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以河流為主題,講述英國歷史的通俗史學讀物。全書共分為八章,涉及英國薩塞克斯地區(qū)與烏斯河有關的歷史。從十三世紀野蠻的貴族戰(zhàn)爭到十九世紀博物學家對恐龍化石的挖掘,從古老的民俗傳說到二十世紀文學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對河流的詮釋。作者用流暢且富有詩意的語言,將河流沿岸不同時期的歷史串聯(lián)在一起,探討河流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與人類文化不可忽視的關聯(lián)。
(英)奧利維婭·萊恩 ·文化史 ·14.2萬字
17—18世紀,當“中國風”吹到歐洲,“中國”便成了歐洲人關注的焦點。孔子及儒家經典被引入歐洲,孔子被稱為“哲學家”,儒學被稱為“哲學”。歐洲人這才發(fā)現(xiàn),中國人除了有絲、瓷、茶,還有歐洲人所說的那種“哲學”。隨著理性的上升,“哲學”的地位日益提高,以理性取代神性、取代宗教,而與神學平起平坐了。不僅如此,“哲學”還賦予國家絕對精神,使得國家觀念成為絕對精神的集中反映。作為國家主義的代表,孔子的歷史地位與歐洲的國策密切相關。作者回應了黑格爾提出的中國“非歷史”這一命題,反思謝林中國“非神話”的論斷,回顧了一個中國人對孟德斯鳩的啟示,再現(xiàn)伏爾泰與孟德斯鳩關于中國思想文化的辯論,分析了尼采的精神變形,講述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背景中,經歷了軍事革命、經濟革命的歐洲人,在思想文化轉型期,對中國思想、中國文化、中國器物的追捧,以及在思考“歐洲向何處去”的問題時,歐洲人對中國儒學、道學等思想的吸收與評判,分析了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影響下,歐洲人對國策、國家道路如何做出方向性選擇。
劉剛 李冬君 ·文化史 ·19.6萬字
本書講述我國自先秦到明朝不同歷史時期的沿海文化、航海活動以及海權思想的演進。在古代中國里,以耕戰(zhàn)和耕讀為代表的江河農耕文化占據(jù)了主導地位,以軍馬同體及牧戰(zhàn)合一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與之互動交替,而沿海文化則處于邊緣,未入傳統(tǒng)史學的主流。作者擺脫了傳統(tǒng)史觀,從陸地出發(fā),放眼海洋,跳出舊觀念的束縛,從農耕文化轉向海洋文化。本書梳理了2000余年18000千米海岸線上的歷史變遷,描繪了史詩般波瀾壯闊的航海活動,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航海景象。作者胸懷世界格局,深挖史料,結合考古成果,對比了東西方兩個截然不同的大航海時代,探究“海權”思想對統(tǒng)一不同經濟體、整合跨海域的超級經濟世界,以及國家現(xiàn)代化轉型的推動作用,展現(xiàn)出中國與世界互動的大航海景象。
劉剛 李冬君 ·文化史 ·19.4萬字
公元前4000—前2500年,彩陶和玉器時代,孕育出文化中國。8000年前的全新世大暖期開啟,為整個亞歐大陸帶來了一個長達三四千年的溫暖時代。8000—6000年前,是中國《山海經》的神話傳說時代,當與考古和藝術資料結合考察時,河姆渡的伊甸園、史前閩越人的生活一一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而6000—4000年前北方的彩陶文化和南方的玉文化,經由良渚人從東南到西北的擴散,構建了一個良渚化世界,這就是一個以玉作為核心的禮制文明和審美國度。《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輯12冊:第一輯:文化中國的起源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國的來源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國的確立文化的江山03:中國風雅頌文化的江山04:中國軸心期第二輯:走出王朝的中國史文化的江山05:走向世界歷史的國度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藝復興的歲月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時代文化的江山08:近代化與中國大航海第三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國影響文化的江山10:被西洋與東洋夾擊的天下文化的江山11:告別晚清的中國近代史文化的江山12:文化中國里的新文化運動
劉剛 李冬君 ·文化史 ·13.4萬字
公元前2500—前1000年,文化中國的金玉良緣時代,王朝中國在文化中國的沃土上生成。以玉文化為核心的文化中國受到那條彩陶、玉石之路上西來的青銅文化的沖擊,這種全新的以馬和戰(zhàn)車、武力征服為標志的文化摧毀了暖溫帶的三大文明古國,而在中國的“十字軸心”處遭遇了文化中國的阻擊。以傳說中的禹結合陶寺、石峁、二里頭等重要遺址的考察見證這個金(青銅)玉(玉石)良緣的世界,夏就是這個世界的代表,而非一代王朝。《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輯12冊:第一輯:文化中國的起源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國的來源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國的確立文化的江山03:中國風雅頌文化的江山04:中國軸心期第二輯:走出王朝的中國史文化的江山05:走向世界歷史的國度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藝復興的歲月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時代文化的江山08:近代化與中國大航海第三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國影響文化的江山10:被西洋與東洋夾擊的天下文化的江山11:告別晚清的中國近代史文化的江山12:文化中國里的新文化運動
劉剛 李冬君 ·文化史 ·8.8萬字
從古至今,人類的生活都離不開果園的陪伴:它們是崇拜和休息的場所,是藝術家和作家的靈感來源,也是充滿活力的社群中心。更重要的是,它們還是提供食物的地方。隨著人口的擴張,從富人繁茂的花園到田野路邊,果樹不斷生長,為饑餓的人和動物提供食物,同時也改變了風景。本書細致追溯了果園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起源和發(fā)展,不僅涉及不同水果的栽培史,更描摹了豐富多彩的果園文化,包括果園在不同文明的繁榮中所扮演的角色,果園在古代與貴族及民眾的關系,果園如何給藝術家?guī)碓丛床粩嗟撵`感。從中我們可以窺探,千百年來,人類是如何通過塑造以及改變自然來滿足自己的欲望。書中精心排布美圖與文字,引領我們在芬芳怡人的果園里流連徜徉。
(德)貝恩德·布魯內爾 ·文化史 ·11.5萬字
新中國成立以來,現(xiàn)代中國文化建設現(xiàn)場逐漸形成了一系列舞臺化的動作,這些經典動作背后與政治相關的審美秩序也油然而生。其中,弓步前跨、鐵拳緊握、曲臂橫置于胸前的“向前沖”流傳甚為廣泛。這些迅猛陽剛、大開大闔的動作啟發(fā)大批革命群眾自由地組合、創(chuàng)造,以肉身塑造的類似江山或浪潮的集體造型,妙趣橫生。并且在改革開放后,向前沖等動作仍屢次出現(xiàn)在不同語境、立場、身份的文藝作品和日常生活的儀式化場面中,成為某種時代精神的注腳和經典化的身體語言。任何能被稱為經典的事物,其內部的構成都不簡單。在本書中,您將看到晚清以來中國人為了救亡圖存的種種努力終究流溢充盈成身體的故事。在中國邁向現(xiàn)代性意義的文明轉型過程中,社會理想、軍事制度、尚武精神、民間藝術的改造等要素匯集在現(xiàn)代中國人的身體意識中。當重新被召喚出來的沉重而雄渾的肉身點滴澆灌著舞臺與圖像,凝固在動作里的是中國人面對屈辱歷史的斗爭經驗和建設未來理想世界的秩序想象。這些歷史的經驗、個體的經驗共同組成了“向前的記憶”。疑問隨之而來,我們該如何回望并不久遠的過往?
吳天 ·文化史 ·12.5萬字
畢加索×高更×馬拉美×里爾克×馬蒂斯×伍爾夫。花神咖啡館|黑山學院|蓬塔旺|伏爾泰酒館。威尼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期,現(xiàn)代主義熱潮興起。從城市街道、自然村落到海岸島嶼,從私人住宅到公共咖啡館,知名藝術聚集地及聚會場所激發(fā)了無數(shù)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力。在本書中,資深學者瑪麗·安·考斯流連于現(xiàn)代主義誕生之地。卡夫卡與愛因斯坦常去的布拉格咖啡館,高更及眾多藝術家流連的法國阿旺橋,畢加索在巴塞羅那的聚會地……我們看到一場“流動的盛宴”,現(xiàn)代主義大師依次登場,極具先鋒色彩的時代圖景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美)瑪麗·安·考斯 ·文化史 ·14萬字
1913年5月29日,在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劇院,一出名叫《春之祭》的芭蕾舞劇即將上演。可誰都沒有想到,當舞臺的幕布拉開、演員開始表演后,現(xiàn)場觀眾開始騷動,口哨、噓聲、謾罵不絕于耳,最終讓這次首演成為20世紀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斯特拉文斯基的這部作品可以稱得上“驚世駭俗”,以形式、節(jié)奏、旋律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奠定了它在音樂史上獨一無二的地位。在本書中,英國資深音樂學者吉蓮·摩爾,就將帶領我們回顧這部震驚音樂界的作品誕生的文化背景、創(chuàng)作過程,及其對20世紀流行文化的種種影響——從迪士尼動畫,到影史經典《驚魂記》《人猿星球》《大白鯊》,再到爵士樂、搖滾樂、現(xiàn)代舞等等。了解《春之祭》之后,你將再也無法忘掉它。
(英)吉蓮·摩爾 ·文化史 ·8.2萬字
公元前500—前200年,文化中國的諸子時代,確立了中國人生活和思考的軸心。春秋的諸侯和家臣都不重要,主角是“素王”孔子,然而孔子的“禮”在戰(zhàn)國剛剛到來時就飽受挫折,兵家、縱橫家以用計取代禮,其后有變法,西河之學與稷下之學交相輝映,開啟了熱鬧的諸子時代。孟子、莊子、老子、墨子互相辯駁,他們創(chuàng)造的思想觀念,至今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中。這個時代終結于“儒家圣化”和“儒門王圣運動”,終局也就是荀子的門徒韓非子的帝王學。-------------《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輯12冊:第一輯:文化中國的起源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國的來源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國的確立文化的江山03:中國風雅頌文化的江山04:中國軸心期第二輯:走出王朝的中國史文化的江山05:走向世界歷史的國度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藝復興的歲月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時代文化的江山08:近代化與中國大航海第三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國影響文化的江山10:被西洋與東洋夾擊的天下文化的江山11:告別晚清的中國近代史文化的江山12:文化中國里的新文化運動
劉剛 李冬君 ·文化史 ·16.8萬字
這是但丁人生的傳記,也是《神曲》的導讀。從但丁的家庭到他的生活、摯友、一生摯愛貝雅特麗齊,再到他受何種影響走上詩人之路,又為何創(chuàng)作出傳世巨作《神曲》,本書細致生動地重現(xiàn)了詩人坎坷的一生。書中也分析了詩人生活的時代背景,探尋了《神曲》全詩三部分的深層含義,引導我們通過中世紀的文學作品,窺見文藝復興精神和人文主義的曙光。《神曲》的影響力綿延數(shù)個世紀,直至今日,這部文學巨著留下的點點星光仍照亮著我們的文化生活。伊恩·湯姆森還在本書中廣泛考察了《神曲》的現(xiàn)實內涵,及其對后世作家、詩人、藝術家、電影導演與文化作品產生的深刻影響。
(英)伊恩·湯姆森 ·文化史 ·13.7萬字
公元前200年—公元200年,是中國走向世界的時代,中國與世界相遇。在這段時期里,皇帝不僅僅是帝王,還是思想者,秦始皇用王權統(tǒng)一地上的九州,還用神權和君道同體的思想統(tǒng)一天、地、人,實現(xiàn)天人合一,使文化中國與王朝中國結合,為后世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在東西方遙遙相望,都在尋找對方。漢人擊敗匈奴,打通西域,漢文化將萌芽于良渚文化的玉帛功夫發(fā)揚光大,不僅控制了自夏、商、周三代以來的玉石之路,還拓展了自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絲綢之路,漢代人用行動兌現(xiàn)了古代關于昆侖山的想象,在西域化干戈為玉帛,西域中國化,東方希臘化,中國成為走向世界歷史的國度。
李冬君 劉剛 ·文化史 ·16.6萬字
公元前1000—前500年,文化中國的《詩經》時代,自由的時代詠唱出自由的詩歌。“中國”這個詞出現(xiàn)在此時,關于“中國”之內涵的界定也出現(xiàn)在此時,但不是通過論理的形式,而是用銘文中不磨滅的誓言,還有詩歌中活潑歡暢的曲調,來界定中國人就是這樣生活,這樣思考的。周召優(yōu)雅,鄭風直白,宋地民風狂野,齊魯樸實沉著,楚地天性浪漫,而并未收入《詩經》中的吳地詩歌也經由楚人的“翻譯”,靈氣乍現(xiàn)。-------------《文化的江山》系列共3輯12冊,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出品:第一輯:文化中國的起源文化的江山01:文化中國的來源文化的江山02:王朝中國的確立文化的江山03:中國風雅頌文化的江山04:中國軸心期第er輯:走出王朝的中國史文化的江山05:走向世界歷史的國度文化的江山06:通往文藝復興的歲月文化的江山07:追求思想共和的時代文化的江山08:近代化與中國大航海第三輯:告別晚清的近代史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國影響文化的江山10:被西洋與東洋夾擊的天下文化的江山11:告別晚清的中國近代史文化的江山12:文化中國里的新文化運動
劉剛 李冬君 ·文化史 ·12.3萬字
《22款傳奇球鞋的前世今生》是一本球鞋文化專著,書中細致梳理了匡威AllStar、阿迪達斯“貝殼頭”、耐克AF1等22款經典球鞋是怎樣“走”出來的,講述了傳奇背后不為人知的熱血故事。傳奇球鞋的設計、起名、復刻,競爭對手的模仿與抄襲,合作伙伴的共創(chuàng)與背叛,開創(chuàng)性的推廣策略,流行文化精英入場,破圈的球鞋文化,新興技術的加持……這些都是很多款球鞋故事里的浮光掠影。《22款傳奇球鞋的前世今生》不是一個結構簡單、情節(jié)俗套、僅僅凸顯幾個核心人物的傳統(tǒng)故事,而是一部由發(fā)明家、創(chuàng)業(yè)者、推銷員、經銷商、運動員、流行文化精英和熱愛運動鞋的“鞋狗”等各種各樣的人共同譜寫的大時代劇目。一百年走出來的傳奇,是鞋的故事,也是人的詩篇。
黃賀 草威 ·文化史 ·10.2萬字
從第一次仰望星空開始,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歇。在文明進化的每一段進程中,星空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的智人祖先仰望星空,將其當作時鐘,計算時間的流逝。這意味著他們開始揣摩周圍的世界,思索如何在其中生存,以及他們在其中所處的位置和意義。星空引發(fā)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認知革命!按照傳統(tǒng)的觀念,農業(yè)觸發(fā)了文明的誕生。但這本書認為,天文才是文明之源!為了修建針對星空的固定儀式場所,人類開始走向定居,走向農業(yè)時代。農業(yè)重新界定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星空既是敬奉神明之所,也可以用作觀看天象之處。對星空的崇拜,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信仰的時代。而這一時期形成的宇宙觀主導人類思想近2000年,甚至時至今日仍舊束縛著一些人的思想。現(xiàn)代科學探索宇宙的歷史,也是人類理性崛起的歷史。科學革命的到來,讓星空變成物理的場域,不再是神圣的天堂……隨著人類對宇宙認知的演化,這種不斷變化的認知也在影響并塑造著我們的文化、宗教、藝術和社會。可以說,對星空的理解,始終支配著人類在大地上的生活。仰望夜空試圖尋求意義正是我們人類難以磨滅的特征之一。從石器時代到太空時代,本書探索了世界各地對星空共同的迷戀。
(英)斯圖爾特·克拉克 ·文化史 ·12.4萬字
拉面被日本人當作國民美食,在吸收和繼承從中國傳入的制面技術的同時,也融入了日本料理的傳統(tǒng)味道。隨著明治維新時期肉食忌諱的解除,人們開始追求價格低廉又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拉面在日本全國普及開來。隨著方便面的發(fā)明,拉面這一食物也走向了世界。本書以翔實的史料為基礎,為讀者描繪出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日)岡田哲 ·文化史 ·8.8萬字
本書從活躍在兩次大戰(zhàn)間的一批科學、哲學界知識分子們形成的“維也納學圈”切入,勾勒了前后約70年的相關“硬文化”興衰嬗變,既涉及我們熟知的羅素、弗洛伊德、維特根斯坦、哥德爾、波普爾、包豪斯,更有紐拉特、卡爾納普等樞紐性人物……他們一起點亮的舊大陸文化盛焰已在時代風雨中熄為余燼,四散的星火是否已然燎原?這幅宏大畫卷不但覆蓋歐美,包含科學與文藝的新氣象,更有風云驟變,以及戰(zhàn)后新哲學的硬核……性格決定命運,也與個人文化觀暗暗相連。其中頗具象征意義的人物,也許就是溫良的豪門學術明星石里克,唯一一個被無端刺殺的人。
(英)大衛(wèi)·埃德蒙茲 ·文化史 ·19.7萬字
本尼迪克特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用“菊”與“刀”兩種頗具象征意義的事物來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和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從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歷史事件入手分析了日本社會的等級、習俗、教育等,力圖透析日本,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動人的藝術性。
(美)本尼迪克特 ·文化史 ·1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