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太極拳是基于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征的傳統體育實踐。太極拳習練者通過對動靜、快慢、虛實的把控,達到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目的。本書共分為五個部分,既有太極運動的三大基本學說、太極拳的相關基礎理論、太極拳法要旨、健康養生功法等理論內容,讓讀者對太極運動、太極拳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從實踐出發,以較大篇幅一一闡釋了孫式太極拳的具體招式,列出動作要點。是適宜初學者閱讀的入門讀物。
李斌 ·武術 ·6.7萬字
武當太乙神劍門很奇特,它是生長在中國傳統文化沃土中一枝盛開的奇葩,它吸納和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綿綿血脈和精華。之所以向大家這樣介紹一個武術門派,理由在于太乙神劍門是以伏羲的陰陽八卦理論為根源,以黃帝和老子的哲學思想為骨架,構成其獨有的修煉理論和修煉方法。
張桂生主編 ·武術 ·19.8萬字
作為大成拳傳人,作者長期習悟拳學、研習國學,深切體會到立禪站樁是實證傳統文化與拳學真諦的無上妙法,是以身正心、以心印物、以物用心的修煉法門,是拳學的根本和真髓,習武之人可以借此挖掘生命潛能、喚醒良知良能。本書是作者的弟子們根據其1997~2012年鑒的拳學、心學、立禪等內容的講授錄音整理而成,全書重在心經傳授,認為拳學之道即生命之道、人生之道、自然知道;大成是整體的生生不息、不斷不住,其要在革新人類習氣之流失,而復其本然之善,全齊性德之真,方是成己成物,盡己之性,盡人之性。
于鴻坤 ·武術 ·15.6萬字
本套書系的特點是全景展現,縱橫捭闔,內容采取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敘述,語言通俗,明白曉暢,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古風古韻,格調高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欣賞性、知識性和延伸性,能夠讓廣大讀者全面觸摸和感受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中華兒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創造未來中國特色的先進民族文化。
劉干才編著 ·武術 ·7萬字
本書依據現代運動處方的理論對如何開展八段錦運動進行了明確的規范,以幫助讀者科學地組織和安排八段錦運動。本書還特別邀請了世界健身氣功冠軍、中國健身氣功國家隊教練劉曉蕾老師進行示范,并指出易犯錯誤,給出糾正方法,讀者可以學習到正規和雅致的健身氣功八段錦功法。本書適合廣大健身愛好者參考閱讀。
李然主編 ·武術 ·4萬字
武術教育是“武”與“育”的組合體,是一種以“武”育“人”的文化實踐。武術教育的文化性,就是通過武術的文化傳承而使人的身心得以全面發展。運用武術來傳承和培育民族精神,延續民族文化,是矯正當代學校教育“西化”傾向的最佳選擇之一。本書以文化為視角,以歷史為依據,從中國武術教育形式的歷史演進入手,為重塑當代武術教育的文化性格“鉤沉拾遺”,以期為華夏文化光耀世界的個性表征、國人的文化印記--武術(國術)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竭誠盡智”。
關博 ·武術 ·16.4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介紹套路,下篇介紹推手。書稿中對太極拳的常識、拳理拳法、技擊涵意等作了概括介紹,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可操作性強;融會陳氏諸家消息虛盈,尤善于推手中解釋陰陽互變松襠旋肘細節,微言循環往復丹田內轉奧旨,以及擒拿與反擒拿之秘訣,用力學知識和日常生活現象來講解太極拳;推手部分是本書的亮點,填補了以往小架書沒有詳細介紹推手用法的空白,對每個拳式都舉了幾個例子來作說明。全書共舉了一百多個例子,逐式介紹用法,說明八大勁別的技法,圖文并茂。該書稿清楚地闡述了陳式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及小架推手的練習方法。該書對太極拳愛好者有很好的啟迪與輔導作用。
陳榮斌 ·武術 ·9.7萬字
《中國形意拳三體勢樁功》作者李湘山結合自己對形意拳數十年浸淫學習的心得與感悟,融數位形意拳名家言傳身教之秘訣編成《中國形意拳三體勢樁功》,對三體勢樁功的要領作了詳細論述,包括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要訣、站樁時所產生的各種勁意、貫氣、養生功效,并對形意拳“六藝”模仿各種兇禽猛獸的獵食神態技巧與站三體勢樁功時的神意貫通進行了通俗的詮釋。
李湘山 ·武術 ·2.9萬字
該書介紹了“二段”太極拳的套路,全套共16個動作。
宗維潔演述 ·武術 ·7278字
該書介紹了“一段”太極拳的套路,全套共10個動作。
宗維潔演述 ·武術 ·5489字
16式太極拳是我國于近年推出的又一新的普及太極拳套路。它的套路結構動作更加簡潔、易學、易練、易記,更加符合于當今的生活節奏。雖然動作名稱只有16個,但是它的動作特點和風格卻保持了濃郁的楊式太極拳的韻味,舒展大方,圓活連貫、氣勢騰然。弓步、退步、側行步的反復出現,增加了練習者的腿步力量;身體重心的不斷移動增強了練習者的平衡能力;雙臂與雙掌的運轉在沉肩墜肘、松腰沉髖的動作要領要求下,達到身體關節的滑潤,起到了預防關節疾病的用作;立身中正,虛領頂頸,使得體態更加挺拔、勻稱。$$16式太極拳同時也是中國武術段位制,太極拳二段位必修的課程?!?6式太極拳劍》以分解教學的方式由淺入深指導練習者進行學練。
崔仲三 ·武術 ·2.7萬字
《陳氏太極拳》旨在介紹套路,對于拳理、功法等理論不作過多地闡述。《陳氏太極拳》分為五章,首先介紹了陳氏太極拳的套路結構、技術特點、學習方法,然而介紹了周天運轉法、丹田運轉法、纏絲練習等套路功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這四種基本方法,還介紹了動作名稱,并有對陳氏太極拳精選套路的動作圖解。
王振華編著 ·武術 ·7.3萬字
本書從健身和技擊兩個角度,全面介紹傳統楊式太極劍(51勢)的基本知識、基本技法、套路演練以及學練方法。另外還夾注通俗易懂的分解動作名稱,全書附圖200余幅。
張勇濤 ·武術 ·3.7萬字
《大成拳實用學說》闡述了大成拳的拳學原理、動作要領以及練習方法等,并附錄了《站樁漫談》、《大成拳論》及《意拳斷手述要與意拳實用之方法》三篇論著。
秘靜克 ·武術 ·8.1萬字
作者傅聲遠,敦厚穩重、樸實無華、虛懷若谷,太極拳造詣頗深,在國內外武術界享有崇高威望,其拳架純正,沉穩中帶有輕靈,拳、劍、刀、桿(槍)、推手無靡不精?!兜諅鳁罴姨珮O拳――精練28式》中圖照分別攝于2003年和2006年,圖照清晰,架式純正,動作規范,詳解拳理拳法,通俗易懂,是一部難得的傳統楊氏太極拳資料,堪稱當今學習楊氏太極拳之范本。
中國武術八段 傅聲遠 ·武術 ·2萬字
《近代以來中國武術項目管理過程及其評價與發展》探討了近代以來武術項目管理化的過程。在對武術項目的評價基礎上,找出影響武術項目各方滿意度的問題,深刻把握這一問題的出現、漸變及結果。筆者力圖在深刻理解武術自身特點的基礎上,對武術未來的發展做出前瞻性的研究。并將這種理解應用到改造武術的理論與實踐的構思之中。但是,即使有眾多武術工作者始終如一的進行武術科研活動,武術理論研究較為落后仍然是不爭的事實。為了使這一預期的成果不成為一種空想,筆者一方面慶幸有其他武術工作人員的研究成果值得借鑒,一方面感嘆此課題的研究難度依然很大。毋庸置疑,受筆者經驗和能力的限制,文中肯定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有的觀點也是值得商榷的。特別是在結合未來我國武術發展的社會環境,探討我國武術如何根據社會需求謀求自身發展的問題上,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李蕾著 ·武術 ·13萬字
精簡陳式太極拳,是在中國武術研究院審定的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的基礎上簡化而成的。原套路共56個動作,動作緊湊,運動量較大,以專業運動員練習比賽為主,使陳式太極拳愛好者和初學者望而生畏,為此,筆者結合多年的學習、訓練、教學經驗及教學實踐,創編了這套陳式太極拳精簡套路,8式、16式。將陳式太極拳較有代表性的動作和較有特點的動作,編錄套路。目的是幫助練習者盡快掌握動作要領,提高練習質量,增加練習興趣,并適應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一套簡單完整的套路,既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也可以達到套路練習的效果。$$精簡陳式太極拳,分8式、16式兩個套路。8式套路動作左右對稱,學練較為簡單,可原地練習;16式套路,是由16個不同的動作組成,沒有重復。
黃康輝 王建華 ·武術 ·1.4萬字
本書包含單扇和雙扇兩個套路。這兩套扇是宗老師為喜迎澳門回歸而創編的,因而有回歸扇的美稱。兩個套路均以楊式太極拳架為基礎,采用了傳統的民間扇術技術,整套動作舒展大方、剛柔相濟,扇面時開時合,武舞共融,瀟灑飄逸,富有情趣,深受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喜愛。在1999年澳門回歸的慶典中,1200名太極拳友集體表演的蓮花太極單扇,氣勢宏偉,盛況空前,成為整個慶祝活動中的重頭戲。澳門人至今引以自豪。
宗光耀 ·武術 ·1.4萬字
當今世面所見之此類書多以對先人理論的羅列和照搬;或乏有精解泛泛平庸之談;或東拼西接空無實質、無邏輯性、科學性。雖千人出書,皆一老生常談,大有讀新書又見古人面之感,實在乏味。而該作絕非空穴來風,陳太平先生自幼拜少林、武當、昆侖、峨眉派明師,修煉太極、形意、八卦、大成、通臂、戳腳等傳統武術。學然后知不足,進階精研而漸入神明。此書是陳太平先生歷經數十年反復求索,實踐認識武學的高度總結;又是與廣大武術工作者、愛好者共同探討傳統武學的心靈交流。
陳太平 ·武術 ·12.4萬字
《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語錄及拳照》采用語錄體,旨在通過專題語錄,重點深入發掘汪永泉授拳的重要拳論和功法?!锻粲廊跅钍教珮O拳語錄及拳照》編排力求突出汪永泉授拳的指導思想:楊式太極拳屬內家拳,注重內功――神、意、氣的修煉。把關于武德的語錄排在首位,體現武德為先的思想。
劉金印 ·武術 ·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