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孟和教授在中西醫結合手法復位、小夾板治療骨折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生物力學和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及骨折治療臨床實際,自主研制了系列集復位、固定為一體的骨折治療器械——骨折復位固定器,創造性提出骨折治療三原則,并在治療方法上提出了四結合,從骨折復位、固定、功能鍛煉、內外用藥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骨折復位固定器療法的治療體系,實現了骨折復位固定器療法的自主理論創新、技術創新與器具創新。
張興平 ·內科學 ·19.9萬字
本書主要通過解放軍302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主任、主任醫師劉士敬博士的博客內容,把劉士敬博士防治肝病的66個方案,提供給廣大讀者,這66個方案包括七大方面,都是博客中和讀者提問或臨床實踐驗證的,劉博士博客在搜狐網的點擊率很高,患者滿意度在85%以上。
劉士敬 ·內科學 ·13.4萬字
主要內容及特色:本書分為十一章節,分別介紹總論、Hp的生物學、Hp感染的流行病學、Hp感染與上消化道疾病、Hp感染與胃腸道外疾病、Hp感染的診斷、Hp感染的藥物治療、Hp疫苗研究進展、兒童Hp感染的特點和處理、Hp感染臨床處理病例分析及Hp感染處理的共識報告。本書增加了近些年來Hp領域相關研究的熱點及Hp感染共識、指南的解讀,從基礎至臨床全面介紹Hp感染的相關內容。
呂農華 ·內科學 ·19.4萬字
匯聚目前國內頂尖高血壓專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大人民醫院、上海瑞金醫院、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收集最經典、最有代表性、具有國內乃至國際最有學術水平的病例,從深入剖析和總結提高的角度,提煉出規律性的診治原則。本書精選了高血壓相關領域專家在臨床實踐中親歷的疑難病例。編寫過程中,將生動的實際病例、縝密的臨床思維、規范的處理程序,與最新的前沿知識相結合。通過對實例的詳細解析,介紹并分析疑難病例診斷和治療方面的臨床思路,盡量做到理論結合實踐,以期能供同道們參閱借鑒。本書實用性強,有助于廣大心血管專科醫師及其他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從中吸取經驗,并進一步開拓診治思路,快速提高臨床診斷水平。
蔡軍 ·內科學 ·14.4萬字
近年,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已成為南方十省醫療衛生系統的重點工作。目前,對于地中海貧血的病因、實驗室檢測、診斷和治療等方面分別已有相應專著,但從社會系統工程管理的角度來論述地中海貧血的預防控制的專著還沒有。本書詳細闡述了地中海貧血的防控歷史、經驗和進展、流行特征,從人群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的服務提供與利用、主要策略、能力建設、組織實施、考核評估,政府及行政部門職責,社會參與等全新的視角剖析了地中海貧血的預防控制。
張小莊 馮占春 葉寧 ·內科學 ·15.1萬字
主要內容:本書共分為11個章節,用中英文雙解介紹了正常心電傳導系統、心電圖機和心電圖紙的基本知識、心電圖各元素的意義、參數測量、心臟肥厚、早搏(房性、交界性、室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和心房顫動、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和束支阻滯、心肌梗死等心電圖表現,在文中最后章節列出自測心律失常圖譜,并標注答案。特色介紹:本書內容全部為中文和英文對照講解異常心電圖基本表現。將復雜的心律失常深入淺出地介紹,應用生動的模型、插圖,并將借用生活當中的各種比喻,使枯燥乏味的心律失常學習過程變得活潑有趣。
郭軍 ·內科學 ·2.6萬字
本書精選古代名醫針灸醫案,用通俗的語言講述古代名醫針灸臨證故事,并結合作者從事針灸臨床工作28年來的經驗體會,介紹古代名家針灸醫案對臨床工作的啟發和指導作用,并進一步介紹其現代應用及注意事項等。既有史實根據,又通俗易懂,還能指導應用。
劉穎 ·內科學 ·19.6萬字
中醫絡病理論確立近二十年以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前運用絡病理論來指導臨床實踐的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進展,遼寧中醫藥大學在此方面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其取得的成果有推廣價值。本書以絡病理論及脈絡學說的研究為基礎和啟示,結合肺臟本身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肺病辨證論治規律以及現代醫學的相關研究,梳理肺絡的生理結構和生理功能,總結肺絡病的病種、病因、病機、傳變、治法、方藥等應用特點,初步構建肺絡病證治的理論體系。
呂曉東 龐立健 ·內科學 ·14.2萬字
本書參考國家電子病歷及信息化行業標準,以及最新胃癌領域診療指南,與南方醫學大學南方醫院專家共建而成。全數據集共集成15個標準模塊。數據集由模塊名稱、子模塊、數據元名稱、值域、參考標準組成。規范統一的標準術語體系為推進中國胃癌進入大數據醫療時代,及后續開展高質量的多中心真實世界數據研究筑基,使得利用高質量的真實世界臨床大數據不斷優化胃癌的診療決策成為可能。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等 ·內科學 ·2744字
針對各種常見慢性呼吸疾病在門診治療的規范化體系進行闡述,包括規范化診療門診的建立和管理,規范化診斷和治療的實用性內容,圖文表并茂,文字精練,實用性強。本書針對慢性呼吸疾病的立足點,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王辰 ·內科學 ·7.2萬字
本套書圖文并茂介紹風濕類主要疾病:強直性脊柱炎、痛風/高尿酸血癥、類風濕關節炎,闡述它們的概念、表現、診斷,探討治療方法和康復鍛煉方法,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加強對這三類疾病的認識和了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這三類疾病的預后效果。
古潔若 廣州和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內科學 ·4.3萬字
本書以科普的手法,試從糖尿病的概念、流行病學、發病機制,對健康的影響、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康復、預防等方面闡明其相互關系,并用熱點問答的形式,解答群眾所關心的問題,做到深入淺出,有較好的可操作性。克服了有些同類書籍專業性太強、群眾看不懂,或者表達太膚淺,群眾覺得乏味不能解決問題的弊端。其切入點介于專業與科普之間,群眾易于接受。
王普生 ·內科學 ·10萬字
以外周血液細胞形態為主,注重常規工作中常見問題,以血細胞形態顯微鏡篩檢,程序、規則、要求、做法和經驗為主,面向廣大一線檢驗工作者。依據這一特點,針對這一空白區域,編寫一部有價值的參考工具書。本書的特色是將從血液細胞形態檢驗的基本程序開始,以圖配合文字的方式介紹正常情況下的細胞形態,常見的病理情況下的細胞形態,各種特殊病例情況下的細胞形態改變等。并列舉常見病例以及儀器分析結果與形態學檢驗之間的關系等,進行深入淺出的描述。
張時民 王庚 ·內科學 ·5.4萬字
本書由中國藥理學會麻醉藥理專業委員的大會報告和文獻綜述集中在一起,經各作者修改,再另約專家就麻醉藥理學的熱點問題撰寫評述或綜述,匯集成冊。本書代表了我國麻醉藥理學界的最高水平。主編仍由戴體俊、喻田、徐禮鮮擔任,喻田、徐禮鮮為中國藥理學會麻醉藥理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戴體俊 張莉蓉 胡興國 ·內科學 ·16.4萬字
本書詳細地介紹了超聲醫學的基礎知識。書中選用作者多年積累的典型病例及圖片,讀者能較直觀學習。本書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篇幅精練、實用性強,是一部有較高的理論與實踐、超聲與臨床密切結合的臨床專科超聲醫學培訓教材。
國家衛生計生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 ·內科學 ·5萬字
腦血管病是我國中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呈上升和低齡化趨勢。其不僅嚴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同時也給國家及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醫療、經濟和社會負擔,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主要匯編了近兩年中華醫學會公布的有關腦血管病的指南和共識,其中有些指南和共識為首次發布。本書適用于二、三級醫院的神經科醫師、內科醫師、廣大基層醫務人員和預防保健工作者,同時對于腦血管病患者和關注自己健康的人們也具有指導意義。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編 ·內科學 ·19.2萬字
車兆勤教授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綜合治療方面積累了寶貴的臨床經驗,提出了較為系統的“整體綜合療法”,運用整體醫學的思想及實用技術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這一疑難骨病進行臨床研究,總結了4000余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例的治療體會。本書將整體醫學概述貫穿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這一疑難骨病的整個診療過程中,溯流求源,中西融合,條分縷析,醫理分明,內容翔實,圖文并茂,具備實用性、實效性,可供基層臨床醫師、放射科醫師、針刀醫學愛好者、中醫學愛好者、臨床教學、科研人員參考使用。
車兆勤 ·內科學 ·16.6萬字
《顯微神經外科手術圖解及述評》一書的撰寫宗旨就是力求將簡煉的文字與易懂的圖片相結合,參照圖解基本上可以將手術步驟展示,通過相應的評述可以了解不同操作步驟中的特點或難處。為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們僅對臨床工作中體會到其需要歸納、強調之處方予評述,這樣內容的不足就難免了。編寫團隊為國內知名神經外科團隊,有自己系統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之前版本在社會上反響良好,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實力。
漆松濤 ·內科學 ·14.4萬字
腹部分冊主要從門靜脈高壓癥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急診介入,肝脾破裂出血、腹部外科術后出血、腎出血性疾病的介入,肝移植術后急性血管并發癥的處理,消化道非靜脈曲張性出血的急診介入,腸系膜靜脈血栓的急診介入,腹部感染及膿腫的急診介入,膽系急癥的急診介入幾方面展開;并配以詳實造影及影像圖像,力爭圖文并茂。書寫流程按照介入基本條件、程序、操作步驟、注意事項、適應證、禁忌證及并發癥防治等幾方面撰寫。
王茂強 ·內科學 ·18萬字
①屬三名工程選題,“阜外系列”是深入人心的品牌;②阜外醫院心血管病重癥監護病房收治來自全國各地的危重心血管病人,特別是在綜合診治復雜的心血管患者方面能彰顯阜外先進醫療水平。③詳細描述心血管重癥患者心電、血流動力學監測,各種搶救措施,各種器械輔助治療(IABP、ECMO、血濾、起搏器、呼吸機等)使用規范,臨床常見心血管重癥診治程序和處理要點,以及常用檢查、常用藥物的使用、ICU護理的特色等。
譚慧瓊 劉亞欣 ·內科學 ·1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