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心靜語
近年來,社會上一些普通現象一披上“茶”的外套就變得高深或很有學問。例如,所謂的“茶藝”就有著極其繁瑣的程序,實質卻是“九分九的表演點一分的喝茶”;一些國際上或我國已明令禁止在茶葉中出現的高致病物質,如殘留農藥、化肥、重金屬、霉菌等,卻被宣傳為喝了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過度神化“茶葉功效”或“茶文化”的內涵,似乎所有的喝茶都與“養身”或“文化”高度相關;甚至貯存一點自喝的茶葉,也與金融投資行業緊密結合了;許多茶葉被吹成天上有地上無,尤其是促使茶葉的價格脫離價值本身。其實,“茶葉”是一把雙刄劍,喝對了是可以醫治疾病、強身健體的良藥;反之,則是可以致病甚至致癌、傷害身體的毒藥。本稿是作者多年對茶的認識的一個總結,圍繞著茶學,用醫學、心理學的原理分析,從影響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等實例著手,闡述植物如何變成“茶葉”;哪些茶葉可以防病治病、強身健體,哪些茶葉可能致病傷害身體;茶葉如何直接影響一些國家的社會發展與人類進步等認識。本稿以科學的理念來宣傳茶文化,帶領讀者輕松地主識茶的本質。本稿主要內容包括:茶樹、茶葉、泡茶和茶與社會生活。本稿文字深入淺出,配圖包括實物相片和專門繪制的精美插圖,通俗易懂,知識性又強,適合于社會上初中以上文化水平、關注心理學、醫學、茶學、軍事學、經濟學等各類人群閱讀。四色印刷,大32開,約25萬字。
·18.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