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按照消化系統腫瘤類型分類,以此為綱,以病例為線索闡述內容,為腫瘤MDT系列中的以圖文形式提供消化系統腫瘤臨床實踐中的常見病例診治過程,以及診治意見和專家點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精選具有代表性(體現規范化的綜合診療和個體化診療原則)的病例60例。每個病例涵蓋病史、臨床資料、診斷、治療和對病例的專家點評等模塊,專家點評模塊是亮點,突出對該病例診斷治療思路的分析和點評。病例全而珍貴,有很高價值。
沈琳 葉穎江 ·外科學 ·14.1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微型宮腔鏡的診斷、異常子宮出血、不孕癥、內分泌學、更年期的應用,以及宮腔粘連,子宮內膜增生,內膜息肉,宮腔異常,子宮內膜癌等的早期診斷。對婦科相關疾病的門診快速早期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Thomas Roemer 阮祥燕 ·婦產科學 ·1.5萬字
現年90歲高齡的張震研究員、教授、主任醫師,是云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名譽所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優秀科技人才,全國二三批名老中醫。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了中醫學的特色與優勢、辨治探微、疏調氣機、診療實錄、科研芻議、方藥敘談等,是張老60多年學習鉆研中醫的實踐領悟與研究心得,說理透徹,重視實踐。對于廣大中青年中醫藥醫務人員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實用價值。本書為名老中醫學術專著,鑒于張老在中醫醫療、教學和科研領域享有盛譽,圖書的科學性可以得到保證。
田春洪主編 ·中醫 ·46萬字
本書第一章介紹了筋針的由來與命名的內涵。第二章詳細闡述了經筋的生理特性、病因病理、病候特征、辨證分型、診查方法、治療法則等,提出了經筋與經脈是既有聯系更有區別的兩大網絡系統、經筋“體陰用陽”、經筋與衛氣、經筋病候分類以及以筋為中心的五體辨痹思維模式等新觀點,并對“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的治則進行了剖析。第三章介紹了筋針特點、針具形制、作用機理、取穴方法、操作手法、筋針意外、輔助療法等方面的內容,并以筋針治療軟組織損傷即刻鎮痛效果的臨床研究報告驗證筋針療效。第四章是筋針臨床應用部分,分頭面、頸項、胸背、上肢、腰骶、下肢6部分介紹了47種筋病,每個筋病分概說、應用解剖、有關經筋理論、病因病機、臨床表現、鑒別診斷、筋針療法、輔助療法、按語、病案舉例等部分論述。
劉農虞 劉恒志 ·中醫 ·23.3萬字
《中醫藥文化與健康知識》主要內容包括中醫藥的起源與發展、名醫故事、中醫藥典故、中醫藥知識、中醫特色療法等,內容嚴謹、簡明有趣、圖文并茂、生動直觀,具有閱讀性、趣味性、專業性特點,非常適合普通民眾閱讀。本書旨在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提升讀者的中醫藥文化興趣,提高對中醫藥知識的認知水平,加深對中醫藥文化的理解,滿足廣大民眾對中醫藥文化與健康知識的需求,促進中醫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及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戴銘 周祖亮主編 ·中醫 ·7.9萬字
該書主要介紹塵肺病的基礎知識、診斷依據、治療原則、綜合評估、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康復訓練、藥物療法、癥狀護理、急慢性并發癥的防治、生活調護、重要記錄等。該書以緊跟職業病防治以及康復新形勢、普及新知識、適應社會需要為特色,語言通俗,圖文并茂,適合從事醫療衛生和職業安全健康人員、相關行業管理人員、塵肺病患者閱讀。
李智民 劉璐 張健杰 ·臨床醫學 ·13.6萬字
隨著流行病學方法在災難環境中的應用,“災難流行病學”應運而生,它從突發災難事件發生后的健康風險研究開始,現在被廣泛視為流行病學的一個分支。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災難流行病學理論,系統介紹和闡述了災難流行病學的發展、定義、任務、研究范圍和基本理論與方法;第二部分是災難流行病學實踐,旨在介紹災難流行病學研究思路和方法,尤其在災難流行病學特征、災難預防與控制、災難預測預警、災難暴露的遠期健康風險、循證災難流行病學等研究實例的內容。
曹春霞 樊毫軍主編 ·預防醫學 ·15.7萬字
血流動力學的監測、治療貫穿了重癥患者治療的全過程,重癥超聲所獲取的數據是血流動力學監測的重要指標,重癥超聲已成為重癥科醫師必須掌握的技能。本書將詳細講述重癥超聲的監測指標、監測方法等。本書是一本關于超聲血流動力學監測的圖書,實用性較強,圖文并茂,出版價值較高。全書分為共32章,分別從基礎知識與技術、重癥超聲的臨床應用兩大方面來闡述超聲血流動力學監測相關內容。書稿最后還有附錄,介紹了超聲血流動力學評估的操作流程。
王小亭 劉大為主編 ·內科學 ·30.1萬字
本冊分為叢書的下卷,即臨床卷,共分為四章,分別由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則治法組成。全書訪照中醫基礎理論加中醫診斷學的體系,以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則治法為綱,以《黃帝內經》的條文為線索,以臨床驗案為點睛,將中醫理論融會貫通。
陳鋼 ·中醫 ·39.2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各種冠狀動脈支架的特性和參數,分為六十三章,配以圖片,資料真實,方便臨床醫生了解,從種類繁多的支架中作出最佳選擇,并作出相應的臨床決策。本書主要供從事心血管內科介入治療的醫生尤其年輕的介入醫生參考和查閱。
崔連群 ·外科學 ·6.3萬字
《本草洞詮》,清?沈穆撰,成書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全書二十卷,卷一至卷十八將藥物分為水、火、金石、土、谷、果、菜、草、木、服器、人、禽、獸、鱗、介、蟲十六部,共計載藥657種。每藥先述其別名、來源、分類,再論其性味歸經、功用主治、用藥機理、諸家之說等。卷十九、二十為用藥綱領,計有氣味陰陽、升降浮沉、五運六氣、臟腑虛實寒熱主治之藥、寒熱虛實各有真假、用藥參伍等24論。是書精研物理,博極藥食,既助療病,亦助養生,頗切實用。此次整理以清順治十八年辛丑吳興沈氏家刻本為底本。
(清)葉崧 ·中醫 ·11萬字
本書分為18章,用文字和圖譜的方式詳細描述腹腔鏡下胃腸外科的主要常規手術。以文字敘述為主,以腹腔鏡下的手術截圖和手工繪圖為輔,描繪術中器官組織在手術野的比鄰關系和操作細節,按規范的手術步驟要求,再現手術的全過程。使之成為對腹腔鏡手術操作熟悉的高年醫生有重要的臨床參考意義,對腹腔鏡手術的初學者是一個良好的教材。
潘凱 楊雪霏 ·醫藥教材 ·35.2萬字
本書的結構,首先對心臟病的基本情況作一簡要概述;然后講述該病的診斷要點、辨證要點;之后敘述治療該病的名方驗方,其中分古醫籍方、國醫大師方、當代名醫方、驗方、秘方、單方、食療方、保健方等。全書要求通俗易懂,深出淺入,層次簡明清晰,盡量少使用醫學專業術語,重點介紹療效可靠,使用方便,簡單易行,適合家庭醫療、保健、養生的名方驗方。所記載的名方驗方,一般要求均要列出出處,以方便讀者查閱。
楊希 高利孝 馮立娟 ·中醫 ·21.4萬字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干細胞的最新概念、理論、技術和知識。書中不僅涵蓋了干細胞的基礎科學內容,還結合了生動有趣的實例,如蚯蚓腰斬再生、蜥蜴斷尾再生等神奇生命現象,揭示了其中干細胞相關的科學道理。此外,書中還探討了干細胞在臨床應用中的進展,包括干細胞藥物、組織工程醫療產品、干細胞護膚品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并對未來干細胞產品的研發趨勢進行了預測。同時,作者結合國內外干細胞研究與應用的監督管理政策,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的政策解讀。
王佃亮 ·基礎醫學 ·10.6萬字
本書運用通俗的語言,明了的圖解,深入淺出的闡述了頸椎間盤突出癥的常見問題。從認識到診斷,從治療到預防,并且輔以臨床典型病例,讓患者可以在短期時間內快速了解頸椎間盤突出癥相關知識,同時也為患者就醫作出一個正確引導。
王曉英 ·外科學 ·1.8萬字
本次修訂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護理學專業(??破瘘c升本科)教材19種(含3本專本共用)。本套教材將采用涵蓋紙質教材、數字資源以及網絡課程、平臺功能融為一體的“融合教材”編寫模式,堅持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應性,同時注重內容安排合理,深淺適宜,適應成人學歷教育教學的需求。注重遵循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教學規律,體現醫藥學成人學歷教育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理念,從理論到實踐努力做到與臨床接軌,堅持整體護理理念,注重教材內容的實用性。
李丹 ·醫藥教材 ·5.3萬字
教材的編寫體現國家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凸現畢業后教育特色,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精品教材,打造我國畢業后教育的“干細胞教材”。遵從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近頒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的總則與細則。立足于住院醫師在特定培訓階段、特定臨床時期的需求與要求,既高于院校教育階段,也注意與??漆t師培養階段的差異。在教材中體現PBL和CBL的教學模式,內容涵蓋衛生計生委培訓標準中的病種和臨床操作要求。
姜玉新 張運 ·醫藥教材 ·35.1萬字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系統講解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基礎知識、臨床表現、肺功能、影像學及其他檢查、診斷、治療、康復及患者自我管理等內容,幫助廣大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主動預防,配合醫生系統治療,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高占成 張榮葆 ·綜合 ·1.3萬字
全書主要收載了腎病常見病種、多發病種,重點突出了中西醫結合的論治體會,以及中醫的整體調治、防護及重視個體化論治相結合的理論觀念,同時詳細介紹了腎系病證常用的中草藥性味作用,該書是作者從事臨床40余年的經驗總結,包含諸多對腎系疾病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治療方法,對于基層醫務人員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郭培恒 ·內科學 ·78.5萬字
該書以影像專業《醫學影像診斷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影像學》教材為基礎,以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的影像診斷及檢查技術為重點,突出臨床實踐及臨床應用。主要針對中樞神經系統、頭頸部、呼吸系統、泌尿生殖系統、乳腺、骨骼肌肉系統等系統和部位的影像檢查方法及正常X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表現,以及各系統和部位常見病的X線、CT、MRI表現作了詳細描述。每種疾病附以“影像診斷要點”“病例”“影像(X線、CT、MRI)報告示范”“影像印象”等小點,每個病例均附以影像圖片作為參照,以求達到嚴謹創新、特色鮮明、突出應用的目的。
王志強 李濤主編 ·臨床理論 ·13.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