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未來贏家是那些利用機器的力量獲得優勢的人。工作場所的主導是人還是機器?在自動化這場游戲中,機器是助人完成任務,還是取代人類崗位?我們將如何以共生方式與機器一起工作?世界頂級公司又是如何在這種非常特殊的關系中蓬勃發展的?《共生:4.0時代的人機關系》使用不同的全球化組織的案例,探討了機構、公司、個人和教育提供者將如何在發展變化過程中與新技術無縫集成,為智能自動化、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驅動的未來描繪了圖景。
(美)丹尼爾·紐曼等 ·人工智能 ·12.9萬字
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這項技術正在改變人類的認知和行為習慣,也對很多領域和行業造成了影響。本書共3篇,認知篇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理論知識與發展現狀,詳細講述人工智能與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融合;價值篇主要講述了人工智能的價值,分析其為生活、社會、商業、醫療帶來的變革;場景篇從服務場景、工作場景、教育場景、營銷場景入手介紹人工智能的應用,為讀者提供應用指導。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本書向讀者闡述與之相關的知識,并且告訴讀者應該如何跟上潮流。總之,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實戰書,不僅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還具備一定的前沿性,是讀者提升技術能力的必備工具。
高峰等 ·人工智能 ·9.4萬字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ChatGPT與自然語言大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GPT-4的核心技術特點和人工智能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之后介紹了數字化時代的基礎安全問題,以及大模型和ChatGPT在內容安全、網絡安全、隱私安全、版權合規和倫理道德等方面帶來的新挑戰、新風險,如生成內容的準確性問題、作品訓練的版權問題等,并從人工智能技術的監管角度給出了一些策略建議;最后深入地分析了如何客觀看待ChatGPT給如今的經濟社會所帶來的各種影響,我們該如何與新興的人工智能技術和諧相處。本書適合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從業人員、網絡安全監管部門人員以及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參考閱讀。
秘蓉新等 ·人工智能 ·8.8萬字
作為一個崛起中的新興力量,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它的發展除了在科學和產業發展領域產生影響之外,還將對現行人類的社會規范、生活模式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隨著第三次人工智能潮的到來,人們對人工智能及其未來的發展充滿強烈的興趣和諸多的疑問——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對人類生活會有哪些深遠影響?我們又能通過人工智能實現什么樣的生活?《人工智能與我們》采用問答形式,針對人們普遍關心的100個人工智能問題,從人類生活的多個方面一一作答,幫助讀者輕松了解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它與數字經濟、大數據、5G等熱點話題有什么關系,人工智能將會給未來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切實的影響,等等。全書不僅可以作為普通讀者的科普讀物,還可以為政府管理者、企業家提供信息和決策幫助。
侯公林主編 ·人工智能 ·8.6萬字
為了更好地理解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消除過度宣傳、商業炒作引發的對MBSE的扭曲,筆者力圖以通俗的文字,簡要闡述數學建模、系統科學方法、系統工程、建模與仿真、虛擬樣機等基礎知識,旨在說明MBSE是M&;S和SE深度融合的階段產物。通過對MBSE、數字孿生等進行剖析,引導大家深刻領會MBSE的本質,共同促進MBSE在復雜系統和體系研究中的應用。且需要國內專業人士根據研究進展和應用探索情況,撰寫相關方面的圖書,指導復雜系統研究與復雜產品的研制。本書面向廣大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也可作為大學教材。
朱文海 郭麗琴 ·人工智能 ·21.9萬字
人工智能的新紀元!——7天和chatGPT的對話實錄;42個工作和生活的應用場景;AI與人類思維的強力碰撞;讓你充分了解AI正在改變什么,它能為你做什么。機器和人、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現在與未來,這些邊界正在以我們無法預計的速度被各個擊破!
吳玲偉 GPT-4.0 ·人工智能 ·9.4萬字
本書系統講述智能現象的簡要歷史。全書共分為10章。第1章介紹本書的寫作背景、對智能的不同定義、圍繞智能現象的問題、本書對智能現象的新假說;第2章介紹宇宙從無到有的過程、不安分的宇宙、改變以穩定宇宙;第3章介紹物理學中的智能現象、重力智能、重力和暗能量、最小作用量原則、量子隱形傳態;第4章介紹化學的簡要發展歷程、耗散結構、熵增等產生;第5章介紹生物學中的智能現象、生命的定義、生命為什么存在、微生物中的智能、植物中的智能、動物中的智能;第6章介紹大腦中的新皮質結構、人類特殊的思維方式、關于大腦的理論、信息過載與信息繭房;第7章介紹1950年以前的智能機器、人工智能的誕生、符號主義、聯結主義、行為主義、學派之爭與統一、通用人工智能、智能的本質和智能科學;第8章回顧人類科技歷史中涉及的幾個重要因素,介紹促進宇宙穩定的技術發明、物質網聯、能源網聯、信息網聯、獲取智能、基于智能網聯的自動駕駛、基于智能網聯的集體強化學習、對智能的數學建模;第9章介紹元宇宙的背景、元宇宙的概念與特征、元宇宙涉及的主要技術、元宇宙的演進;第10章給出了本書的總結與未來展望。本書是科普讀物,也可以作為人工智能學習、研究、開發的參考用書。
(加)于非 ·人工智能 ·6.9萬字
本書稿是一本科技哲學的文集,多數是關于人工智能問題的,但不限于人工智能,也涉及基因編輯,還有一篇討論“宇宙社會學”——劉慈欣設想的一個存在于科幻中的理論,雖然不是被承認的學科,但其中包含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論文有:《一個反存在的存在論問題》,《近憂遠慮:人工智能的倫理學和存在論分析》,《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識何以可能?》,《人工智能會是一個要命的問題嗎?》,《是人的問題還是人工智能的問題?——回應博古睿研究院(BerggruenInstitute)關于人工智能的問題》,《完美是最好的嗎?》,《人類可能會死于好事而不是壞事》,《最壞可能世界與“安全聲明”——來自的問題》,《未來的合法限度》,《要命的不是人工智能統治世界,而是人可能先亡于它創造的一切好事》等。書稿較為集中探討了現代人工智能的區分、本質、危險、可能的解決辦法等問題,具有前沿學術價值。
趙汀陽 ·人工智能 ·11.3萬字
這是一本講解怎么養大象,以及如何把大象裝進口袋里的實戰書。<br/>深度學習的出現和應用,把許多科幻小說中預言的機器智能變成現實,也助力計算機將海量數據處理能力轉化為更深層的解構、洞察和創造力,進而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在深度學習炸裂式發展的背后,是無數科研工作者對算法網絡的不斷改善和工程師們夜以繼日的努力,才將這些成果轉化為更多人觸手可及的力量。<br/>然而深度學習并不是一門程序語言或者一個編程框架,而是一個知識體系。對于有志進入這個領域發展的人來說,這個名詞所代表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機技術,以及將這些概念轉化為應用所牽涉的框架和體系,恰如一只身軀龐大、威力無窮的大象。它的鼻子、耳朵、四肢、尾巴,每一處都飽含新知,每一處都值得細細琢磨。這很容易讓人感覺處處都要學習,無從下手,生出畏懼心來。
盧譽聲 ·人工智能 ·20.9萬字
本書主要講解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和行業現狀,旨在幫助讀者掌握進入人工智能行業工作的知識和方法。本書首先介紹人工智能的技術概況、人工智能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影響,以及人工智能的三大技術--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大數據的基本原理與應用。其次,本書介紹人工智能從業者所需要的專業技術,并提供相應的學習方法。接著,本書介紹人工智能的行業概況,并將人工智能行業的崗位分為算法崗、工程崗、數據崗和產品崗,詳細介紹各崗位的工作內容、能力要求、發展方向等。隨后,本書講解在人工智能行業求職的方法,包括求職前的準備工作和求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最后,本書通過3位人工智能行業新人的入行經歷,以及對5位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工智能從業者的采訪,幫助讀者切實了解人工智能行業,并為讀者樹立求職信心。本書可作為想要入行人工智能領域的高校學生或在職人士的就業指導,亦可作為人工智能行業的人力資源師、獵頭、行業分析師等的參考圖書。
李燁等 ·人工智能 ·9.3萬字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詳細介紹人工智能(AIPB)的框架、北極星、利益和范疇。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做了非技術性概述,也對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和潛在機會做了概述。第二部分討論如何制訂人工智能愿景。首先深入討論為什么要推動人工智能項目,然后為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如企業、客戶和用戶)定義與人工智能愿景一致的目標,之后討論人們的需求和想要什么,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人工智能的優秀產品和更好的人類體驗。第三部分討論如何制訂人工智能戰略。主要聚焦在科學創新、人工智能準備度和成熟度,以及成功實現人工智能的關鍵性考慮因素。應該利用這些概念來進行AIPB框架定義的適當評估,以制訂彌補空白和解決關鍵性考慮因素的戰略,與愿景一致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戰略。第四部分討論了人工智能對工作的潛在影響、最終的幾點考慮和人工智能的未來前景。
(美)亞歷克斯·卡斯特勞尼斯 ·人工智能 ·15.4萬字
學習機器學習的動機很多,可能是實際工作需要,可能是興趣愛好,也可能是學業要求,從每種動機的角度看,這個問題都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我認同許多人所說的求知不能太功利這一觀點,不過大家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就算不去追求投入產出比,至少也應該有一個學這門知識想要達到的目的。機器學習是更偏重于應用的學問,在當下的發展也確實使得機器學習越來越像一門技能,而不僅僅是技術。初學算法時我最想學的是里面的“最強算法”,不過在第1章我將介紹,機器學習算法沒有最強的,只有最合適的,對于不同的問題,對應會有不同的最合適算法。所以,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應該是問題,而不是算法本身。在本書中我選擇介紹市面上成熟的機器學習算法包,通過現成的算法包,就能夠根據實際要解決的問題直接選擇所需要的機器學習算法,從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對不同算法的選擇上。本書的目標讀者是想要學習機器學習的學生、程序員、研究人員或者愛好者,以及想要知道機器學習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用的所有讀者。本書第1章介紹機器學習總體背景,第2章介紹配置環境,第3章到第10章彼此獨立,每一章介紹一種具體的機器學習算法,讀者可以直接閱讀想要了解的算法,第11章介紹了集成學習方法,這是一種組合機器學習算法的方法,也是當前在實際使用中常見又十分有效的提升性能的做法。
莫凡 ·人工智能 ·11.5萬字
想學習新技能?聊天機器人定制學習計劃,語音練習輕松掌握。想寫作無障礙?隨時獲取寫作靈感和文章框架,激發創造力。想高效時間管理?告知任務計劃,機器人生成清單并提醒跟進,節省時間精力。想打開思維潛力?與機器人互動腦力激蕩,創意迸發,重現工作熱情。ChatGPT小課程帶來人工智能新體驗:讓它成為你的私人助理+超級軍師,自然聊天就能完成學習、寫作、管理和頭腦風暴。獲取腦力資源,提高生產力!
小巖井 ·人工智能 ·3.9萬字
從人臉識別到AlphaGo,從無人駕駛到全球經濟管理,人工智能作為21世紀極有潛力的一門技術,已經全面滲透了我們的生活,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方式。如今,我們既離不開人工智能,也無法擺脫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那么,這門技術到底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人工智能背后的運行邏輯是什么?它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還是會帶來更多的問題?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是否終將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作為一部幾乎沒有門檻的人工智能入門作品,本書審視并回答了上述問題。讀完之后,你將對人工智能形成一套完整且系統化的認知。
(英)彼得·J.本特利 ·人工智能 ·6.7萬字
人工智能是一項高科技技術,也是計算機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此技術是以人工的方法,對人類的行動和思維進行模仿,同時在人的智能基礎上進行拓展。人工智能應用面比較廣泛,可代替人類進行各個方面的工作,可以說大大提高了人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效率。但人工智能具有兩面性,對人類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本書將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現狀,對整體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未來的技術走向及覆蓋面進行研究分析,同時提出人工智能技術對人類生存的威脅與隱患,以此完善人工智能技術。本書主要介紹了搜索技術、群智能算法、機器學習、人工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以及人工智能應用研究等內容。本書力求將人工智能的發展脈絡、技術理論、產業成果詳解展現在讀者面前。
陳志華 ·人工智能 ·15.6萬字
重架構、重設計、重實戰是本書撰寫的指導思想。我們認為優秀的系統設計在于完備的思考和準備,因此本書對計算機編程和機器學習理論只有入門級的要求。
彭河森 汪涵 ·人工智能 ·10.4萬字
在《人工的你》一書中,作者認為人工智能不可避免會將智能的發展引向新的方向,但如何規劃一條合理的前進路線則取決于我們。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向內發展重塑大腦,同時向外發展創造出機器心智的可能性,我們必須提高警惕。智人作為心智的設計者,以后將會擺弄的一些“工具”是自己并不理解使用方法的:自我、心智,還有意識。作者論證的是,如果沒有充分掌握這些實體的本性,那么這可能會給人工智能和大腦增強技術的應用埋下禍根,會帶來有意識存在的死亡或者苦難。要獲得繁榮發展,我們必須掌握算法深處潛藏的哲學問題。
(美)蘇珊·施耐德 ·人工智能 ·8.7萬字
在《新機器智能》一書中,科技界一代傳奇杰夫·霍金斯指出,如今的人工智能并不智能。要想創造眞正的機器智能,最快的途徑是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然后在計算機中模仿這些原理。霍金斯一生癡迷兩件事——計算機和大腦。早在幾十年前,他創建的Palm掌上電腦就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成為現代智能手機的原型。但霍金斯一心想弄清楚大腦的工作原理。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終于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大腦學習世界的一個模型,并使用這個模型來預測未來。人類的創造力、意識都是通過這個模型產生的。這一全新的智能理論框架被命名為“記憶-預測模型”,它改變了人們對智能的看法,也為開發眞正的機器智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機器智能》主題宏達又足夠吸引人,深入探討了智能的核心問題:計算機真的智能嗎?大腦是如何工作的?為什么弄清大腦的工作原理如此困難?如果不以行為來定義,那應該怎樣定義智能呢?“記憶-預測模型”的含義是什么?如果你想了解自身、了解智能、了解機器智能,那么一定不要錯過霍金斯的這一本里程碑式作品。
(美)杰夫·霍金斯 (美)桑德拉·布萊克斯利 ·人工智能 ·15.6萬字
近些年,當人們談論人工智能時,總熱衷于討論算法的優化、模型的迭代、算力的多少。人們不斷地在追求模型的深度、數據的規模和芯片的算力。海量參數的復雜網絡仿佛就是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然而,這就是真的智能嗎?科技界的一代傳奇人物、計算機科學家與神經科學家杰夫·霍金斯在《千腦智能》中揭示了一種關于大腦和智能的理論——千腦智能理論,這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大腦和人工智能的未來的理解。就像人類蕞終不是通過模仿鳥類,而是通過理解空氣動力學而發明了飛行一樣,在我們改進機器和深度學習的同時,我們需要首先了解大腦是如何工作的。杰夫·霍金斯和他的團隊發現,大腦使用類似地圖的結構來建立一個世界的模型——不僅僅是一個模型,而是成千上萬個我們所知道的一切的模型,也就是千腦智能理論。這一發現為創造機器智能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霍金斯多年深耕于大腦研究的領域,終于在這本書中給出了答案。
(美)杰夫·霍金斯 ·人工智能 ·16.2萬字
這是一場關于人類認知的再發現之旅。從生命誕生到人工智能大行其道,作為宇宙中平凡的一員,我們為何能站在智能的頂端,成為萬物之靈?千百萬年前,恐龍作為地球的霸主,為什么沒有產生高級智能?從歷史長河中的國家興衰到社會組織中的群體行為,從語言分析哲學中的奇異現象到心靈哲學中的意向性,從自然科學的起源到現代科技的前沿綜述,本書從歷史上的諸多謎題出發,沿著自然科學的思維脈絡,會通陸王心學與心靈哲學,對自我意識和人類認知的起源與進化進行梳理和解讀,并將其建構為觸覺大腦假說和認知坎陷三大定律。我們生活的時代正處于機器崛起的前夜,我們對人類智能的理解將決定著明天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本書將提供一個統一的認知框架,為開辟出新的知識體系提供堅實的基礎。
蔡恒進 蔡天琪 張文蔚 汪愷 ·人工智能 ·1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