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歷史—記憶—再現”為內在邏輯,通過追問“文藝評論何為?”“文藝評論是否依然有效?”“文藝評論是否足夠?”“如何實現文藝評論在解構基礎上的建構潛能?”“文藝評論何以激發人文學科的想象力?”等問題,結合經典文學及影像文本分析,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時代化、中國化的最新動態,闡釋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文藝評論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勾勒新時代文藝批評與文化研究的地形圖一隅。
鄒贊 ·理論 ·27萬字
本書呈現了作者多年來研究中西方現當代文藝理論、美學和文化理論的軌跡和成果。內容涉及文學理論史和美學史上一些重要的討論、命題、思潮。作者從翻譯的視角重估了朱光潛當代學術研究的意義,客觀評述了錢中文文學理論研究的價值。作者借助泰勒、赫勒、詹姆遜、德里克、伯曼等理論家的論述,直逼西方現代性的核心問題,正視其成就、局限,能夠促進對西方現代性的認識,對推動中國現代性的健康發展也具有啟發、借鑒和警示意義。本書既有對歷史的回顧、梳理,也有對現實問題的探討,致力于客觀介紹、科學分析、價值判斷的有機融合。
李世濤 ·理論 ·26.8萬字
本書系是清華大學戴木才教授作為首席專家主持的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傳統文化觀》《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新命》《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傳承》三冊,系統研究闡發中華傳統文化中核心理念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突出了傳承弘揚創新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要義。
戴木才等 ·理論 ·21.1萬字
本書系作者關于中國古代文體學與美學研究的論文結集,涉及文體史與文體學史、文體理論與文化意蘊、審美形式與美學理論等研究領域。作者將中國古代的文體形式與文體理論置于社會歷史、文化的關聯域中進行研究,探討文體和文體觀念生成的文化和美學機制,闡釋其中所蘊含的美學意蘊和文化意蘊,深入發掘中國古代文體和文體學的民族特色。
賈奮然 ·理論 ·20.4萬字
戴木才等 ·理論 ·2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