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叢書共包括六本書,分別是:《光宗耀祖——宮廷婚禮》《群星耀眼——名人婚禮》《異彩紛呈——少數民族婚禮》《儀式符號——農村婚禮》《中西合璧——城市婚禮》《域外奇俗——世界婚禮》。這套書突出學術性、資料性和可讀性的有機結合。在把我學術前沿和占有豐富資料的基礎上,通過生動的文筆對于婚禮有關的習俗、現象、事例、個案和民族志等進行深入淺出的描述和解釋,以滿足不同層次讀者對各種婚禮文化的閱讀興趣。
吳瑛 蘇醒 ·民俗文化 ·17.6萬字
“品讀大連”系列叢書以“記一城一市之概貌,溯一城一市之源流,述一城一市之風物”為主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大連的人文歷史、社會生活、時代風貌,著力弘揚城市文化精神,充實城市文化內涵。《居所尋舊·大連老建筑》為“品讀大連”系列叢書之一,介紹了旅順、金州、大連、莊河等地的數十座老建筑,著意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如八七療養院建筑群、長隆德莊園、關東都督府、肅親王府、大連藝術館、大連火車站、中山廣場等。建筑是歷史的見證、凝固的音樂,本書在文字與建筑的交融中,展現出建筑背后的歷史變遷、人物命運。
晚述 ·地域文化 ·15.6萬字
本書通過對我國史前大量文明遺產(包括各類工藝品、美術作品、音樂舞蹈作品、文學作品、建筑、器具、各類文獻等)嚴謹詳細地審視,透過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維方式等多重因素對這些審美對象的滲透和影響,以及這些審美對象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的考察和研究,為我們清晰地展現和勾勒出中國秦漢審美文化史的演進軌跡。全書文字通暢易懂,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圖,從而大大降低了接受難度。
廖群 ·中國文化 ·7.7萬字
《趣說中國百年來的衣食住行》,作者為中國現代文學著名作家,鴛鴦蝴蝶派主將包天笑先生,本書是一本記錄中國近百年來社會生活方式變化的詳細寫真,是珍貴的文化歷史著作。本書通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觀察,詳細記錄了百年來中國人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變遷,特別是在飲食文化上的變化。書中不僅回顧了食物從傳統到現代化的演進,還細致描述了地域間的飲食差異,如北方的小麥主食和南方的大米主食。書中詳細記述了中國在食方面的變化。作者提到,隨著西方文化的影響,傳統的母乳喂養逐漸讓位于牛乳和奶粉,這種變化反映了科技進步和文化交流的深刻影響。此外,作者還探討了食品制作和飲食習慣的演變,如家庭餐飲的變化、飲食制度的轉變(如共食制與分食制的討論)等。
包天笑 ·文化史 ·6.9萬字
本書首先闡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傳統手工藝的發展特征和現代保護價值,然后介紹了河北省主要的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再以永清扎刻為研究對象,對扎刻技法進行了詳細講解,從理論上將扎刻技法進行了追根溯源,為深入探討永清扎刻的搶救保護與開發利用等一系列問題提供了詳細的技術資料和理論支持。尤其就開發利用永清扎刻技法作為教育課程資源提高建筑與藝術設計教育中的構成學方面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并為永清扎刻工藝美術的搶救保護與開發利用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建議和具體實施辦法。本書適合對民間藝術領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程佳 ·非遺 ·13.6萬字
在當前這個處處充滿浮躁氣息的社會,國學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我們應該堅持對國學傳統文化的學習,在國學智慧的澆灌下做一個更出色的中國人。國學本身所涵蓋的內容是復雜而又多樣的,它不僅包括了在古代中國長期占據正統地位的儒家學說,還包括了很多其他相關的學說派系,對于每一個中國人而言,國學就是這個古老的民族永遠都不會割舍的文化之魂,是了解這個民族的正面與側面的最佳途徑。因此,我們需要這么一本書———《國學在臺灣》。
王鵬華 ·地域文化 ·8.9萬字
該書基于“基于文化視角的海峽兩岸客家服飾藝術研究(09YJA760017)”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資助,一是從海峽兩岸客家文化與藝術入手,對海峽兩岸客家服飾的種類進行了較詳細的介紹,展示了客家服飾絢麗多彩的一面。二是從服裝學角度研究了客家的服裝材料、服裝款式、服裝結構、服飾工藝、服飾配件、服飾色彩與圖紋等與文化人類學相關的內容。三是從兩岸客家服飾特質與文化詮釋的角度,論述了兩岸客家服飾文化的美學特征和文化特征,同時也揭示了海峽兩岸客家服飾文化同出一源,其服飾藝術文化之根在中原,同屬中華服飾文化。四是探討了客家服飾文化與藝術作為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以及對現代服飾設計方面的價值和作用。客家服飾文化與藝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保護和傳承。該書適合服飾文化藝術愛好者和客家文化工作者閱讀。
陳東生等 ·地域文化 ·16萬字
本書為傳統經典《孟子》的現代和解本,內容結構包含原文、語譯、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選經典底本、再現古文風范,譯文參考通行譯本、白話流暢通達,和解遴選中外典籍、匯注思想源流,有助現代讀者重讀“我們的經典”,更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余世存 李克 ·理論 ·19.4萬字
進入新世紀,通識教育在中國大學方興未艾,生機勃勃,這無疑是中國大學教育自我更新的新起點。所謂“我們的”通識教育,即復旦大學的通識教育,乃至中國大學的教育,不針對國外的通識教育。它旨在關心人格的修養、公民的責任、知識的整全、全球的視野,進而為新世紀中國文化傳統的接續與光大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全書共分三編:上編為通識教育與學生,主要針對人格培養、面向大學生所寫所講的;中編為通識教育與大學,針對大學、教育教學改革而言的;下編為通識教育與社會,針對校外的(政府和社會)、素質教育而言的。
蔡達峰 ·文化研究 ·20.2萬字
這本書以清晰易懂的風格,采用符號學、后殖民主義等理論方法研究媒介中的社會性別,以大量英美媒體中的實例為對象,研究性別與媒體研究領域中新近的重要問題和代表性實例,包括奧普拉·溫斯頓等的脫口秀、著名的《四海一家》等雜志以及新聞、廣告、當代熒屏和平裝本羅曼司,考察21世紀女人和男人中的代表人物是如何變化的,回應了女性主義、酷兒理論以及反種族主義的標準。
(英)羅薩爾·吉爾 ·非遺 ·23.8萬字
從山川、戀愛、社會與生活、貴族社會盛衰幾個方面,引介分析眾多《詩經》名篇,從而理解這種古代文學,還原古人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精神世界。在書中,作者將中國文學的原點之作——《詩經》與《楚辭》的寫作和表現手法,與日本古典文學的經典之作《古事記》《日本書紀》《萬葉集》進行比較研究,并且還述及西漢初期到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文學史,涉及司馬遷、漢賦與樂府、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陶淵明、謝靈運等文學派別與文學家。按照神話、詛咒、戰爭、宗教、歌舞等主題,系統解讀漢字的文化意涵;從言靈信仰、法律與刑罰、祭祀與宗廟、生產與技術、人生在世、生命思想等主題入手,延續上冊的思路,分析漢字的文化意涵,以博識而明快的理論風格,描繪漢字初創的世界。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字學功底與考據功力,加之日本學者嚴謹而細膩的風格,遂使書本內容常發他人所不能道,視角獨特,見解深刻!
(日)白川靜 ·中國文化 ·67.9萬字
本書以中國海洋文化產業的主要門類如海洋節慶產業、海洋休閑產業、海洋影視產業、海洋文藝產業、海洋工藝美術品產業等作為主要考察對象,并結合各沿海區域海洋文化產業的發展特色進行論述,試圖對中國海洋文化產業的發展歷史、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的一次較為全面的概括和總結。
畢旭玲 湯猛 ·文化研究 ·16.5萬字
目錄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包含內容旨趣和形式結構兩個相得益彰的組成部分。內容旨趣是目錄所要表達的思想,形式結構是目錄針對特定思想而選擇的表達方式。顯然,目錄首先需要表達什么,然后才談得上如何表達。因此,內容旨趣相對于形式結構而言,具有邏輯優先性。中國古代目錄學包括三大方面的內容,正是這些內容決定了中國古代目錄學獨特的形式結構。一是有關“部次條別”的技術內涵,它對應于以組織文獻、提供檢索為指向的具體操作。二是“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學術史內容,即在“部次流別”從而“即類求書”的基礎上“因書究學”,其最終目的
傅榮賢 ·中國文化 ·27.8萬字
《孔子集語》是一部由古代水頭人編纂的典籍。輯者薛據,出身于宋代平陽有名的望族——南湖薛氏。他追慕圣人,恐其言語散佚,于是博覽群書,遍采古籍,乃成此編。后來此書還被收入《四庫全書》,廣為傳播,影響很大。對于后人來說,在學習《論語》之余,若能以此書補充,應該是很有益處的。本書譯注者陳正印先生,多年來潛心于詩詞創作和文史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在編選《水頭歷代詩文選》之后,這次又譯注《孔子集語》,為“水頭鎮歷史文化”叢書再次做出了貢獻,其不忘鄉情,令人感佩。
(宋)薛據輯 陳正印譯注 ·中國文化 ·7.7萬字
神話故事是古代文學、哲學、歷史與美學的底色。本書取材整理自《周易》《楚辭》《山海經》《淮南子》等四十一部典籍,將零星散見于古籍文獻中的眾多神、人、精怪、異獸等傳說進行挖掘梳理,重新講述,涵蓋創世神話、大洪水神話、戰爭神話、發明創造神話和精怪傳說。全書按照部族分類、時間傳承的維度,以五部、四十五篇神話故事,一百一十八種靈獸、精怪,二百余幅純美彩繪,有序構建了一個浪漫瑰麗的中國神話世界,是一幅文學與美學的大型畫卷,是獻給青少年的一部豐富的華夏民族神怪志。
白羽著 吟酒 墨人山繪 ·中國文化 ·10.8萬字
本書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旨,將內容分為四編。第一編全景式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含義、生成背景、基本精神、發展歷程;第二編從思想層面上闡發中國傳統哲學、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核心理念;第三編概括地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學、中國傳統史學、中國傳統藝術、中國傳統審美文化、中國傳統典章制度、中國傳統科學技術、中國傳統中醫文化、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及輝煌成就;第四編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探討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創新發展的路徑,強調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對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性。本書還穿插有“博古通今”等相關鏈接模塊,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本章知識;每章最后的“學而有思”和“旁搜博采”,分別側重思考與實踐,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金華 徐志紅 蘇凱主編 ·文化研究 ·20萬字
這是一套介紹中國民間剪紙的叢書,通過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透視中國的傳統文化。本冊主要介紹了中國蟲獸類經典剪紙并加以闡釋其美學價值和內在含義。
沈泓 舒惠芳 ·中國文化 ·3.3萬字
《世界文化博覽》精選了大量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以精煉的文字從多方面加以說明與介紹。本書從精選了大量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以精煉的文字從多方面加以說明與介紹。其內容涵蓋了原始社會、傳媒通訊、人類軍事武器的產生、數學寶庫、西方文明的產生、人類走向宇航時代等。
陳曉丹編著 ·各國文化 ·73.7萬字
《西游補》是《西游記》的續書,全書故事承接在唐僧師徒四人過火焰山之后,寫孫行者化齋,為鯖魚精所迷,撞入了自稱為小月王的妖怪幻造的“青青世界”。孫行者為了找尋秦始皇借驅山鐸子,也為了找尋師父唐僧的下落,往返奔走,上下探索,卻跌到了“萬鏡樓臺”。他通過樓臺上的鏡子進入“古人世界”,后來又進入“未來世界”。他忽化為虞美人,與楚霸王周旋,想探明秦始皇的住處;忽又當了閻羅王,坐堂把秦檜審判、行刑,并拜岳飛為第三個師父。……整個故事描寫極盡奇幻曲折之能事。
(明)董說 趙紅娟等校注 ·中國文化 ·13.6萬字
《文化現代性的視覺表達:觀看、凝視與對視》內容簡介:從視覺哲學、視覺歷史、視覺社會學和視覺政治學等角度,融合了傳播學、社會理論、文化史、性別研究、后殖民理論、政治經濟學等學科框架,多方面探討視覺文化與中國現代意識生成之間的關系,分析的對象包括攝影、印刷、電影、電視、互聯網、產外廣告、博覽會、奧運會、大型景觀等各類視覺媒介與視覺現象。筆者希望做一個當代視覺文化的“游蕩者”,從看似不相關和瑣碎的文化現象與事件中,扒梳現代性文化的表征與邏輯,對現當代中國傳媒文化中的各種視覺文化現象進行批判性分析,以圖從特定的角度揭示現代化進程中中國人的精神特質、思維方式、意識形態和集體想象,為現代性研究、中國近代文化變遷研究和當代通俗文化研究提供新的理論洞見和案例分析。
吳靖 ·理論 ·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