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瑪共和國德語游記中的中國城市鏡像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西方文明危機與大眾旅游的興起造就了戰后德國的中國旅行熱,彼時的中國以其文化與文明的多樣性吸引著諸多魏瑪德國旅行者,并成為其游記書寫的重要對象。本書以魏瑪共和國德語游記中的中國城市書寫為研究對象,探究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城市如何成為德國旅行者想象現代中國的媒介,并剖析其現代中國想象背后的德意志現代性想象。魏瑪共和國德語游記中的中國城市書寫一方面通過對中國現代性的正面想象與建構尋求有別于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國家整合模式,另一方面,又以對中國現代性的否定性書寫確證德意志現代性的優越性與進步性。從德意志民族意識發展史與德國現代化歷史進程觀之,這正映照出當時德國文化中矛盾復雜的現代性自我認同。
·12.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