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莊子》是繼《老子》之后體現道家學說的一部極其重要的作品,是中國古代精神自由史上的名著,在中國古典文學、哲學、藝術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動搖的“絕對經典”地位。現今通行的《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以其深邃的思想內容和奇詭的創作手法,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是一部洋溢著浪漫主義氣息的古代詩意散文集。本書節選《莊子》的精華部分,以版本核校,出注,翻譯,引領讀者品味它無窮的藝術魅力。
莊子 ·子部 ·9.3萬字
《三十六計》是古代兵家計中國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三十六計》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三十六計》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譯注》對《三國志》進行白話的翻譯和注釋,是具有堅實學術基礎的普及性讀物。內容簡介:《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戰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語源于南北朝時期,約成書于明清。本書根據計名,多選取中國古代戰爭中的實例,加以說明,幫助讀者理解。作者簡介:文軒,男,80后人,畢業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喜愛中國古代文化,向往先秦百家爭鳴的文化盛世,心服儒家仁者風度,欲“為往圣繼絕學”,作品有《人間詞話注釋》《三十六計譯注》等。
文軒 ·國學普及讀物 ·4.7萬字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是中國文化的珍品,被認為是一部富有神話色彩的地理書;也是一部關于中國古代物種演化、地理變遷的傳奇之作。涉及歷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話、生物、醫學、水利、礦產等方面內容。在物欲橫流、市聲喧囂的現代社會,對于習慣“快餐式閱讀”的現代人來說,它是一片靜土,是遠古時期極富想象力的驚世之作。通過它詭異的文字與形象的繪畫,讓我們依稀解讀那些或已進化、或已絕跡的遠古生命;了解我們的祖先幾千年前的生活和思想;感悟那天、地、人、獸的無窮奧秘。
劉歆 ·國學普及讀物 ·14.1萬字
《素書》是一本國學經典著作,在中國謀略史上占據重要地位。全書共六章,分別解釋了道、德、仁、義、禮的深刻含義。語言高度凝練,字字珠璣,在修身治國、處世智謀、人生韜略中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書文字部分由原文、注解、譯文三部分組成。《素書》可謂為人處世之范本,中華智謀之瑰寶。
(漢)黃石公 ·國學普及讀物 ·2.6萬字
《孫子兵法》,俗稱為《孫子》,《漢書·藝文志》著錄為《吳孫子兵法》,它是現存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兵書。現在的傳世本共有《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十三篇。《孫子兵法》作為中國古典兵學的杰出代表,它有一個非常全面而完整的體系,體現了戰爭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關系。其內容博大精深,理論高度概括,邏輯縝密嚴謹,實踐層出不窮,不但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而且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曦評注 ·古籍整理 ·17.8萬字
《板橋雜記》是明末清初文學家余懷所著,全書分上、中、下三卷。書中收選了優秀的小品文。記述了明朝末年秦淮南岸的長板橋一帶舊院諸名妓的情況及有關各方面的見聞。對此類題材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作品故事性強,可讀性高。作品極力渲染當年的繁華,以對照今日的凄涼,是本書寫作上的特點。盡管當時明帝國風雨飄搖,二百余年的大業接近了尾聲,但大廈將傾卻無礙南都的聲色犬馬、畸形繁華,文酒笙歌也于此時達到鼎盛。隨著朝代的更迭,一切歸于破滅,志士隱跡沉淪,歌女流落星散。本書作品寫得簡樸、清艷。真實記述了明末清初南京歌女名妓的群體形象和悲劇命運,敘述了一個個生離死別的動人故事。
余懷 ·國學普及讀物 ·1.4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所謂“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所謂“五經”,是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和《春秋左傳》。自宋代朱熹編定之后就廣為流傳,影響深遠。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金開誠主編 ·古籍整理 ·3.2萬字
《左傳》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年體歷史作,全稱《春秋左氏傳》。《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講述了公元前722年至前468年間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歷史,著重敘述了諸侯列國之間的矛盾與斗爭。《左傳》描述了豐富多彩的歷史事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開創了歷史文學的先河,對后世傳記文學如《史記》等有很大的影響,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
左丘明 ·國學普及讀物 ·9.6萬字
說理之切、擇言之賅,字字精準、富有哲理《格言聯璧》曾被其跋者稱為“本世事為學問”。本書的這一特色,對于人們入世、出世有很好的借鑒和指導作用。全書以儒家修身、齊家、治國的次第為經,以對所收格言的詮釋為緯,涵蓋了人生從讀書修身到處世、理家、治國、平天下的各個方面。
(清)金纓 ·集部 ·13.5萬字
《搜神記》,晉干寶撰,曹光甫校點。此書是魏晉志怪小說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結集。《搜神后記》,晉陶潛撰,王根林校點。又名《續搜神記》、《搜神續記》。
(晉)干寶等 ·集部 ·9.2萬字
《三國志》是我國著名史學家陳壽撰寫的史學名著,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后代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周瑜等都有記載。《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為“前四史”。當時已有“良史之才”的稱譽。
張文強譯注 ·史類 ·15.7萬字
《荀子》不僅僅是對于儒家思想的集大成,更兼采了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諸家學說中的思想成分,郭沫若將《荀子》與《孟子》、《莊子》、《韓非子》并列,稱為先秦文學的“四大臺柱”。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荀子 ·國學普及讀物 ·15.9萬字
《韓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國古代政治學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學、文學史上也享有盛譽。韓非的文鋒犀利,議論透辟,推證事理,切中要害。值得一提的是,書中記載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等,至今仍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高華平 王齊州 張三夕譯注 ·子部 ·6.8萬字
《道德經》是中華文化的經典著作,分為“道經”與“德經”兩大部分。《道德經》五千言,篇幅不長而論述精辟,其中含義深遠,思想廣博。其內容從多方面論述宇宙的本體、萬物之源、自然規律等等,并將其意義融入到現實自然、社會、國家、民生等眾多方面。大致分為:論道、治國、修身、砭時、養生、議兵六大方向。
佚名 ·子部 ·2.1萬字
《弟子規》是一部成書于清朝并廣為流傳的兒童啟蒙讀物,目的就是要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為將來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具體闡釋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應具備的禮儀與規范,是中國文化的典范。《太上感應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作者不詳,內容融合了較多的傳統民族思想,許多內容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十善業道經》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李毓秀 ·國學普及讀物 ·7.4萬字
《論語》記述了孔子的言行思想,是儒學奠基之作,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被現代學術界稱為“東方圣經”。
陳蒲清 ·國學普及讀物 ·10.9萬字
《鬼谷子》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之禁果,曠世之奇書”。書共三卷,提出了“捭闔”“內揵”“飛箝”“忤合”“揣摩”等游說和謀略的原則和技巧,對縱橫家學說的理論構建做出了重要貢獻。它所提供的智慧與謀略至今仍對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著指導意義。此書為全本全注全譯本,注釋準確簡明,譯文明白曉暢。
(戰國)鬼谷子 ·古籍整理 ·2.4萬字
在現代紛繁復雜、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讀上一本既能獲取知識、啟迪心智,又能豐富想象、開拓視野的好書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山海經》就是這樣一本能讓你受益良多的好書。由于這部書年代久遠,文字艱澀難解,許多讀者由于文字的障礙,不能領略《山海經》的全部風采。于是我們把全書譯成白話文,并加以注釋,選配了大量不同時代的《山海經》的插圖,便于讀者觀賞和閱讀。相信本書的出版,會對廣大《山海經》愛好者有所助益。
傅碩譯注 ·史類 ·18.9萬字
《孝經》是中國古代漢族政治倫理著作,在唐代被尊為經書,南宋以后被列為《十三經》之一。在中國漫長的社會歷史進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將來”的經典,對傳播和維護社會倫理、社會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東籬子解譯 ·國學普及讀物 ·17.7萬字
《洗冤集錄》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系統總結尸體檢查經驗的法醫學名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較為完整的法醫學專著。自南宋后,《洗冤集錄》成為歷代官府尸傷檢驗的藍本,曾定為宋、元、明、清各代刑事檢驗的準則,是刑、法官必讀之書,在中國古代司法實踐中起過重大作用。本次出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宋)宋慈 ·國學普及讀物 ·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