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非遺:《山鷹之歌》與來自聯合國的其他故事
起源于南美洲克丘亞地區的民間音樂《山鷹之歌》,曾被保羅·西蒙翻唱,收入他的專輯《憂愁河上的金橋》,為全世界所熟知;《山鷹之歌》也曾作為人類音樂的代表,被星際飛船“旅行者”號帶入太空,傳送給設想中的外星智慧。圍繞它的版權之爭紛繁復雜,被拍成了同名的紀錄片,甚至引起了外交爭端……在《制造非遺》中,民俗學學者哈夫斯泰因講述了多個同樣引人入勝的故事,它們都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非物質遺產保護有關。立足民族志的傳統,作者深入這些故事,揭示了罕有人知卻又至關重要的背景,令人更好地理解UNESCO、非遺的概念以及兩者的全球影響。本書超越了妥協和團結的官方敘事,邀請讀者見證幕后的外交角力、同盟的建立和打破、對抗和抵制,它們一同形塑了非遺保護的公約和概念。
·14.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