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2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5.9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5.5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7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4.9萬字
《黃帝內經》的成書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醫學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獻大約有50余種,其中既有書名而內容又基本保留者有35種,以“經言”、“經論”、“論言”或“故曰……”、“所謂……”等方式引用古文獻而無法知其書名者也很多。這些古文獻對了解先秦時期中醫發展的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
黃勇編著 ·中醫 ·5.4萬字
《本草綱目》所述內容實用,涉及知識廣博,不僅對中國古人的飲食養療產生了很大影響,而且對現代醫學、現代飲食學、現代養生學、現代保健品的開發,也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因此,本書在參考了多種版本的《本草綱目》基礎上,以面向大眾、經濟實用為目的,以盡可能展示原著的全貌和完整為前提,并適當地刪去了一些怪異難得的品物和一些缺乏科學性的醫方,以利于讀者更好地掌握日常飲食養療的知識,以便讀者更好地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參照學習運用,真正獲得保健養生的幸福生活。
李時珍 ·中醫 ·5.1萬字
李時珍 ·中醫 ·3.7萬字
李時珍 ·中醫 ·5.5萬字
李時珍 ·中醫 ·3萬字
李時珍 ·中醫 ·3.8萬字
李時珍 ·中醫 ·6.1萬字
作為病理科醫生,作者在工作上經常面對尸體、內臟和細胞,鮮有親身接觸病者。然而,多年來處理過的個案,在她眼中其實都是一個個完整的人——有思想、有感受,也有血汗和淚水。他們患病的心情、面對生離死別的反應、種種喜怒哀樂,作者都嘗試以同理心感受,用筆墨記錄這些令人感動慨嘆的故事。在本書中,作者以細膩、冷靜而帶溫度的文字,與讀者分享她讀醫與成為醫生的經歷、對生與死的觀察,以及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徘徊。透過這些經歷與案例,讀者可對醫科生的苦與樂、病理科醫生的工作內容與專業觀點、疾病與死亡的另一面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許嫣 ·中醫 ·6.7萬字
血管生成的研究方法已經成為近幾年腫瘤、心肌缺血、腦中風、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重大疾病研究中的熱點。全書根據中醫藥科研人員的需要,收錄了各種中西醫評價血管生成的體內外詳細實驗方法。包括血管生成抑制治療、圓盤血管生成法、角膜法、大鼠動脈環法、膠原蛋白凝膠檢測法等等。書中所列方法步驟詳盡,每一方法均列出了主要注意事項,操作性極強。
陸茵主編 ·中醫 ·18.5萬字
本書為《周圍血管病中醫小叢書》之一,由遼寧省名醫、外科專家呂延偉教授等主編。全書共8章,重點介紹了最為常見的8種周圍血管疾病的治療難點、中醫治療優勢、辨證治療過程中細微的變化與對策,突出展示了周圍血管疾病的中醫治療水平和成果,客觀評述了中西醫治療現狀,并結合我國幾代專家的臨證經驗,提出適合患者病情與需求的治療方案。
張建強 趙欣 ·中醫 ·14.7萬字
飲食與老年人健康息息相關,科學合理的膳食模式不僅可以延緩機體老化,對于老年病的預防和治療也大有裨益。本書由301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營養專家撰寫。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在講述老年階段的身體生理變化基礎上,依次展現老年人飲食的方方面面。涉及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重要性,生活中食材挑選保存、飲食習慣培養、保健食品挑選注意事項,老年人營養膳食指南和營養素的搭配,各種老年疾病的營養調理,需要介護疾病的飲食及護理要點,老年常見的營養誤區釋讀,食物搭配、預加工及食譜舉例等。所述內容兼具科學性和實用性。本書各章深入淺出,重在科普,可供老年朋友及其子女、陪護人員參考查閱,也可供老年病醫學工作者日常參考。
劉英華 徐慶主編 ·中醫 ·12.2萬字
《藥鏡》四卷,明末清初浙江嘉興名醫蔣儀撰。康熙甲辰年(1664)與明·王肯堂《醫鏡》合刊,置于《醫鏡》之后,合刊本總名《醫藥鏡》。《藥鏡》前撰[凡例],次附[總目]。正文內容分為四卷,系依藥物之藥性的溫、熱、平、寒四類而列,共344味。其后附載[拾遺賦],收藥140種;[疏原賦]述經絡、用藥法,以補所未備;[滋生賦]錄水類藥品25種;[補遺]載36種食物之性用。本次整理以康熙甲辰年刻本《藥鏡》為底本。
(明)蔣儀撰 王振國 丁兆平校注 ·中醫 ·6.3萬字
本書介紹了著名老中醫謝錫亮數十年來用直接灸法防治病毒性乙型肝炎、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多種疑難病的獨特經驗以及直接灸法的操作要領和技巧。全書共五章。第一、第二章簡要介紹灸法基本知識,第三章為用直接灸法防治病毒性乙型肝炎醫案,第四章為免疫性疾病醫案,第五章為其他疑難病醫案。這些醫案是運用灸法臨床實踐的真實記錄,是傳統醫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生動范例。
謝錫亮 ·中醫 ·6.9萬字
人體是一個講究平衡與和諧的系統,五臟六腑各司其職,互為表里,相互影響。本書總結了李世增夫婦50多年的從醫經驗,書中不僅詳細分析了當下的常見疾病,還總結出了預防和應對疾病的妙方,書中李世增李老重點闡述脾胃系統病癥,朱桂茹老師重點闡述肝系及婦科病癥,他們認為做到五臟六腑和諧平衡,才能身心健康,益壽延年。這也是李世增夫婦所倡導的養生之法,從調養五臟六腑入手,扎扎實實地打下健康的基礎。
李世增 朱桂茹 ·中醫 ·9.2萬字
《醫貫砭》是徐大椿針對明代趙獻可《醫貫》所論命門學說、先天要論、后天要論,崇尚溫補及濫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及部分臨床問題進行批駁,兩書同時閱讀,后者補偏救弊。本書分導讀、原文校點兩部分,末附后人研究成果,使導讀、古籍、附錄三位一體,古今并舉,學術爭鳴,推陳出新,拓展視野,古為今用。
刁青蕊 王琳 ·中醫 ·13.1萬字
《祝茹穹先生醫印》三卷,附《醫驗》一卷,清代祝登元撰,弟子趙嶷記,現存清順治十三年(1656)祝氏曠曠居家刻本。卷一、卷二載醫論十八篇,主要論述脈理,卷三載醫論七篇,內容以傷寒論治為主。《祝茹穹先生醫驗》一卷,載醫案五十余則,由不同的人追記而成。本書論述多有新意,醫案可堪參考,有較高理論與臨床價值。此次整理出版,以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所藏清順治刻本為底本,以天津中醫藥大學所藏抄本為主校本整理。
(清)祝登元 趙嶷 ·中醫 ·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