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書以黃帝和岐伯等人對話的形式寫成。其內容不僅限于醫學,而與中國古代的哲學、天文、地理等學科密切相關,是一部關于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綜合著作。紀立金,男,1964年7月3日出生,山東臨朐人,醫學博士,1998年畢業于山東中醫藥大學?,F任福建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會副主任委員,福建中醫藥學會經典分會主任委員。
紀立金 ·經部 ·16.2萬字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端涀ⅰ芬蜃ⅰ端洝范妹端洝芬粫s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本書融匯了陳橋驛先生60余年研治體會,以陳橋驛先生《水經注校證》為底本,約請陳先生選取每卷最精華的部分,增撰題解、注釋,譯文流暢自然,注釋力求精當,希望對讀者了解《水經注》一書有所幫助。
陳橋驛譯注 王東補注 ·集部 ·15.4萬字
本書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也稱《商子》,對法家思想感興趣的讀者,不可錯過這樣一本經典之作。例如商鞅變法的指導思想是什么,政策措施是什么,這些答案都反映在《商君書》中。該書解決了在當時條件下實行變法的理論基礎問題,提出了變法的幾大原則,既有宏觀理論闡述,也有具體的法令軍規。其中有些內容甚是經典,例如不能讓利益一致的人相互監督等,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商鞅 ·國學普及讀物 ·2.4萬字
南北朝時期,臨川王劉義慶廣招天下文人雅士,搜集名士逸聞趣事,經過潤色整飾,編撰成書,是為《世說新語》。本書收錄了自漢末至東晉數百年的段子精華,文辭優美,簡樸雋永,可謂篇篇珠璣,是文學中之極品,影響了一千多年來中國文人的風度,被魯迅先生稱為“一部名士的教科書”。本書精選世說新語條目,奉清簡好讀為第一要義,以公認善本——日本尊經閣文庫藏宋本為底本,博采眾家之長,力求臻美。
(南朝宋)劉義慶 ·集部 ·8.4萬字
此書是其代表作《東晉門閥政治》《秦漢魏晉史探微》之后唯一的研究新論。此項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五胡十六國這一破壞性特別突出的時代得以結束,歸根結柢是五胡日趨融合,其主要部分終于陸續積淀在農業地區而被漢族文明逐漸同化之故……但是,在這漫長過程行將結束而又尚未結束的時候,為什么是拓跋部而不是別的部族擔當了促死催生的任務呢?這就涉及拓跋部的歷史定位問題和北魏政權定位問題。”特別要強調的是,作者真正著手是在90年代后期開始的,古稀之年又大病之后,用他的話說,自己是“衰年涉入拓跋史題,甚感力不從心”;眾所周知,研究拓跋史又資料奇缺,“結論難下”,存在大量史實上的“模糊區域”,田先生決心拓荒,“近年以來,由于未見有多少新史料出現,史學界在這方面探索的熱情顯得比較消沉。我希望自己所盡的綿薄之力能引起更多有志者的興趣,共走探索之路?!?/p>
田余慶 ·工具書 ·18.9萬字
本書為呂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為我國論先秦學術之名著。全書既詳敘各家學術之要旨,細探其發展之源流,亦深究諸派相互之錯綜關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偽。尤為可貴之處在于,本書諸多探索性論述,均為后來之考古發現所確證。本書論證精當可靠,穩健之中又每有新見,是欲了解先秦學術者之必讀且易讀之書。
呂思勉 ·國學普及讀物 ·9.4萬字
《孫子兵法》成書于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理論著作,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軍事戰略思想。原文不長,僅有六千余字,分為十三個篇章。它的宏觀視角和前瞻性創見使其擁有了跨越時間和術業的魅力,受到政界、軍事界、商業界、文化界的推崇。
孫武 ·子部 ·2.2萬字
《世說新語》原名《世說》,是一本古代小說集。原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在書中得到較多反映。語言精練,辭意雋永。對后詩筆記文學頗有影響。
(南朝宋)劉義慶 ·古籍整理 ·7.9萬字
《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戰國)左丘明 ·國學普及讀物 ·9.3萬字
《滄浪詩話》是宋代最負盛名、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也是中國著名的詩歌理論著作。作者嚴羽是南宋末年著名的詩文批評家,全書分為詩辨、詩體、詩法、詩評、考證五部分,并附錄“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系統性、理論性較強,對詩歌的形象思維特征和藝術性方面的探討,論詩標榜盛唐,主張“詩有別裁、詩有別趣”之說,重視詩歌的藝術特點,批評了當時經文字、才學、議論為詩的弊病,對江西詩派尤表不滿。全書理論以禪理喻詩,強調“妙悟”,對明清的詩歌評論影響頗大,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現當代。本次評注由國內文學理論名家擔綱主持,重點注釋了相關名詞術語典故,并應用現代文藝理論闡發評析,配有相關詩意插圖五十余幅,幫助讀者領略原著思想魅力。
嚴羽 ·集部 ·4.4萬字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韓非的著作總集。《韓非子》是在韓非逝世后,后人輯集而成的。《韓非子》作為先秦說理散文代表著作之一,豐富的寓言故事成為說理散文的閃光點,也是先秦諸子寓言故事之大成。《韓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書中記載著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戰國)韓非原著 尹小林點注 ·古籍整理 ·12.9萬字
《千字文》由南朝梁國的周興嗣用王羲之書法作品中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編纂而成。全文共二百五十句,每四字一句,對仗工整,語意貫通,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歷史、祭祀、綱常倫理等各個方面?!肚ё治摹肥侵袊糯鷨⒚山逃闹匾x本,與《三字經》《百家姓》并稱為“三、百、千”。
(南朝)周興嗣 ·國學普及讀物 ·4.2萬字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較全面地論述了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現存《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
蘇晶 袁世宏導讀 ·國學普及讀物 ·14.1萬字
《后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398—445)編撰而成。全書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共一百卷。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20),共196年的東漢史事?!逗鬂h書》吸收綜合了當時流傳的十多家東漢史書的優長而成一家之言,真實而敏銳地反映出東漢社會和時代特征。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陳芳譯注 ·史類 ·14.9萬字
本套圖書既可作為中小學生學習成語的工具書,又適合不同層次讀者作為故事閱讀,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因此,本套圖書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珍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收藏和陳列。
馬藝天主編 ·古籍整理 ·3.6萬字
《千字文》是迄今為止完整留存下來的產生最早、使用最久、影響范圍最廣的古代兒童啟蒙讀物。由于《千字文》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是啟蒙和教育兒童的最佳讀物,也是一部生動優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傳了一千四百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傳廣泛的童蒙讀物,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千字文》這一類古代兒童蒙學經典的受眾越來越廣。本書作者歷時十幾年,專心《千字文》的文化解讀,對《千字文》分節講解,分句題解,逐字逐句注釋、翻譯,并從中揭示出該書所包含的我國古代文化的傳統精髓,對廣大讀者理解《千字文》的文字和內涵多有幫助和裨益。
(南朝梁)周興嗣編撰 蔡國根譯注 ·國學普及讀物 ·17萬字
《墨子》是先秦時期墨家學派的典籍,現存五十三篇,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學在不同時期記述編纂而成。書中主要闡述了墨家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墨家在戰國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為“顯學”。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中華文化講堂注譯 ·國學普及讀物 ·17.6萬字
孔子修身以禮、從政以德、待人以恕,他的哲學思維深度,通天達地,寬厚宏博,令人贊嘆,堪稱“一支妙筆,戰勝七雄五霸;幾卷詩禮,流傳億萬斯年”。孔子以生命影響生命,散發著巨大的感染力,潛心書中,猶如站在圣賢的身旁,聆聽他一字一句的傾談和教誨,實為人生一大樂事?!爸行艊鴮W大典”之《孔子家語》,由潘樹仁撰寫導讀,并對精彩段落、經典語句加以賞析與點評,因此這是一個版本權威、評點精準、特色鮮明的《孔子家語》新注,尤其適合普通國學愛好者閱讀。
饒宗頤 ·古籍整理 ·12萬字
本書收錄《博物志》、《穆天子傳》、《燕丹子》、《神異經》、《海內十洲記》、《古今注》、《南方草木狀》、《荊楚歲時記》共八種。
(晉)張華等撰 王根林等校點 ·集部 ·8萬字
《圍爐夜話》提倡一種以儒家倫理觀念為指引,更儉樸、更嚴整的生活態度,以求挽救他所認為自清中葉以來,日漸松散的社會……了解書的意義是第一步,下一步則是借由反思,摸索個體與社會的互動模式,尋出當代的出路與價值。
饒宗頤主編 何淑宜導讀及注釋 ·國學普及讀物 ·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