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春明退朝錄(外四種)
會員

本書收錄《春明退朝錄》、《松漠紀聞》、《道山清話》、《北窗炙輠錄》、《山房隨筆》等五種宋元筆記。《春明退朝錄》,宋朝宋敏求撰、尚成校點。書中多記唐宋典章故實,舉凡官誥禮儀、仕宦進擬、差除制度等掌故,史料翔實可信,歷來為史家所重視和采擷。至于其民情風俗、官場應酬、書畫題記、詩話詞評等時有著錄,頗具文學史研究價值。此書以《學津討原》本為底本,以《百川學海》本和《叢書集成初編》本為參校本。《松漠紀聞》,宋朝洪皓撰、陽羨生校點。作者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使金,被金國拘禁,滯留金地15年。此書便寫于留金之時,多記金國雜事,白山黑水間風俗民情、金國初期之建制以及怪奇異聞。本書以《學津討原》本為底本,校以《顧氏文房》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道山情話》,宋代佚名撰、孔一校點。書中所載多為北宋朝野故事,對王安石持批評態度,對程頤、劉摯亦頗有微詞,而詳記蘇軾、黃庭堅、張耒等交際議論。本書以《學津討原》本為底本,校以《百川學海》本。《北窗炙輠錄》,宋朝施德操撰、王根林校點。書記作者與賓客的談論之語,內容多為當時士人及前輩的言行和雜事雜說,具有一定史料價值,也可考見當時社會風俗。本書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奇晉齋叢書》本、《讀畫齋叢書》本。《山房隨筆》,元朝蔣子正撰,徐時儀校點。此書內容,一為記敘前人遺聞軼事;二為記敘見聞所得前人所賦詩詞和題詞,間作品評,志在存佚。書中所載詩詞往往與傳本不盡一致,提供了珍貴材料,可供研究文學史之參考。本書以《知不足齋叢書》本為底本,又據《藕香零拾》本補以其未收錄的11則,加以標點,校以《稗海》本、《說郛》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等。

(宋)宋敏求等撰 尚成等校點 ·集部 ·9.6萬字

國家圖書館藏黃小松友朋書札(全三冊)
會員

黃易(清乾隆九年—嘉慶七年),字大易,號小松、秋盦,又號秋影庵主、散花灘人,浙江錢塘人,清代中期著名的書法家、篆刻家、金石學家,在書法、繪畫、篆刻、碑拓、考古、金石文字等領域建樹頗多,與錢大昕、王昶、翁方綱、孫星衍并稱清代“金石五家”,與丁敬、蔣仁、奚岡等并稱“西泠八家”。有《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嘉慶、道光、光緒三種刻本)、《小蓬萊閣金石目》(稿本)、《秋盦詞草》、《小蓬萊閣詩》、《秋盦剩稿》(清末叢書本)等傳世。金石學是清代學術的顯學,同時也是清中期以后的學術根基之一,眾多學者投身與此,名家輩出。而在當時,眾多金石學者之間的交往是一件重要且復雜的學術文化活動,涉及面廣、人員關系復雜、交往內容豐富,已經在事實上形成了所謂的“金石文化圈”。而在乾嘉時期,黃易正是這個文化圈的核心和代表人物。錢大昕在所作《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序》中就說:“海內研精金石文字與予先后定交者盞廿余家,而嗜之篤而鑒之精則首推錢唐黃君秋庵”,而翁方綱在《黃秋庵傳》中也說:“四方嗜古之士所得奇文石刻,無不就正于君,以是所蓄金石甲于一時”。可見黃易在當時金石學文化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本書以國家圖書館藏清稿本《黃小松友朋書札》為底本。該書13冊,稿本,毛裝,收錄了趙魏、武億、余集等150余位友人致黃易的信札,共計310余通。信札內容以問學、訪碑、治印等學術交流為主,間有日常問候之札,內容豐富,書法灑脫,箋紙亮麗,對于研究清代金石學、金石學家文化圈以及書法篆刻藝術等,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為便于學者使用,本書在彩色影印底本的同時,還附有每一通尺牘的釋文,加全式標點,并將制作尺牘所涉人名索引。尺牘釋文擬邀請北京大學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在讀博士生潘妍艷整理。詳細情況,請參見選題方案附件。

國家圖書館編 王玥琳整理 ·古籍整理 ·9.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威信县| 顺昌县| 五原县| 灯塔市| 儋州市| 色达县| 瑞金市| 郎溪县| 自贡市| 竹北市| 丽水市| 灌阳县| 措美县| 木里| 西丰县| 遂平县| 高陵县| 兴隆县| 沂水县| 天长市| 竹溪县| 平舆县| 新安县| 庐江县| 蛟河市| 静安区| 石城县| 拜泉县| 平陆县| 达日县| 丰顺县| 洛宁县| 界首市| 舟曲县| 青冈县| 安宁市| 江津市| 苍南县| 台北市| 清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