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5)》項目目標主要是分析2014-2015年(含2014年全年和2015年初)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重點探討我國文化產業各行業領域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創新行為和商業模式案例。同時,也在報告中對相關文化產業的政策體系進行系統的考察和分析。由于本報告是文化產業的年度發展報告,因此不僅要在報告中體現出對我國的文化產業進行年度盤點的特色,還體現出對我國的文化產業進行跟蹤研究的特點。
葉朗 ·文化產業 ·37.5萬字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21)》以“城市更新與創意產業發展”為主題,通過若干城市創意產業的發展反映全國總體情況和趨勢,組織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天津、石家莊、哈爾濱、常州、揚州、寧波、南昌、撫州、青島、鄭州、武漢、重慶、貴陽、西安、西寧、澳門17座城市參與撰稿。關注各城市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激發創意產業發展活力,推動創意產業升級轉型;詳細闡述這些城市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創新模式與特點,總結城市更新與創意產業融合發展的成功經驗,歸納面臨的問題與發展短板,結合創意產業正在面對的國內外巨大挑戰,探索應對措施及發展方向。
張京成主編 ·文化產業 ·31.8萬字
《中國電影藍皮書2021》回顧和分析了2020年度中國電影極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10部電影,并以此10部作品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年度中國電影的重要問題。秉持多元的評價標準,《中國電影藍皮書2021》入選的作品經過了網絡票選、大學生代表、專家代表的三輪評選,以影響力、工業美學、媒介融合等為調研分析的關鍵詞,總結歸納中國電影藝術創作、工業生產、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見證并推助中國電影創作的“質量提升”、影視產業的“升級換代”和可持續發展,并進行“電影工業美學”的批評實踐與理論建構。中國影視藍皮書系列叢書在我社已聯系出版四年,為中國影視研究和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參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價值。
陳旭光 范志忠主編 ·文化產業 ·25.7萬字
中國當代文化產業涉及出版業、報刊業、影視業、廣播業,而動漫業與游樂業則屬于文化產業的新興領域。《中國當代文化產業導論》對這些領域中的產業現象進行了深入剖析,力圖找出文化產業運行的內在機理與規律,并對文化領域的體制改革與發展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教材重視案例教學與思維訓練,強調概念的科學性,便于文化產業管理及相關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學習使用。
包曉光 徐海龍 ·文化產業 ·30萬字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4)》是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為主發起人,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內的眾多知名學者和企業家共同編撰而成的年度報告。2014年度的報告秉承以往年度報告的編撰原則,繼續以文化產業領域內的微觀企業主體為重點分析對象,全力考察那些充滿創新精神與進取意識的文化產業企業和企業家們的經營行為。此外,為了全面反映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我們還將在報告中重點探討我國文化產業領域在2013年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創新行為和商業模式。同時,我們也將在報告中對相關文化產業的政策體系進行系統的考察和分析。
葉朗 ·文化產業 ·33.1萬字
本書反映了作者近年來在文化產業及相關領域的思考。全書共分為五輯,以“跨界融合”和“文化創新”兩個關鍵詞貫穿始終,分別探討了“文化自信與文化創新”“跨界融合與文化產業”“數字創意與新型業態”“‘一帶一路’與文化交流”“創意之都與未來城市”等問題。本書立足前沿動態,關注現實問題,以跨學科的視野切入當前文化熱點、文化現象、文化業態與文化政策等,兼具理論性、實踐性與前沿性。
李鳳亮 宗祖盼等 ·文化產業 ·25.4萬字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6)》項目目標主要是分析2015-2016年(含2015年全年和2016年初)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重點探討我國文化產業各行業領域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創新舉措和商業模式案例。同時,也在報告中對相關文化產業的政策體系進行系統的考察和分析。由于本報告是文化產業的年度發展報告,因此不僅要在報告中體現出對我國的文化產業進行年度盤點的特色,還體現出對我國的文化產業進行跟蹤研究的特點。
葉朗 ·文化產業 ·36萬字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20》沿襲以往的基本框架,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章總報告“中國創意產業文旅融合步入快車道”,分析了2019年中國創意產業發展環境、戰略部署以及文化旅游融合、文化消費與市場整治、文化傳承與文物保護、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舉措與總體情況。第二部分具體展現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沈陽、哈爾濱、常州、揚州、杭州、青島、鄭州、武漢、儋州、貴陽、西安、西寧、澳門等17個城市創意產業文旅融合發展情況,包括第2章~第18章。第三部分為第19章,對以上城市創意產業的發展、文化旅游融合的模式及經驗予以總結評價。
張京成主編 ·文化產業 ·30.3萬字
本書是在當下我國振興文化產業的背景下,針對文化產業政策的制訂原則、歷史沿革、國際經驗、發展趨向、調整思路等重要方面所開展的專題研究。一方面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進程中的政策進行梳理,對其發揮的歷史作用進行評估;另一方面,對未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政策進行整體設計,為我國文化產業的政策制訂提供決策參考。
熊澄宇 ·文化產業 ·25.1萬字
隨著文化市場的不斷拓展和開放,信息技術與文化產業不斷融合發展,文化產業在整個國家文化建設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中國文化產業管理理論建設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文化產業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本書在借鑒國內外有關文化產業管理相關著作的基礎上,兼顧文化產業的文化屬性和經濟屬性,基于產業鏈的視角,將文化資源、文化市場、文化產品作為文化產業管理的核心研究對象。以系統化思維統籌文化產業的生產、消費、流通全過程,突出文化生產對象的特殊性和文化消費對象的廣泛性;在探尋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從宏觀政策引導、中觀市場營造到微觀運營投資三個層面,對文化產業政策、投融資、項目管理、品牌運營等契合當前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思路和發展趨勢的內容進行了管理學視角的分析和闡釋,以期為文化產業管理學學科體系和文化產業管理實踐提供有益參考。
詹一虹 ·文化產業 ·23.4萬字
主要內容包括國際陶瓷主要行業動態、國內陶瓷主要行業動態及景德鎮陶瓷相關領域的創新動態、景德鎮學的學術動態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坝^景”主要是介紹景德鎮學的發展動態和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知世”包括與陶瓷相關的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敘事,一些國際性重大活動的介紹、分析;“尋源”主要是介紹陶瓷歷史上的一些古跡、人物的一些探索發現與研究論證;“博雅”突出的是陶瓷藝術、設計、技藝等與人文生活的話題。
陳雨前主編 ·文化產業 ·20.2萬字
本書將影響文化貿易發展的核心因素即文化因子納入現代服務貿易分析框架,試圖在一個多元文化發展的背景下,從貿易文化對文化貿易發展主體形成的影響、制度文化對文化貿易市場環境形成的影響、物質文化對文化貿易產業形成與發展的影響等三個方面,對文化影響文化貿易發展的作用機理展開深入探討,力求通過對文化核心層次的深入剖析,解決文化貿易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問題,賦予文化貿易經濟學以歷史穿透力,為完善文化貿易發展理論提供一個新的研究思路和可靠合理的切入點。
張佑林 陳朝霞 ·文化產業 ·23.5萬字
《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8》延續以往體例模式,第一部分總報告“融合驅動中國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立足全國,對2015年中國創意產業發展的環境、現狀、亮點、趨勢等進行全面總結;第二部分選取了14個創意城市,分別描述了其創意產業發展的表現,在融合創新的背景下如何實現創意產業轉型升級;第三部分是評析,對所選城市的創意產業發展情況進行梳理與總結,使讀者能從橫向上對創意城市的創意產業發展情況和融合表現有宏觀上的認識。最后,我們整理了2006年以來《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的內容簡介以及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創意書系》出版書目作為附錄,供讀者參考。
張京成 ·文化產業 ·29.2萬字
澳門文化產業論壇由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和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發起,得到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論壇以澳門獨具特色的中西文化底蘊為依托,借助特殊的地理優勢和制度優勢,匯聚海峽兩岸和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共同為澳門的文化創新與產業發展出謀劃策。2017年論壇為第三屆,邀請了澳門理工學院文化創意教學暨研究中心共同舉辦,以“社區經濟與創意營造”為主題,探討了如何活化及開拓新空間、發展文化產業、培育新型經濟等相關問題。
向勇 崔世平 徐秀菊主編 ·文化產業 ·21.4萬字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0)》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為主發起人,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內的眾多知名學者和企業家共同編撰而成,集中盤點當年度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既是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的參考工具,也是企業進行文化產業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2009年,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文化產業仍然呈現了蓬勃的發展態勢,“三網融合”為文化內容的傳播方式帶來革新與飛躍,文化體制改革進入了全面推進的新階段,政府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為文化企業提供了豐富的融資手段,等等。然而,在這些大趨勢的背后,對文化產業客觀發展規律的探索、對本土化發展特征與路徑的把握、數字化浪潮中的利益分割、現代監管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既是呈現在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制定者面前的嚴峻考驗,也是每個文化企業管理者不得不關心的話題。
葉朗 ·文化產業 ·24.9萬字
《文化建設九講》是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祁述裕主任,將近年來在國家行政學院和其他場合圍繞文化建設開設的一些專題講座,整理成九篇講稿。其中還有部分演講、專訪等作為附錄。《文化建設九講》對我國文化建設具有一定實踐價值和理論價值。
祁述裕 ·文化產業 ·26.2萬字
本書內容共五個部分:傳統媒體與影視產業、動漫與游戲產業、網絡與新媒體產業、旅游文化產業和其他文化產業。覆蓋了傳統媒體、影視娛樂、電玩、音樂、旅游、新媒體、教育等領域,分別整理了這些領域在2013年較有代表性、新穎性和知名度的案例,進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協助讀者由點而線、由線而面,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趨勢和經營管理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進而建構出讀者自身對“文化產業”的獨特理解。
陳致中 ·文化產業 ·26.6萬字
本書通過梳理文化產業的發展態勢和時代機遇,洞悉國際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律與走向;通過分析文化產業的頂層設計思路,直面中國文化復興自強的時代擔當;通過解析文化產業與文化改革創新、文化產業與公共服務,為國家文化發展提供理性創新的強勁動力;通過探討文化產業的經濟帶戰略、文化產業的區域實踐、文化產業集群與園區的發展策略,提出未來文化產業變革的著力點;通過回顧與展望文化產業的歷史和未來,提出基于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的未來判斷。
范周 ·文化產業 ·24.1萬字
本書為“互聯網+”與文化發展研究系列叢書的總卷,通過回顧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展現互聯網從小范圍應用到大規模發展背后,我們對其認識上的階段性特點。在此基礎上,通過梳理“互聯網+”的提出背景,尋找其中的理論支撐,提出本書對“互聯網+”的定義和范式,奠定全書的論述基礎。全書內容豐富,案例鮮活,有血有肉,涵蓋了“互聯網+”對多個傳統行業的影響和顛覆時,特別強調了對文化產業的變革,可讀性強,思想性強,是一本難得的對現實具有指導性的讀物。
范周 ·文化產業 ·23萬字
《中國電影產業交易運作指南:規則、合同與案例》圍繞電影項目的立項開發、投資、拍攝制作、宣傳發行、后期價值實現,著重介紹電影項目運作過程中的商業交易規則、合同規范、法律規制等問題,通過分析典型案例,如花兒影視公司訴蔣勝男、白先勇訴上影集團、寧勇訴中影公司、華利公司訴盟將威公司等,生動地展現了電影產業交易運作各環節應重點關注的問題點及法院處理方式?!吨袊娪爱a業交易運作指南:規則、合同與案例》實操性較強,可以讓電影從業人員了解電影項目運作過程中如何運用法律管理項目、解決問題,同時可以讓法律實務人員深入了解電影產業相關的交易規則和運行方式,以便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務?!吨袊娪爱a業交易運作指南:規則、合同與案例》有利于促進電影從業人員與法律實務人員有效地溝通,保障電影項目的順利進行,從而推動中國電影產業運作的規范化。
王冬梅 劉永沛 ·文化產業 ·2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