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美學
《風流美學》是日本美學家、文藝理論家岡崎義惠關于美學的重要著作。《風流美學》介紹了日本自古以來風流思想出現的脈絡及其歷史價值,闡釋了近代以來在西洋影響下日本風流呈現出的新世相,并通過夏目漱石和森鷗外等日本文學大家的風流思想加以具體分析。如夏目漱石的風流思想是西洋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思想結合之下形成的“則天去私”思想的一部分,西洋教養在其精神構造中影響深廣,昭示了昭和大正時代新風流的特色。而森鷗外的風流思想更多盤踞于東洋精神之上,傾向于將一切包納在人的渾融精神之中,具有普遍性、世界性的美等。《風流美學》厘清“風流”的原意以及其與“風雅”等相關概念之間的關聯與差異,并對“風流”進入日本后,在平安時代、中世等不同時期的美學特性及發展演變加以縷析,對風流在茶道、花道等不同藝道乃至日常生活之中的種種表現進行論述,更深入作家作品,分析“風流”在文學中的不同呈現。可以說,《風流美學》一書全面詳盡展現了日本“風流美學”的樣貌,并在與中國“風流”、西方美學的相關概念的比較中,確立了日本“風流美學”的民族特性。
·17.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