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全面梳理海派文化的形成、延續、傳承、流變的脈絡,對各個文化門類逐一梳理和研究,構建一個較為完整的海派文化知識體系,為正確認識和理解海派文化提供扎實準確的史實基礎。在全面辨析史料文獻和歷次文化論爭的基礎上,理清海派文化的準確內涵和合理外延,深入挖掘海派文化精髓與當代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內在契合之處,為新時代的上海發展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和文化動力。本書適合相關研究人員閱讀,也可用作高校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
徐錦江 鄭崇選等 ·理論 ·20.9萬字
伯明翰學派建立于20世紀60年代,主要致力于對大眾文化、流行文化以及媒介的“批判性評估”,本書采用社會學理論和符號學、結構主義理論主要對該學派的早期批判研究、政治與意識形態研究、受眾研究和女性主義研究進行了梳理和探討,并對該學派的三個階段的特征作了具體闡述和分析。
孫勇 ·理論 ·20.8萬字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由小商品、手工藝活動開始,積跬步而千里,從不太發達的區域迅速成長為經濟社會發展領先于全國的省份。浙江如何開發自己獨特的區域發展戰略,進而形成所謂的“浙江模式”?許多學者試圖從經濟和政治政策角度來解釋,但其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因素卻缺乏足夠的研究。本書從文化社會學角度,來理解和解釋浙江從傳統向現代社會轉型,呈示所謂“誘致性”變遷的特點,就當代浙江區域文化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互動問題進行探索。本書自2007年初版以來,引起了學界廣泛關注,社會各界對于“浙江模式”文化社會學視角的探討持續不斷,比如家庭工廠的興起和繁榮的家族企業、區域集群,以及遍布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浙江城鎮”等。當前,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浙江模式”的內涵更具豐富,也更具現代性。本書計劃在初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試圖在當前語境下剖析“浙江模式”的文化社會學因素。
陳立旭 ·理論 ·20.8萬字
本書系作者關于中國古代文體學與美學研究的論文結集,涉及文體史與文體學史、文體理論與文化意蘊、審美形式與美學理論等研究領域。作者將中國古代的文體形式與文體理論置于社會歷史、文化的關聯域中進行研究,探討文體和文體觀念生成的文化和美學機制,闡釋其中所蘊含的美學意蘊和文化意蘊,深入發掘中國古代文體和文體學的民族特色。
賈奮然 ·理論 ·20.4萬字
本書系是清華大學戴木才教授作為首席專家主持的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傳統文化觀》《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新命》《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傳承》三冊,系統研究闡發中華傳統文化中核心理念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突出了傳承弘揚創新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要義。
戴木才等 ·理論 ·20.3萬字
《跨文化研究》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組織編撰的綜合性學術集刊,其主旨是矚望人文,學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籬,匯通人文,“六藝”兼容;立足語言文學,卻無學科本位,嘗試將文學、歷史、宗教、哲學、語言融于一體。書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視野審視人類古今精神問題,通過對話與交流,致力于推進以中化西、中學西傳和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為拓展中國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做不懈的努力。
王柯平 胡繼華主編 ·理論 ·20.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