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上、下兩冊,內容包括:實驗室常用技術及分析方法,藥學實驗常識,藥用植物學實驗,藥用生物化學實驗,藥理學實驗,天然藥物化學實驗,生藥學實驗,藥物分析實驗,藥物化學實驗,藥劑學實驗,生物藥劑學與藥動學實驗,高等藥物化學實驗,高等天然藥物化學實驗,高等藥物分析實驗,高等藥理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藥學創(chuàng)新實驗。
何勤 ·藥學 ·28.8萬字
本套叢書的編寫強調臨床試驗設計與實施要點的講述,通過與相關學科理論知識的緊密結合,將使其對臨床試驗從業(yè)者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意義。在內容方面,涵蓋各科疾病藥物臨床試驗各個階段所承擔的任務,著重介紹如納排標準、隨機用藥方法、療效評價、安全性評價、研究終點以及數(shù)據(jù)處理等臨床試驗的關鍵點。并在介紹中設有案例,提供點評的內容,案例選取試驗者以往的一些真實案例以及一些已報道的經典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使讀者可以參照已完成的臨床試驗有更形象和深刻的認識。
薛敏 肖松舒主編 ·藥學 ·17.9萬字
本叢書是由廣東省藥學會專家組成員根據(jù)實際工作經驗出版的一套適合全科醫(yī)生和藥師閱讀和參考的案頭書。每個分冊根據(jù)臨床實際工作經驗收集整理了不合理用藥處方案例,全套書共收集處方案例千余例。每一個案例均從藥師的角度進行了處方合理性分析,并提出了處方點評建議,便于指導基層醫(yī)生和藥師開展處方點評工作。全書共分為九章,涵蓋消化系統(tǒng)的八大常見病種,主要包括消化系統(tǒng)常見疾病的簡要介紹、主要治療原則以及詳細的藥物治療管理,并通過典型案例的解析,以期為藥師進行審方工作提供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常惠禮 黎小妍主編 ·藥學 ·8.8萬字
本書由全國從事中醫(yī)藥教學科研高水平的專家編寫。是一部全面整理闡述中藥理論、臨床應用和總結推廣當代研究進展及新功用、新用法的大型學術性專著,它既對宏揚祖國醫(yī)藥學和提高廣大中醫(yī)臨床工作者的治療、保健用藥水平有所幫助,又是目前教學和研究工作者較為完善的一部大型參考書。
張廷模 彭成主編 ·藥學 ·234萬字
《漫畫中藥——中藥故事系列》叢書以歷史悠久、扎根于中華大地、深植于大眾心靈的中藥為切入點,通過具有史料記載、民間知曉度高的典故傳說,采用形象生動的漫畫形式,傳播中藥知識,弘揚傳統(tǒng)文化。叢書共分四冊,既可獨立成書又前后互為關聯(lián)。本書系《漫畫中藥故事系列》之一。本書以漫畫的形式,將一些出處明確的中藥素材,繪編成一個個情節(jié)完整的故事。本冊主要圍繞自然、人文與中藥的故事,選擇20味左右的中藥,每個中藥通過故事的形式展開,并配有10余幅漫畫,在每個故事結束后再以2~3幅漫畫的形式介紹該藥物的基本性能與功用。
楊柏燦主編 ·藥學 ·1.2萬字
我國發(fā)布的《冠心病心臟康復與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指出,CVD的心臟康復指以醫(yī)學整體評估為基礎,通過五大核心處方,即藥物處方、運動處方、營養(yǎng)處方、心理處方(含睡眠管理)、危險因素管理和戒煙處方的聯(lián)合干預,為CVD患者在急性期、恢復期、維持期及整個生命過程中提供了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全面和全程管理服務和關愛。營養(yǎng)處方分冊主要圍繞:健康與營養(yǎng)的關系,糖、脂肪、蛋白質對人體的作用,日常的飲食,能量平衡的有關問題,冠心病、心衰、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營養(yǎng)處方等。
孟曉萍 江巍主編 ·藥學 ·7.1萬字
《新編中草藥彩色圖譜》收錄較常用、功效較確切的中草藥700多種,按照中草藥功能分類編排,每種中草藥按別名、來源、原植物形態(tài)、采收加工、藥材或飲片形狀、性味歸經、功效與主治的順序闡述,并配有精美、清晰的原植物和藥材彩圖。《新編中草藥彩色圖譜》適合臨床醫(yī)師、中醫(yī)藥專業(yè)學生、中草藥愛好者參考閱讀。
朱意麟 李斌 周蓓 ·藥學 ·35.7萬字
主要介紹咳喘治療藥物在臨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和監(jiān)護要點,以及同類藥物在理化性質、藥動學參數(shù)及藥物選用等方面的區(qū)別;同時,通過案例展示咳喘藥物治療和藥學監(jiān)護等的步驟和方法,幫助讀者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本書內容亦涵蓋特殊情況下,包括特殊時期和特殊人群的藥物治療,為臨床藥師或醫(yī)生在處理特殊患者、復雜病例時提供參考。本書特色:全書以“少文字、多圖表、輔案對例”的形式,編輯整理了咳喘治療最新指南和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簡潔清晰地介紹了咳喘的機制、治療藥物及相關藥學監(jiān)護、治療策略等,力圖使讀者閱讀時感受方便和友好。
游一中 葛衛(wèi)紅主編 ·藥學 ·5.3萬字
本書從審方藥師培訓實際需求出發(fā),并結合浙江省審方培訓工作的實踐經驗,系統(tǒng)整理了審方藥師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包括審方基本技能、審方基礎知識,以及常見各類系統(tǒng)用藥,其中常見各類系統(tǒng)用藥又從常見疾病治療原則、疾病相關藥物的審方要點,用藥審核流程解析三個方面為審方藥師提供理論與審方實踐思維的剖析與指導。本書所包含的內容,除了關于國內外處方審核及合理用藥評價相關理論和實踐的總結外,亦著重關注新醫(yī)改背景下,辯證思維、臨床思維和循證思維等多種思維模式對審方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循證思維,對審方工作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及臨床對審方工作的認可度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促進合理用藥得以有效干預的基石。
浙江省醫(yī)院藥事管理質控中心 浙江省醫(yī)院協(xié)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組織編寫 ·藥學 ·37.3萬字
依據(jù)不同疾病的藥物治療方案,設計藥學監(jiān)護措施,明確藥學監(jiān)護重點。對藥物治療方案進行評價并正確實施,遴選適宜藥品,隨著疾病治療的進展調整藥物治療方案;對藥物治療效果進行評價;監(jiān)測與杜絕用藥錯誤;監(jiān)測與防范藥品不良反應;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等。
張峻 張畢奎 ·藥學 ·9.2萬字
本書立足于藥品全周期管理,分為上、下兩篇,共11章。上篇為供應鏈篇,以“研制注冊—藥品生產—流通采購—臨床使用—支付報銷”為主線,設置5章,梳理各節(jié)點供應保障的重點政策,探討相關政策的歷史沿革與改革現(xiàn)狀,分析改革成效與面臨的挑戰(zhàn),并探究未來趨勢,給出發(fā)展建議。下篇為專題篇,聚焦我國藥品供應保障中的改革重點與改革熱點,關注基本藥物、短缺藥品、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品種和醫(yī)保談判品種四類重點品種,突發(fā)公衛(wèi)這一特殊情形下的藥品供應保障,以及罕見病、兒童等特殊人群的藥品供應保障。聚焦重點制度政策,梳理關鍵機制;探究現(xiàn)狀、成效與問題;對比國內外做法與經驗,并最終提出完善建議、展望未來。
薛海寧 丁錦希主編 ·藥學 ·35.7萬字
本書匯集了中國常見的中藥材,并附有精美的藥材圖譜。書中采用圖文對應的方法,對常見中藥材的產地采集、性味功能、用法用量,逐一詳細解析,方便讀者了解常用中藥材知識。掌握這些中藥常識,對更好地預防、治療疾病能起到輔助作用。
趙慶新 ·藥學 ·6.8萬字
本書是一本集識藥、采藥、用藥為一體的精編彩色圖譜。編者將多年積累的千幅植物照片傾情奉獻給讀者。書中介紹了我國南北方常見中草藥近600種,分別從形態(tài)特征、采收加工、藥用功效予以詳細介紹;每種中草藥附多圖展示植株、葉、花、果等植物特征;彩色大圖清晰,正文和圖片的識別要點一一對應,一目了然,便于讀者識別和使用。書后附品種索引。本書可供從事中草藥學教育、資源開發(fā)的人員及醫(yī)藥工作者和中草藥愛好者參考使用。
劉春生 張麗霞 白貞芳 ·藥學 ·16.4萬字
本書以骨外固定技術,在上肢創(chuàng)傷、畸形與殘缺治療中的應用為特點,重點介紹用傳統(tǒng)手術方法和內固定技術無法治療的上肢復雜創(chuàng)傷骨折、殘缺畸形的外固定技術治療方法,外固定與內固定技術的優(yōu)化結合。主要內容包括:上肢的進化、功能解剖、骨外固定技術在上肢應用的國際、國內概況;上肢骨外固定器構型、穿針原則和方法、風險規(guī)避及外固定與其它固定方法在上肢矯形與重建的結合使用;臨床常見的上肢畸形與殘缺的治療方法。
秦泗河 范存義 張群 ·藥學 ·22.9萬字
藥物Ⅰ期臨床試驗是新藥研發(fā)臨床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階段,需要制定詳細的、符合臨床試驗實際運行需求的規(guī)章制度和人員職責、標準操作規(guī)程、設計規(guī)范等文件,以保證臨床試驗規(guī)范有序、高效運行。本書以江蘇省中醫(yī)院多年來承擔的Ⅰ期和生物等效性臨床試驗積累的管理經驗和操作技術為基礎,突出中藥I期臨床試驗操作標準特點和實例,內容涵蓋藥物Ⅰ期臨床試驗研究室實施條件、藥物Ⅰ期臨床試驗研究室管理制度/人員職責、藥物Ⅰ期臨床試驗研究室標準操作規(guī)程、藥物Ⅰ期臨床試驗文件設計、藥物Ⅰ期臨床試驗信息管理系統(tǒng)、Ⅰ期臨床試驗數(shù)據(jù)核查及附錄等。
蔣萌 鄒沖主編 ·藥學 ·19.9萬字
近年來包括抗腫瘤藥物在內的各領域新藥不斷上市應用于臨床,潛在藥物相互作用數(shù)量也明顯增加,對用藥安全提出了新挑戰(zhàn)。盡管具有臨床意義的DDI的信息不斷積累,但是這些數(shù)據(jù)都分散在文獻和藥品說明書中,臨床工作中查詢不方便;雖然一些專業(yè)數(shù)據(jù)庫或網站提供DDI信息查詢,但收費昂貴,且多為文獻和說明書內容羅列,對臨床參考意義有限。本書匯集臨床腫瘤治療方案中常見和新型抗腫瘤藥物,對DDI進行匯總整理,從臨床實踐出發(fā),篩選出對臨床有意義的藥物間相互作用收入本手冊,方便臨床工作中查詢藥物相互作用,為抗腫瘤治療方案的制定和調整提供參考。
李國輝 董梅主編 ·藥學 ·9.9萬字
ICU逐漸細分,形成RICU及EICU(急診重癥監(jiān)護室,emergencyintensivecareunit)等,使ICU的診治更具專業(yè)化和特色化,以急診重癥監(jiān)護室(RICU)收治的各種適應證為綱,詳細介紹各種情況的處理原則和注意事項,突出以流程圖和表格的形式闡述各種急危重癥的處理路徑。
柴艷芬 壽松濤 么穎 ·藥學 ·21.1萬字
中藥配伍既是中醫(yī)整體觀念的體現(xiàn),也是辨證施治的要求,可達到增效減毒的目的。現(xiàn)在的人越來越相信中醫(yī)藥,網絡信息肆意充斥,難辨真?zhèn)危覀兲卣埳虾V嗅t(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脾胃病專家執(zhí)筆,特選更合適中藥治療的疾病,而且從相對簡單的藥、食兩用的2味藥入手,更實用也更安全。中藥配對,功效翻倍!
袁建業(yè) 高俊杰主編 ·藥學 ·5.5萬字
《本草發(fā)揮》為元末明初醫(yī)家徐彥純編著。徐氏集朱丹溪、成無已、王海藏等諸家之言,訂說補缺,匯粹成編,命曰《本草發(fā)揮》。全書共分四卷。卷一包括金石部、草部,金石部收錄23種藥物,草部收錄33種藥物;卷二為草部,收錄87種藥物;卷三為木部、人部、獸部、禽部、蟲魚部、果部、米谷部、菜部,收錄131種藥物。卷四主要輯錄藥性理論與組方用藥原則的相關內容。書中每藥均先敘述藥之性味、功用及其主治,然后博采成無己、張潔古、朱丹溪、王海藏等諸家之說,兼取《珍珠囊》《用藥法象》《本草衍義補遺》《湯液本草》等書之精華,闡發(fā)了藥物性味歸經升降之性及君臣佐使、臟腑補瀉的法度原則。本書征引《政和本草》與金元諸家文獻而成書的特點對后世成書頗有影響,是金元時期本草學研究的重要文獻。
(元)徐彥純 ·藥學 ·6.6萬字
作者經過二十余年曲折的學習臨床探索歷程,尤其是近年的經方教學實踐,漸漸感受到經方的神奇與魅力,也體會到經方至平至易的一面,只要能正確認識經方思維,把握好方證就可入門,進而登堂入室。作者總結出學用經方三部曲——明、熟、變,明白經方的理論體系,臨床思維特點;熟諳方證;善于變通。且試用電腦作比喻,八十年代,學電腦,老師講授那繁雜的指令編程,沒有幾個人聽得進。待視窗操作系統(tǒng)問世,集高效性簡易性于一體,連小學生都可以熟練地運用電腦,根本用不著去掌握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及繁雜的指令。《傷寒雜病論》就是中醫(yī)體系中最高效且最簡易的臨床"視窗操作系統(tǒng)",是中醫(yī)最佳的臨床指南。作為臨床醫(yī)生無需去考慮那繁雜的病因病機及繁瑣的理論,只要將六病提綱領會,熟諳基本的方證,臨證自會得心應手。
溫興韜 ·藥學 ·1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