·15.3萬字
《千字文》是迄今為止完整留存下來的產生最早、使用最久、影響范圍最廣的古代兒童啟蒙讀物。由于《千字文》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是啟蒙和教育兒童的最佳讀物,也是一部生動優秀的小百科?!肚ё治摹妨鱾髁艘磺陌俣嗄瓯砻鳎仁且徊苛鱾鲝V泛的童蒙讀物,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千字文》這一類古代兒童蒙學經典的受眾越來越廣。本書作者歷時十幾年,專心《千字文》的文化解讀,對《千字文》分節講解,分句題解,逐字逐句注釋、翻譯,并從中揭示出該書所包含的我國古代文化的傳統精髓,對廣大讀者理解《千字文》的文字和內涵多有幫助和裨益。
(南朝梁)周興嗣編撰 蔡國根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17萬字
"孟子是孔子之后偉大的儒家圣哲,《孟子》一書是孟子與他的學生及同時代人心靈對話的真實記錄,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宋朝朱熹列入“四書”,是文人士子參加科舉進入仕途的必讀書目。臺灣大學黃俊杰教授的導讀與點評,深入挖掘了孟子“王道”思想、“民本”思想、“仁政”思想于二十一世紀及當下社會的現實意義。"
黃俊杰 萬麗華 ·國學普及讀物 ·13.6萬字
《呻吟語》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呂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體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學,積極用世,關乎治國修身,處事應物,言簡意賅,洞徹精微,在當時及后世影響很大,以至于今。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呂坤 ·國學普及讀物 ·10.3萬字
《漢書》是由中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班固 ·國學普及讀物 ·16.9萬字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較全面地論述了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現存《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
蘇晶 袁世宏導讀 ·國學普及讀物 ·1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