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主要收載了腎病常見病種、多發病種,重點突出了中西醫結合的論治體會,以及中醫的整體調治、防護及重視個體化論治相結合的理論觀念,同時詳細介紹了腎系病證常用的中草藥性味作用,該書是作者從事臨床40余年的經驗總結,包含諸多對腎系疾病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治療方法,對于基層醫務人員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郭培恒 ·內科學 ·78.5萬字
目前我國心臟重癥的患者人數居高不下,心臟重癥康復治療在我國普及率較低,缺乏統一的、有資質的專業培訓,但是重癥康復中尚缺乏精準有效的連續監測和療效評估手段,加之臨床實施過程中尚無統一的標準,為促進心臟重癥康復事業,適應學術發展體系建設與質量控制要求,中國心臟重癥與康復血流動力學專家委員會特制訂此專家共識,以期為中國心臟重癥康復相關標準應用及臨床治療提供借鑒和指導。主要內容包括心臟重癥康復的重要性,主要的重癥康復方案;動態心輸出量測量系統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指標解讀和臨床應用的操作要點、數據解讀;心臟重癥不同疾病的病理生理及血流動力學變現,以及運動后的變化等.
徐丹蘋主編 ·內科學 ·3.6萬字
該書是《中西醫結合慢性病防治指導與自我管理叢書》的一個分冊,全書由知名中醫藥學專家編寫。本分冊以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為綱,分別介紹該病的就診導航、個人調理、藥食宜忌速查、醫患互動空間等。對于患者及亞健康人群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陸為民 徐陸周 ·內科學 ·5.5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了筋傷手法治療術,全書涉及30余塊肌肉損傷、15種常見軟組織疾病,以及對8類傳統手法治療術的領悟和應用,并附有手法操作視頻,以方便讀者學習、運用。本書理念新穎前瞻,理論精中通西,手法創新獨到,療效安全可靠。
田紀鈞 ·內科學 ·11.4萬字
全書主要分為3個部分,第一章醫論醫話,以專題形式介紹陳寶義教授在兒科,尤其是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方面的學術思想、診療特點,以及陳教授的師承源流、關于養生保健的經驗等。第二章醫案,以疾病為綱,以按語為載體,真實、完整地反映陳寶義教授在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雜癥臨床上的診療思想和遣方用藥經驗。第三章臨床經驗方,對陳教授創制的經驗處方進行系統的介紹分析。書中涉及內容均為筆者多年跟隨專家所記錄的第一手資料,對于完整保存老專家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后來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胡思源 ·內科學 ·10.4萬字
本書突破了以往這類書籍僅限于單純超聲診斷的限制,將包括超聲、X線、CT、MRI多種影像學檢查方法在每一種婦科疾病診斷中的作用、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要點做綜合性敘述。對每種疾病分三部分描寫,前言中先簡述該病的臨床及其病理特點,第二部分影像學表現中重點敘述該病的超聲、X線、CT、MRI的各種影像學表現,配合豐富清晰的圖像進行說明,文字簡練,重點突出,清晰準確。最后總結每一種疾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要點,并進行各種影像學方法的比較,以幫助讀者針對每種疾病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
王青 于德新 ·內科學 ·12.2萬字
本書社區醫療正在成為我國醫療衛生體制中最基礎的一個環節。我國腎臟疾病患者是一個龐大的人群,腎臟疾病的發病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很多人對腎臟疾病的認知度較低,社區醫務工作者對腎臟疾病也相對比較陌生,很多患者得不到正確的診斷治療,因此,加強對腎臟疾病知識的普及,對腎臟疾病早發現、早治療是我們從事腎臟疾病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劉倫志 ·內科學 ·10.6萬字
全書內容包括15章,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康復冠以其首,在肺康復的概念與理論的基礎上形成一套可應用于指導臨床和居家康復的書籍。全書涵蓋與肺部疾病相關的基本概念、理論、病理特點、治療原則與康復方案。我們嚴格按照肺康復教育的方式進行編寫,通過檢索文獻,收集證據,形成編寫內容。
陳文華等 ·內科學 ·7萬字
《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圖解及述評》一書的撰寫宗旨就是力求將簡煉的文字與易懂的圖片相結合,參照圖解基本上可以將手術步驟展示,通過相應的評述可以了解不同操作步驟中的特點或難處。為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們僅對臨床工作中體會到其需要歸納、強調之處方予評述,這樣內容的不足就難免了。編寫團隊為國內知名神經外科團隊,有自己系統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之前版本在社會上反響良好,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實力。
漆松濤 ·內科學 ·14.4萬字
孟和教授在中西醫結合手法復位、小夾板治療骨折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生物力學和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及骨折治療臨床實際,自主研制了系列集復位、固定為一體的骨折治療器械——骨折復位固定器,創造性提出骨折治療三原則,并在治療方法上提出了四結合,從骨折復位、固定、功能鍛煉、內外用藥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骨折復位固定器療法的治療體系,實現了骨折復位固定器療法的自主理論創新、技術創新與器具創新。
張興平 ·內科學 ·19.9萬字
①屬三名工程選題,“阜外系列”是深入人心的品牌;②阜外醫院心血管病重癥監護病房收治來自全國各地的危重心血管病人,特別是在綜合診治復雜的心血管患者方面能彰顯阜外先進醫療水平。③詳細描述心血管重癥患者心電、血流動力學監測,各種搶救措施,各種器械輔助治療(IABP、ECMO、血濾、起搏器、呼吸機等)使用規范,臨床常見心血管重癥診治程序和處理要點,以及常用檢查、常用藥物的使用、ICU護理的特色等。
譚慧瓊 劉亞欣 ·內科學 ·19.1萬字
腹部分冊主要從門靜脈高壓癥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急診介入,肝脾破裂出血、腹部外科術后出血、腎出血性疾病的介入,肝移植術后急性血管并發癥的處理,消化道非靜脈曲張性出血的急診介入,腸系膜靜脈血栓的急診介入,腹部感染及膿腫的急診介入,膽系急癥的急診介入幾方面展開;并配以詳實造影及影像圖像,力爭圖文并茂。書寫流程按照介入基本條件、程序、操作步驟、注意事項、適應證、禁忌證及并發癥防治等幾方面撰寫。
王茂強 ·內科學 ·18萬字
本書是一部大型急診內科學專著,由國內100余位急診醫學、重癥醫學及有關學科的專家撰寫。全書共分17篇156章,約260萬字。分別敘述了常見內科急癥癥狀的診斷思路與處理原則,具體內容包括:休克、臟器功能衰竭、臨床常見腦病與危象、急性中毒、內科各系統疾病急診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診斷與治療措施等。是急診科、重癥醫學科、內科等醫師必備的參考書。
張文武主編 ·內科學 ·161萬字
本書從理論和實際應用兩個研究視角入手,探討了近些年來肥胖的研究進展,理論研究包括流行病學、生理學、病理學、病因學和生物化學。實際應用研究包括營養、理療、運動教育以及它們在體育運動和飲食方面的運用。系統研究探討體育活動和飲食調節對解決肥胖問題的意義更加深遠。
閻守和 杜澄 閻守扶 ·內科學 ·24.1萬字
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和心臟再同步治療(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應用廣泛的心律失常治療方式。本書以最有代表性的病例和最透徹前瞻的分析,展現3種心律失常治療器械使用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對每一個問題基于實際病例提出詳細的解決方案,包括參數設置和優化、隨訪方案、故障識別和處理等。力求病例精準、文字精練和數據精確,突出模塊化和條理化便于讀者快速查閱和第一時間捕捉到核心信息。
陳柯萍 張澍主編 ·內科學 ·7.8萬字
秉承一貫的“實用”特色,介紹了各種內科疾病和綜合征的診斷方法、診斷標準和成熟的治療方法,并從臨床實際出發對各病種有關病因、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新發展都盡可能予以反映。將轉化醫學、整合醫學、系統生物學、循證醫學的理念融入其中,以及在新證據學基礎上,介紹了各種疾病診療指南的改進。此外,某些疾病的概念、分類或分期、診斷和治療已與國際接軌。力求定義準確、概念清楚,從臨床實際出發,重點突出診斷與治療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優化臨床思維。
林果為 王吉耀 葛均波 ·內科學 ·214萬字
本書圍繞冠心病診斷能力提升,主要介紹CT檢查在冠心病診斷及治療中應用的專家共識,包括了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鈣化積分、胸痛三聯CTA及CT心肌灌注成像的適用人群、檢查全流程、診斷及相關解讀內容。以冠心病CT檢查為基礎,結合國內外最新的指南、共識及相關研究,對目前冠心病臨床常用的冠心病CT檢查技術手段進行全面、詳細的闡述,并適當介紹冠心病CT檢查的前沿技術。既推動了CT在冠心病管理中的合理規范應用,有兼顧了中基層醫院的實際可操作性。
盧光明 金征宇主編 ·內科學 ·3.5萬字
為密切配合住院醫師培訓,我們策劃本系列手冊,作為住院醫師、臨床中初級醫師臨床口袋用書,便攜,方便查詢。內容緊扣住院醫師培訓過程,構思充分考慮到臨床各科工作性質,文字簡單精煉,緊扣循證醫學。常見病詳細描述,罕見病簡單概括,內容反映國內外最新指南。重點放在疾病診斷及治療,有助于日常工作及考試。在編排上以實用、便攜、方便查詢為目的,滿足臨床醫生日程工作需求。
劉梅顏 史大卓 ·內科學 ·31.5萬字
本書分導論、中醫方法學研究、基本思維原理、動態觀(恒動觀)、辨證觀、雙向調節思想在中醫學的運用、中醫方劑學學習和運用中的若干問題、當前中藥新藥研究中的若干問題、當前中藥新藥研究中的若干問題、整體原理、中西醫結合之我看十講。內容廣博,涵蓋面廣。可視為中醫入門的引導課、中醫思維的訓練課。
鄧中甲 ·內科學 ·13.8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為超聲內鏡在診斷食管、胃、腸道疾病所遇到的疑難病例,其病例為超聲內鏡的圖片、病理片及文字敘述,每一病案例配有專家點評。全書疑難病案約50~80例,總字數5~7萬字左右,圖300~400幅,預計2012年6月交稿,參加10月舉行的全國超聲內鏡會議。
金震東 丁震 ·內科學 ·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