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冰鑒》是一部關于識人、相人的經典著作,深受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的喜愛。不同于一般的江湖相書,《冰鑒》強調聲音、容貌、神態、氣色的密切關聯,注重在動態變化中尋求新的平衡,介紹了識人、相人的重要方法。在《新解冰鑒》中,作者以《周易》的高遠思想境界關照、解析《冰鑒》,不僅詳細講述了透過外表看到他人本質的具體方法,還揭示了依靠修為改變個人命運的深刻哲理和具體途徑。
劉君祖 ·中國文化 ·6.1萬字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原為王力先生主編的漢語言專業大學教材《古代漢語》通論部分中的“古代文化常識”,由馬漢麟先生執筆,自成體系且架構完整。全書分為天文、歷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十四章,涉及中國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內容詳明,干貨滿滿。每章結合古代著作里的案例講解該部分最核心的概念或常見的習俗、器物,行文平易簡潔,雅俗共賞,為學習中國古代文化知識的入門經典。
王力主編 馬漢麟著 余才林補訂 ·中國文化 ·8.8萬字
《論語》是對樊登人生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他捧著《論語》反反復復地研讀了20年。樊登發現,《論語》幾乎能夠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煩惱。我們當下遇到的各種痛苦,孔子早就解釋清楚了。西方的心理學、現代的腦科學,都是對《論語》很好的驗證。今天的創業者、焦慮的父母們,又都是當下最需要《論語》的讀者。《樊登講論語》是樊登的心血之作,書中的每一句,都結合了當代的生活和今天的科學理論。本書的特色,是既還原了《論語》本來的意思,又站在應用的角度講透《論語》,讓我們能夠把《論語》用在當下的生活、工作、學習、創業、人際關系中。
樊登 ·中國文化 ·29.5萬字
曾氏在傳統文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譽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生前編纂的《經史百家雜鈔》影響巨大,而在他逝世后流行的“家書”更因其貼近當時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而大受歡迎。《曾國藩家書》收錄了曾國藩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十年(1871)前后寫給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諸弟、妻子及子侄輩的家信,并適當補充了部分他寫給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現曾氏人生全貌。其內容上至經邦緯國、濟世救民之道的闡發,中及進德修業、讀書求學方法的指導,下至人際瑣事處理和家庭經濟生計的經驗建議,可謂事無巨細,纖悉無遺,生動地反映了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及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蘊含了其處世應變的哲學體悟和思想精髓。
檀作文譯注 ·中國文化 ·104萬字
《毓老師說論語》以1999年至2000年毓老師在奉元書院講述《論語》的內容加以整理而成。《毓老師說論語》將《論語》《大學》《中庸》《春秋》等經籍打通開來,闡明中國古典思想的精髓;以平視的眼光解讀孔子,還原了孔子活潑、生動的本來面貌,使讀者如同面對一個德望、智慧、學識兼具的溫厚師長,怡然領會儒家思想的美與智慧。毓老認為,《論語》中孔子的思想發展分三個層次:一、“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二、“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矣!”三、“吾其為東周乎?”孔子的思想隨著年齡、智慧的增長而發展變化。
愛新覺羅·毓鋆講述 ·中國文化 ·25.3萬字
典故,就是古書中的經典故事。每一個典故大致由出處、故事、含義三部分組成。中華文化淵源流傳,每一個典故的背后,都有一個激動人心引人思索的歷史故事。
周治主編 ·中國文化 ·44.4萬字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自問世以來,它就以故事中蘊含的淵博的學識、細膩的敘事、動人的情節、現實主義的風格,征服了無數讀者,在藝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尤其是書中的詩詞曲賦散發著極大的魅力,成為這部不朽之作的靈魂。《紅樓夢詩詞全鑒》根據《紅樓夢》原著回目的順序,輯錄了書中的詩詞、楹聯等,對其進行了注釋和解析,力圖幫助讀者更準確、更深入地理解詩詞的含義,加深對原著的理解。
(清)曹雪芹 ·中國文化 ·13.2萬字
《劉君祖完全破解易經密碼》系列書是海內外公認的易學大家劉君祖先生歷時四年多,對《易經》六十四卦作透徹詳盡的解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洞悉決策模式,把《易經》智慧延伸在現代生活中,更進一步通過依經解經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學術相印證,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醫養生與企業管理等,在在圓融無礙,使得我們對《易經》六十四卦爻符號的無字天書不再陌生,進而欲罷不能、意猶未盡。
劉君祖 ·中國文化 ·29.5萬字
對聯是由兩串字數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諧、語意相關的漢字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對聯多用來懸掛或粘貼在墻壁和楹柱上,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對聯扎根于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詩經》的對偶規范、諸子百家的學說、辭賦的修辭文采、駢文的對仗聲律、唐詩的風范格韻以及民間的桃符形式為一體,題材豐富、風格多樣,集情意韻形之美,收雅俗共賞之效。對聯歷經千余年不衰,深受社會各界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成為文藝百花園中的奇葩。
雅瑟 培培 ·中國文化 ·29.5萬字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司馬懿與他多次交兵,贊嘆他是“天下奇才”。本書包括將苑、便宜十六策、兵要十則、諸葛亮傳四大部分。為了便于讀者輕松閱讀,本書開設了注釋、譯文、故事鏈接等版塊,力求成為生動、通俗、無障礙的版本,使讀者更好地領略一代軍事奇才的智慧。
(三國)諸葛亮著 東籬字解譯 ·中國文化 ·15.5萬字
錢穆先生為國學大家。本書將我國古代學術,按每一時代學術思想、主要潮流,略加闡發,使讀者了解兩千年來學術思想流傳變遷的趨勢,可使今人獲知70年前學者對當時學術思想的一種看法,亦可作為一種資料閱讀。
錢穆 ·中國文化 ·12.6萬字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偉大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史學家、文學家徐霞客所著的一部日記體的中國地理名著。徐霞客在34年旅行中記錄下了六十余萬字的游記資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這部書既是地理百科全書,也是一部實錄性質的歷史著作,還是一部文學名著。具有多方面的科學價值。
朱惠榮譯注 ·中國文化 ·180萬字
劉君祖 ·中國文化 ·30.1萬字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塾師教導幼童的重要教材,是昔日知識分子重要的知識資源,深刻影響著他們成長。合共約二千七百多字,是古人用來識字的書目;同時,涵蓋道德、文化及歷史基礎知識的教育。古人在識字及獲得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寫作及研讀經典。
饒宗頤主編 區志堅導讀 ·中國文化 ·14.1萬字
《趣說中華字源、詞源、句源:詞海拾貝》以故事為載體,把詞源融合在民風民俗、社會制度、審美情趣和思維習慣中,展現出詞語豐富的內涵和持久的美麗,構建了一個由詞語點綴的萬花筒,讓讀者從中了解豐富的詞語知識和文化。
宿春禮 ·中國文化 ·16.6萬字
自由無礙的鯤鵬、肯定一切的莊周夢蝶……鬼才莊子贈與后世何其豐厚的精神遺產!日本老莊思想研究泰斗福永光司,以存在主義觀點解釋了莊子內篇的思想精髓。本書按《莊子·內篇》篇目順序分為七部分,收錄和解釋、解讀了《莊子·內篇》全文,在解讀時,作者沒有拘泥字詞解釋,而是盡量去抓住莊子思想的核心與脈絡。后面的“莊子與《莊子》”部分介紹了莊子本人生平、思想,《莊子》這本書的特質及版本,使讀者通過本書能對《莊子》及其思想有整體的把握和較為深入的理解。
(日)福永光司 ·中國文化 ·14.5萬字
本書內容取材自中國經史子集中有關妖怪的記載,包括《山海經》《子不語》《酉陽雜俎》等,廣泛參考現代學術研究,以白話的形式,演繹為故事或整理為檔案。全系列總計數百種妖怪,分為山精、水怪、巨獸篇。順序邏輯由山精、水怪等小物開始,以“巨怪”類別壓軸,視野逐漸開闊磅礴,最后以“創世級”做全書的升華。
蟲離先生 ·中國文化 ·16.2萬字
《止學》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極有價值的一部經典,是中國古代文化關于“止”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道家思想為核心,論述處世之道。雖文短卻內涵深厚,意境悠遠,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止學全鑒》圍繞其主旨含義進行解讀,將國學和現代勵志學融為一體,便于讀者更好地領略《止學》的精髓要義。
(隋)文中子 ·中國文化 ·16.6萬字
華文世界獨一無二的經典領讀者楊照,帶你重回朝氣蓬勃的先民時代,走進經典里的中國。本系是楊照結合“歷史式讀法”和“文學式讀法”對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尚書》《詩經》《左傳》《論語》《墨子》《莊子》《孟子》《老子》《荀子》《戰國策》)的選讀和導讀。通過對這十部經典的部分章節的逐字逐句解讀,還原經典于具體的歷史情境和歷史脈絡,展現出先秦時代諸子百家面對現實變化提出的因應之道,勾勒學派代表人物有血有肉的個人形象和個性及其現實活動;同時,通過還原,讓今天的讀者領略到經典所展現的思想和時代精神獨特魅力,既因為古今時代境況差異而激發個人的思考,又因為古今相同而感同身受,汲取古人先賢應對生活的偉大智慧。
楊照 ·中國文化 ·47萬字
《爾雅》是我國首部解釋詞義的專著,也是首部據義類編纂的詞典,亦為儒家十三經之一,在訓詁學、音韻學、詞源學、古文字學方向兼有重要意義。全書本20篇,現存19篇,收詞語4300多個,分為2091個條目,按類別分為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等。后世還出了許多仿《爾雅》之作,號為“群雅”,由研究《爾雅》亦產生了雅學。本次約請專業研究者精選底本,詳加注釋,進行翻譯、題解,以使讀者更方便閱讀、使用。
管錫華譯注 ·中國文化 ·28.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