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葉氏女科證治》,清·葉桂撰,共四卷,分別論述調經、安胎、保產、求嗣及保嬰,內容涉及經帶胎產及新生兒護養和男子不育。論月經病證,詳述女子十三歲到五十歲各年齡段的經證頗具特色。論安胎,內容有禁房勞、小勤勞、戒生冷、慎寒溫、知靜養、戒惱怒、知調護、節飲食,以及飲食禁忌、藥物禁忌等。產兒的養護包括拭口法、開口法、斷臍法、裹臍法、浴兒法、護兒法、乳兒法、養兒法、抱兒法、擇乳母法等,以及不啼、懸癰、馬牙、鵝口白屑等數十種小兒病證的防治。
葉桂 ·中醫 ·10.8萬字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本草著作,被奉作中醫藥四大經典之一,一直指導中醫藥實踐。該書選擇365種中藥,大多數至今仍是常用的有效中藥。經過幾千年的傳承,藥物在使用過程中,來源、產地、質量均發生了很多變化,從本草源頭梳理品種傳承和變遷,有助于正本清源。《神農本草經導讀》對每種中藥系統考證,包括真偽、優劣、產地等,可為中醫藥專業學生提供一部全面考證《神農本草經》的著作。《神農本草經》每種中藥有一至多種植物、動物或礦物,在歷史的不同時期有很多變化,不同來源不同產地的同種中藥質量優劣不同。針對以上情況對每種中藥先列《神農本草經》原文,再敘述來源種類、分布,質量優劣、歷史演變和藥材。經文和考證同在,適合中醫藥不同階層人員閱讀參考。
王德群 ·中醫 ·16.5萬字
我國每年新增膀胱癌6萬~7萬,術后近期復發率60%~90%,BCG是預防淺表性膀胱癌復發與治療原位癌國際公認的首選灌注藥物和最佳給藥途徑。該書匯集了國內外在過去38年里有關BCG生物免疫預防與治療膀胱腫瘤的相關基礎研究、臨床實踐、最新成果與進展。本書重點介紹了國內外腫瘤生物免疫藥理學的研究現狀、BCG的歷史與研究進展、BCG菌苗的演變與生物免疫學特性、BCG基因組學、免疫細胞與抗腫瘤作用;BCG對免疫細胞的激活作用與分子通路、BCG對細胞因子與腫瘤抗原的表達調節,膀胱上皮細胞結構與生物免疫功能、BCG與上皮細胞、腫瘤細胞的粘附與內化機制,膀胱灌注BCG介導的局部細胞免疫效應與非免疫學作用機理、淺表膀胱癌的生物學特征與自然病程;AUA、EAU、CUA淺表膀胱癌治療指南解讀與評價,BCG膀胱灌注的適應癥與基本原則,BCG不同灌注方案與灌注療程的選擇與療效,BCG灌注治療T1G3腫瘤的評價與相關問題、TUR-BT術后殘存腫瘤的處理、BCG聯合細胞因子治療方案的選擇與療效評價,膀胱灌注化療與BCG免疫治療的總體療效,BCG和灌注化療并發癥的防治與護理。
韓瑞發 姚智 ·綜合 ·80.7萬字
本書分為四章:一、證治心悟,介紹了宋老內治外治心得與秘訣。二、辨病論治,講解了臨床常見病種的辨病才能辨治的新成果。三、方藥醫技,介紹了內用制劑87方,外用制劑39方,治療奇數6項,簡易外治法35項。四、證治縱橫,記錄了了書評經緯10篇。
宋兆友 ·綜合 ·12.2萬字
本書據明?嘉靖辛丑年木刻本等版本整理。全書共15卷,全面介紹了張子和汗、吐、下三法的學術見解和各科多種病癥的臨床實踐,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論述和創見,并附較多驗案。本書內容實用性強,對現代中醫臨床有啟發。本次整理新增方劑索引,便于讀者查閱。
(金)張子和 鄧鐵濤 賴疇 吳偉 ·中醫 ·17.3萬字
本書敘述了“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診斷分類概念的由來、診斷和分類的變遷、各個不同版本診斷分類的對比,通過具體案例示范了各個亞型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綜合介紹少量的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的發病因素、病程、現有的治療方法、治療效果及一些新的相關研究。本書也特別用真實的案例,展現了目前臨床上針對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主要的心理治療方法。即使屬于同一心理疾病診斷,患者的成長歷史、過去的自我經驗、心理特征和對治療理論信任的傾向性也是獨一無二的。由于這些特性,患者所適用的心理治療模式或者選擇的治療模式都不相同,只有根據患者的意愿,選擇合適的治療模式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因為不同心理治療流派的理論和治療流程的不同,所以案例的呈現格式和重點一定會有差異。本書的編者都長期工作在專科醫院臨床心理科一線,具有醫學基本知識、精神病學知識、心理學知識,接受過所擅長的心理治療流派的理論和實際操作專業培訓,有實際咨詢時長和經驗積累,所撰寫分享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考慮到本書的閱讀對象主要是從事基層醫療和非精神專科的臨床工作者(這是在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分類說明中提到的分類改變的最大受益群),為了讀者更好地理解心理治療過程,在具體案例呈現前也對所用的心理治療方法做了介紹。
歐紅霞主編 ·臨床理論 ·14.2萬字
《傷寒論直解》初刻于清康熙年間,題“漢張仲景著,錢塘后學張含韶注解”。全書共6卷,內容包括對《平脈法》《辯脈法》、《辨三陽三陰病脈證并治》、《辨霍亂陰陽易差后勞復》、以及《辨諸可與不可脈證》的諸多注解。
(清)張錫駒 ·中醫 ·16.4萬字
《指南》在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感染誘發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i-MODSE)防治工作實踐,充分應用老年人群循證醫學證據,形成適合老年人的i-MODSE的診斷、治療和預后評估的推薦意見。主要內容包括:i-MODSE的定義及特點,感染的診斷、評估與治療,循環功能障礙的診斷、評估與治療,心臟、呼吸、腎、胃腸、肝、血液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診斷、評估與治療,支持治療(如血糖管理,營養和免疫支持治療),和i-MODSE的綜合評估及預后評價。
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解放軍總醫院)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 解放軍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 ·臨床理論 ·3.9萬字
本書共5篇38章,精心選擇了兒科常見的五十種疾病和十余種癥狀。針對常見癥狀,以概念的內涵梳理、是否存在癥狀、癥狀嚴重程度分級、癥狀病因分類為主線,向基層醫師呈現完整的循證脈絡;針對常見疾病,重點闡述臨床表現和診斷,通過典型特征和重癥特征的分層描述展示疾病特點,通過診斷思路的分步思維引導臨床判斷,通過轉診時機和隨訪項目的表述助力臨床決策;常用輔助檢查結果的判讀和兒科常用藥物清單便于臨床工作中的快速檢索。
劉瀚旻主編 ·兒科學 ·33.6萬字
本書的特色:1、注重實用性,在敘述多排螺旋CT診斷基礎的前提下更加注意診斷經驗、技巧的交流。2、注重影像、臨床的聯系,本書在編寫時更加突出聯系臨床、服務臨床的特點。3、注重貫徹輻射安全、低劑量掃描理念。4、注重容積CT圖像后處理技術在診斷中的應用。5、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更加注重多排螺旋CT在臨床常見疾病診斷中應用。
杜彥李 李旭文主編 ·基礎醫學 ·27.4萬字
《太乙神針心法》,清代韓貽豐所著。康熙五十六年(1717)成書并刊印。全書分上下兩卷。上卷主要論述運用太乙神針治療各種病癥,下卷主要由弟子邵天佑記錄的太乙神針醫案。此書是第一本系統記載太乙神針的專著,對后世實按灸理論和臨床應用,乃至灸法的現代研究,都有較大的指導意義。此次整理以康熙丁酉年(1717)本衙藏版刻本為底本。
(清)韓貽豐 ·中醫 ·4.1萬字
對藥是名醫施今墨的用藥特色,本書收載了祝諶予先生為施今墨老師整理的施氏對藥和施今墨臨床醫案集的內容,書中采用西醫病名,中醫辨證論治、多診次記述的體例,在每類病例前加有按語,對該病例進行分析,有助于青中年醫生掌握施老的臨證精髓。
祝肇剛 祝勇 ·中醫 ·8.4萬字
紹派傷寒宗《內》《難》,法古人,匠心獨運,別開生面,是中醫地方流派的代表之一。本書匯集張景岳、陳士鐸、章虛谷、俞根初、何秀山、周伯度、趙晴初、何廉臣、胡寶書、祝味菊、裘吉生、曹炳章、楊則民、徐榮齋等紹派傷寒名家的學術思想,發人深省,值得中醫臨床人員品鑒和玩味。
沈元良 ·中醫 ·23.8萬字
《銀海精微》據傳是孫思邈著,又傳為宋以后、明以前醫人所著。全書2卷。該書首次提出眼的系統檢查法,治療上主張內服與外治相結合,內服多選用補瀉兼施、寒溫并用之劑,對癥狀與檢查描寫細致,該書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了眼科學的內容,對眼科臨床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孫思邈 ·中醫 ·5.7萬字
本書重點介紹了萊斯特評估包(LeicesterAssessmentPackags,LAP),是主編于1994年創立的一種評估接診能力的方法,被世界多個國家推廣應用于全科醫生的培訓、效果評價以及全科醫學專業資格認證考核標準。本書主要特色是編寫了11個場景案例,代表了全科醫生們所能看到的許多常見問題,反映了全科醫生每天主要處理的病人和疾病類型,這些案例都是作者親身經歷的并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展示,采用了“真實生活中的”人物角色,伴隨一系列醫學、心理和社會問題,反映了處理個人的多重問題和在不同醫療條件下的現實情況。每一個具體案例都是按照接診過程的順序,提出不同的信息或問題,邀請讀者解決問題、做出鑒別診斷并考慮他們接下來要做什么,最后會測試讀者的臨床知識和判斷力,能快速培養全科醫生面對臨床問題的接診能力,促進全科醫生掌握全面的全科醫學臨床思維和整體處理方法。
(英)羅賓·C.弗雷澤主編 ·臨床理論 ·11.8萬字
本書以人體十四經絡的361個腧穴以及48個經外奇穴為主線,圖文并茂地介紹其精準定位、快速取穴法、功效及刺、灸、按摩法,并配有精準的骨骼穴位定位圖和直觀的真人示意圖,目的是使讀者在3秒鐘內找準穴位,解決定穴難、取穴不準的問題,有利于讀者一一對照,使本書的指導性和實用性更加突出。
吳中朝主編 ·中醫 ·7.6萬字
國家將以本書的報告數據做為基線和重要指標納入健康骨骼行動計劃中,做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深入推進。本書的出版即填補了我國骨質疏松癥國家代表性數據的空白,又符合國家衛生政策導向。主要內容包括調查背景、目的、設計、統計分析方法、質量控制、調查結果的具體描述、主要發現和建議等。除了對調查方案的整體介紹,本書還對我國骨密度分布特征、峰值骨量、骨質疏松癥患病、骨量低下發生情況、骨質疏松癥相關癥狀和危險因素分布、骨質疏松癥藥物治療以及知識知曉等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報告。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編著 ·預防醫學 ·4萬字
《中醫臨床診療指南釋義·腦病分冊》(以下簡稱“釋義”)是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標準化協會中醫藥標準化專業委員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標準研究中心組織國內多名知名中醫專家,在《中醫內科常見病臨床診療指南西醫疾病部分》的基礎上編寫審定完成。本“釋義”收錄了不寐、健忘、中風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等16個病種,分別闡釋了各病種的定義、鑒別診斷、治療及中成藥等。編寫目的在于對心腦病科疾病常見病證的中醫臨床診斷、治療進行深入分析,為臨床醫師提供切實可行的中醫常規處理策略與方法,力圖提高各級中醫院心腦病科臨床療效和科研水平及規范化意識。
高穎主編 ·工具書 ·11.1萬字
《互聯網+大健康重構醫療健康全產業鏈》詳細布局“互聯網+”時代的醫療健康戰略,揭秘“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圈,圍繞健康大數據、傳統零售藥店的轉型與變革、互聯網+健康保險、互聯網+健康養老等熱門話題進行了深刻論述。本書適合醫藥行業相關從業者、對“互聯網+”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吳興海 楊家誠 張林 文丹楓 ·預防醫學 ·13萬字
第一篇:基礎篇主要介紹新型冠狀病毒、人感染H7N9、甲型H1N1等新發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學特點、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特點及病例診斷。第二篇:消毒篇主要介紹常用消毒劑、消毒器械、消毒方法以及常見對象的消毒方法。第三篇:個人防護篇主要介紹各類防護用品的技術要求、性能、適用情形以及穿脫順序和注意事項等。第四篇:重點人群防控篇主要介紹醫療機構隔離人員、集中隔離觀察人員、居家隔離人員、學生、兒童以及老年人防控的要點。第五篇重點場所消毒篇主要介紹學校、養老機構、家庭、社區、公共交通工具、辦公場所、工地、農貿市場及商場等重點場所的消毒技術要點。第六篇:公眾篇主要介紹洗手、咳嗽禮儀、集中空調使用、口罩使用等。
朱仁義 孫曉冬 田靚 ·臨床理論 ·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