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檔案學理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為指導,通過文獻調查和實地調查,從白族大本曲非遺的現狀和建檔保護的現實需要入手,系統梳理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總體思路,深入探討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社會協同參與模式、白族大本曲非遺檔案資源共建共享平臺以及白族大本曲非遺建檔保護的業務工作等問題。
王晉 ·非遺 ·12.6萬字
中國民間玩具歷史久遠,在幾千年的農耕文化中發展成熟。它植根于民俗之中,在民間流傳、發展、演變,它出自民間藝人之手,透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民間玩具品類繁多,豐富多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構思巧妙,造型夸張,色彩明快,是實用性與裝飾性并舉的造型藝術。全書的內容立足中國傳統民間兒童玩具,把歷史的縱向和門類的橫向相結合,把民間兒童玩具實物和文獻考證相結合,把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系統研究中國民間兒童玩具的保護與發展,對于社會大眾了解這一非遺門類很有幫助。
任曉姝 ·非遺 ·3.8萬字
旗袍,作為我國的民族服裝,承載著幾代手工藝人的智慧與心血,蘊含著我國悠久的特色傳統文化,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津派旗袍是我國旗袍興起和發展的前沿,具有難以估量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影響,其制作過程有著嚴格的規范與標準。本書以翔實、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津派旗袍的前世今生,帶領讀者了解面料、紋樣與色彩的選擇,領略津派旗袍完整的制作工藝,并以視頻方式(二維碼)直觀呈現操作技藝,旨在為非遺文化技藝的傳承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
梁玉華 楊洪翠 ·非遺 ·4.7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民間信仰說、遠古圖騰信仰、古代巫術、原州區祖先信仰、原州區俗神信仰、原州區廟會等。
吳萬俊主編 ·非遺 ·6.8萬字
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永久留存人類的共同記憶,呈現民族的文脈和精神的家園,涼山州搶先謀劃分期編寫出版《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叢書》,這是非遺保護又一實實在在的基礎性工作。文中主要介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彝族火把節、甲搓舞、彝族口弦音樂、《瑪牧》、畢摩繪畫等。
涼山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非遺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