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歷史學與文獻學的方法,敘述6—10世紀中國禪思想史的脈絡與演變。作者綜合禪門史料、石刻文獻、傳世文集和敦煌文書,從歷史、思想、文化意義及影響三個維度,考證、敘述禪史關鍵的四個世紀中,禪宗及其思想的歷史變化過程。在20世紀以來禪宗史研究的基礎上,不僅修正了此前禪史研究的若干結論,而且對禪思想的內涵及其意義,提出若干與前人不同的新看法。
葛兆光 ·文化史 ·36.6萬字
李澤厚最新的一本文化隨筆集,由李澤厚于生前定稿。本書分為憶往、雜記、思想、序跋四輯,16萬字,均為李澤厚1990年代初及以后寫下的,體現了在探索“命運”的道路上對“意義”的尋求,其所記、所議,圍繞人的存在或本質、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人的命運和詩情等方面。李澤厚雖非文學家,但文章思想深邃、文字灑脫,不多修飾,余味深長,情景中飽含時空玄思與人生哲理,全然沒有學院派枯燥繁瑣之病,在學術界久負盛名,被譽為“當代梁啟超”。其中,《關于“美學譯文叢書”》《重視武俠小說的文學地位——悼金庸先生》《周有光先生108歲華誕賀詞》《兩個發言提綱》《兵家是中國哲學第一家》《儒家講實際重情感》《序》等十余篇,之前發表在報刊,此次是首次收入李澤厚的書中。
李澤厚 ·隨筆 ·16.1萬字
《歐里庇德斯悲劇五種》收集了羅念生先生翻譯的歐里庇德斯悲劇五種,包括:《阿爾刻提斯》《美狄亞》《特洛亞婦女》《伊菲革涅亞在陶洛人里》《酒神的伴侶》。
(古希臘)歐里庇得斯 ·文化研究 ·19.4萬字
本書是呂思勉《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中國文化史六講》兩份講義的合刊。“十講”是呂思勉1935在上海光華大學的講義,“六講”是呂思勉1929-1930年在省立常州中學授課的講義,原為“二十講”,僅存其六。“十講”與“六講”大體涵蓋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如先秦諸子百家等)和社會史(如婚姻、宗族、階層、財產等)的主要面貌,可讓讀者對中國歷史上各種政治思想、主張,各種社會、制度的源流和演變,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
呂思勉 ·文化史 ·9.6萬字
本書主要講的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課目:一是“茶是如何制成的”?如果連茶是如何制成的都不知道,喝起茶來就會像瞎子摸象?二是“各種茶的認識”。對市面上的各種茶有一些理論性的理解,才能更好地進入欣賞的領域。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包括沖泡和飲用。只有從喝茶中才能獲得茶的益處,才能體會到以茶為載體的思想、美學境界。
蔡榮章 ·文化研究 ·6.4萬字
《易經故事》上啟伏羲神話,下至明清,以歷史故事解密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介紹了易經的眾多歷史、文化常識和技巧方法。有對《易經》起源的追溯,也有對華夏文明史的濃墨重筆,更有對古易經文化深邃的思辨。本書分十五個章節,以解密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介紹了易經的眾多常識和技巧方法。包括起源密碼、醫學密碼、占卜密碼、三國風云、兵書解密、性格密碼、星象疑云、風水密碼、生日密碼、姓名密碼。
威廉·維特 ·中國文化 ·10.1萬字
原宿,日本潮流圣地;牛仔,美國文化名片之一,西部開拓先鋒。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夕,當脫下沉悶制服、渴望展現自我的日本少年迎頭撞上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式時尚風潮,一場滿懷熱情與工匠精神的衣櫥革命就此展開。自此之后五十年,日本從一個時尚荒漠演變為當下最重視服裝搭配的國度之一。當年借由美式風格發展而來的時尚潮流,又從原宿出發反向輸出西方,進而影響全球。《原宿牛仔》借由講述潮流先鋒的故事,梳理日本五十余年街頭服飾發展脈絡。這些故事里藏著風靡一時的風格與品牌是如何成功的答案,也可由此窺見日本人的性格與文化精髓。
(美)W.大衛·馬克斯 ·文化研究 ·14.1萬字
本書收錄了自秦代以來歷代文人騷客的傳記,再現了歷代文人的風流倜儻、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傳”、“陸文學自傳”、“罪言”等。
秦榆 ·文化評述 ·20.8萬字
行走在世界之巔,去體會極北之地的孤獨之美;遠涉南極,去探索人類最后的邊疆。尋訪大變革前夜的古巴,撥開斯里蘭卡這朵帶刺的鮮花,游走在神秘的南太平洋,揭示津巴布韋的謎題……袁越用持久不變的好奇心、與時俱進的知識儲備、巨大的熱忱和勇氣,探求那些不易去的風景和不易解的難題,分享種種獨一無二的體驗。用他的話說:“當我知道的人類故事越多,我對這個世界的偏見就越小。”
袁越 ·文化研究 ·28.5萬字
《野味讀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書里書外”,“書里”收錄孫犁自述的讀書經過;“書外”則是可能影響孫犁精神成長的文化生活。如果我們把文化生活的內容也算作一種“讀書”,則“書外”的部分也算該是孫犁讀書生活的一部分。第二輯“書前書后”,部分是孫犁的讀書筆記。因為愛書,孫犁常在書上施以封皮,而因書衣多在書前書后,我們就為本輯取了這個名字。“書前書后”里的文章乍看有些雜亂,但除去不多的孫犁對文學作品(及其作者)——古代多列入集部——的評論,這部分文字的大宗在古代屬于史部。第三輯“書長書短”,是愛書人孫犁在買書、得書、藏書等方面長長短短的敘述,進而延伸至新的契機境界:“讀中國歷史,有時是令人心情沉重,很不愉快的。倒不如讀圣賢的經書,雖然都是一些空洞的話,有時卻是開人心胸,引導向上的。古人有此經驗,所以勸人讀史讀經,兩相結合。這是很有道理的。”
孫犁 ·隨筆 ·19.9萬字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儒家禮樂文明的來龍去脈,及中華禮學的學理、主要典籍、人生禮儀(冠、婚、射、喪等),并對中西禮儀進行了比較,旨在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傳統禮儀,做到內外雙修,提高自身人文素質。本書所依據的課程——中國古代禮儀文明,是作者在清華大學開設的全校性選修課,蘊含著作者歷經五輪講課所匯聚的精華,也是迄今為止全國為數不多的講授中華傳統禮儀的課程。
彭林 ·中國文化 ·19.1萬字
俄羅斯(前蘇聯)科學院于20世紀先后出版了3部語法,第一部是1952—1954年由著名語言學家維諾格拉多夫主編的《俄語語法》,第二部(1970)、第三部(1980)均由著名語言學家什維多娃主編。論文力求通過對這三部語法(1952—1954、1970、1980)的句法學部分的變化進行對比和分析,清晰地折射出20世紀俄語標準語法思想發展與變化的軌跡和脈絡,藉以本文嘗試對此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和總結。
寧琦 ·各國文化 ·1.2萬字
岡倉天心以“茶道”為切入口,娓娓道來,條分縷析地剖陳日本古典美學的精髓,通過茶道的產生、流傳、儀式及其背后的哲學思想,來解釋東方日本的生活藝術和審美觀,為西方人理解東方文化及藝術之美打開了一道迷人的回廊,由此也被歐美人士譽為是日本第一次向世界輸出文化觀念的代表作。
(日)岡倉天心 ·文化研究 ·4.9萬字
中國古代造園第一專著《園冶》,共三卷,以相地、立基、屋宇營造、園林營建為體,涉及列架、裝折、欄桿、門窗、墻垣、鋪地、造石、掇山、借景等諸多方面的具體內容。全書以作者的營造經驗為依托,詳細論述了宅園和與之相應的園林營建的基本原理及具體手法,更以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以及“巧于因借,精在體宜”的造園理念,為好園者指明了清新素雅、簡約守拙、含蓄幽深、遠逸超脫的至高的造園境界。
計成 ·民俗文化 ·13.6萬字
甲骨文前身,并不是常規文字,而是軒轅黃帝用來記載“重疊結構世界”原理以及人在“重疊結構世界”中進行“心智系統轉換”方法的特種圖示。我們把這種特種圖示稱為“源頭甲骨文”。“源頭甲骨文”被重新解讀出來,就好像按下了照亮“人類文明整體進程”燈塔的開關,讓我們一下子看清了人類文明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目前世界所處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背后的大背景就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僅有的一次,從“前(幼稚)文明”向“后(成熟)文明”的跨越,這個跨越已經到了交替臨界點。而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突破這一臨界點,是中華民族在人類文明中的歷史使命。因此,唯有中國才能完成這一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后的歷史使命。本作品將站在“人類文明進程”的高度,對人類文明的過去、現在、將來進行全方位論述。
徐筠 邱戀戀 ·文化研究 ·10.7萬字
1933年2月,詩的意志潰敗于政治的狂熱。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后,隨即對共產主義者和社會民主人士展開迫害,活躍在德國政治、文化舞臺的作家和藝術家首當其沖,在納粹當政初期的短短一個月內,這些作家、藝術家或遭監禁、槍決,或被迫逃離德國。本書以切近的視角和細膩的敘述,記錄從1933年1月28日到3月15日每一天里發生的迫害和逃亡,描述了托馬斯·曼、埃爾澤·拉斯克-許勒、布萊希特、阿爾弗雷德·德布林、胡赫、喬治·格羅茲、亨利希·曼等魏瑪時代多位文化巨匠的遭遇。這短短一個多月成為德國文學的冬天,也是全世界寒夜的序幕。
(德)烏維·維特施托克 ·文化史 ·15.5萬字
《世界漢學》旨在給關切中華文明的歷史經驗事實和未來發展前景的各國漢學家,提供一個自由演說的園地,祈望以漢語的方式建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統之間溝通與對話,建構國際漢學研究的學術橋梁,為實現在21世紀的共同夢想而盡綿薄之力。全書分“漢學視閾”、“漢學名家”、“經典釋讀”、“藝術史辨”、“文學對話”、“文獻鉤沉”、“漢語研究”、“學者訪談”等版塊。
耿幼壯 楊慧林主編 ·中國文化 ·15.3萬字
中華文明燦爛、古老,既有留存千年的文物古跡,又有曲折婉轉的人物故事。時光荏苒,在歲月長河的沖刷下,那些曾經的人和物的故事,漸漸變得模糊,以致發展成難以解決的懸案:“千古一帝”秦始皇完成了中國的統一,然而他的身世卻是一個從未解開的謎。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真死在了馬嵬坡嗎?晚明的梃擊、紅丸、移宮三案,一案緊扣一案,揭秘明末宮廷重重陰謀。《驚天謎案·中國卷》中民國時期那些富有傳奇色彩的神秘刺殺,其背后的內幕讓人欲罷不能…一奇案、怪案、冤素。一樁樁,一件件,像謎一樣召喚著人們不斷去探究。
李曉鳴編著 ·神秘文化 ·11.7萬字
作為吸血鬼研究的先驅性作品,本書深入講解了吸血鬼與人類歷史一樣古老的起源,討論吸血鬼與血、誘惑以及死亡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講述自薩滿、祭司與希臘諸神退卻之時起便潛伏在基督教正統教義的暗影之內,持續不斷變換形態、時隱時現的吸血鬼形象。它們活躍在瑪麗婭·特蕾莎女王御醫的報告,馬丁·路德的談話還有伏爾泰慷慨激昂的啟蒙思想探討之中……日本泉鏡花文學賞得主種村季弘跨越文學、藝術、哲學、精神分析、犯罪心理學等諸多領域,追尋棲息于人類靈魂陰暗面的吸血鬼幻想,帶領你進入戰栗、血腥與誘惑的世界。愛的技巧?就是往吸血鬼的氣質里加入些銀蓮花的謙恭。——齊奧朗
(日)種村季弘 ·隨筆 ·12.2萬字
這里,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這里,曾上演過一幕幕民族戰爭的歷史話題;這里,流傳著無數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團結奮斗的故事……
岳丕航 淡墨松風編著 ·中國文化 ·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