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書法知識叢書》著眼書法基礎知識的普及而精心策劃的一套圖文并茂、簡潔易懂的知識性叢書。通過介紹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五種書體的生成發展,并對每個歷史時期的風格演變,依次敘述,以供書法愛好者與初學者置身源頭,順流而下,馳騁觀賞。對書法的發展演化歷程,可以窺其大要,理解文字源流與書法藝術的概貌,從而引起研究書法史的興趣,促進書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王客 ·書法篆刻 ·4.3萬字
本書旨在闡述書法的內涵(包括氣韻、力度、神采、意蘊等方面的涉及),為學書者更好地擇選實踐方向于提供理論指導,并且進一步提高學書者對書法美學的認知和審美體驗。作者以中國哲學與中國美學為基礎,深入淺出地論述了書法美學中的一些重要原則,尤其是對儒家的中和美與道家的自然美在書法藝術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做了令人信服的理論表達。全書共分為十章,合之成系統,分之亦可獨立成篇,文中涉及到的書法名作亦最大限度的附陳期間,增強讀者對理論理解的直觀性。
劉小晴 ·書法篆刻 ·17.5萬字
《她們:中國古代女子圖鑒》是一本古代女性藝術讀物,內容編寫依托浙江省博物館“麗人行:中國古代女子圖像展”及同系列線上展、數字展。從“形象”——中國古代女性圖像中女性形象的變遷、“妝容”——中國古代女性的妝容打扮、“空間”——女子生活和活動空間、“才能”——古代女性的才情技能、“創作”——古代女性的書畫創作五個方面,展現中國古代女性的形象和生活圖景,展開對女性生存環境和生活態度的探討。全書收錄大量古代女性相關圖像及文物,并附有學者專文數篇,帶讀者走近中國古代女性的世界。
蔡琴編著 ·繪畫 ·8.2萬字
該圖書為旅日書畫篆刻鑒賞家鄒濤先生多年累積的文玩類書稿,內容包含筆洗、臂擱、硯屏、印璽、古籍、等書齋雅物,作者將這些文房雜項的定義、分類、、產地、特征、歷代精品都一一詳細解說,并配以精美圖片,是一本圖文并茂的文房收藏類精品圖書。
鄒濤 ·收藏 ·9.5萬字
本書收錄中國美術學院碩、博研究生年度優秀論文20篇,以黑白色印刷,文章編排以研究方向劃分。所收論文涉及卷軸、文獻、美術史、視覺文化、金石考古等多個方向,均為學院研究生2022年度的研究成果。本書是中國美術學院“思遠道:藝術人文學院研究生學術論壇”的論文集,該論壇為學校研究生的學術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促進研究生的學術研究與發展。在語言與圖像的深處思想,藝術人文學院不斷追求一種日常而持久的交流與對話,無疑會為學院帶來一種純粹的學術之風。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編 ·藝術理論 ·16.9萬字
《手繪心情》是馬芷子以手繪形式記錄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思考感悟和心情變化的一本繪畫隨筆。馬芷子本人并不是繪畫專業出身,所以技法并不算精妙。然而,稚拙的筆觸正好與她探索心境的方式正好十分契合。作者希望通過自我探尋內心的方式能夠釋放情緒,讓讀者勇于面對壓力,不焦慮、不氣餒,以更加積極的方式面對生活。
馬芷子 易金果繪著 ·繪畫 ·8456字
《中國畫入門·寫意牡丹》系中國畫入門叢書系列之一種。本冊介紹了花鳥畫中寫意牡丹之畫法,除了分步驟介紹了這些牡丹花的畫法步驟外,另附有獨立成幅的示范圖,除此還以文字詳細地敘述了筆墨、調色、技法等,簡明實用,十分適合初學者學習參用。
王宣明 ·繪畫 ·3923字
本書是“海上題襟”系列叢書中繪畫方面的一本。著名畫家蕭海春先生師承王康樂、顧飛先生,其畫取法黃賓虹,上溯清初石溪等名家。他稟賦積學,幾摩名跡,生花生姿,經學致用,出神入化。蕭海春作畫以形媚道,造境似錦,筆思暢酣,畫品顯理學精神,藏露相宜,精沉博涵,坦蕩風度,氣格滿幅。西學為容,中學本質,蕭海春對中國畫之變幻有很見深邃的理論。書中匯集了蕭海春先生有關創作、鑒賞、教學等方面的隨筆三十余篇,較為全面地展示了蕭海春先生在學習、創作、鑒賞、教授中國畫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成果。
蕭海春 ·藝術理論 ·14.3萬字
本文系2016年9月中央美術學院所舉辦王遜美術史論壇的成果匯編,所匯編19篇論文中涵蓋了中西方、古代與現當代美術史研究中中國墓葬美術、西方藝術史論批評、中國古代書畫史研究、視覺文化理論各個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個方向的一些新近成果和新的研究動態。
尹吉男主編 ·藝術理論 ·18.4萬字
本書收錄了王綱懷先生關于中國歷代青銅鏡斷代問題的研究,涵蓋了從商周至明清的各個時期。全書共分為十講,從銅鏡的紋飾、包漿、銘文字體、M值等方面,為讀者詳細講述銅鏡的斷代、真偽等問題。全書文字淺顯易懂,并配有大量圖片,對于銅鏡收藏愛好者有一定的幫助。
王綱懷 ·收藏 ·3.4萬字
我們現在仍對民國時期的紡織物嘖嘖稱贊,這些織物不但工藝精美,紋樣也十分特別。本書便是一本集中展示民國時期織物紋樣的鑒賞圖集。民國時期的織物紋樣不但繼承了傳統的紋樣圖案,還由于受西方藝術、審美及生活方式的影響,而產生了很多新的紋樣形式,有些甚至沿用至今,可為現代設計提供素材和靈感。通過這些紋樣,可以看出那一特殊時期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時尚的追求,以及對新事物的包容度。
李勝菊 月月編著 ·工藝美術 ·2.8萬字
呂澎是國內重要的當代藝術史寫作者,其撰寫的《中國當代藝術史》,《20世紀中國藝術史》在業內有著較高的影響力。本書是其切合開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契機主持編寫的中國當代藝術簡史,按照80年代、90年代和2000以后的時代分期為線索,在新的材料、論述補充的基礎上,更注重可讀性、普及性與延續性。同時,本書還注重史實敘述與重點人物、代表作品以及大事年表的對應與參照,更側重線索的梳理與呈現,對于面向更大受眾的當代藝術宣傳,當有裨益。
李國華 王婭蕾 高松寅 喬智華 ·藝術理論 ·15.2萬字
為配合廣大書畫愛好者學習中國畫的需求,我社組織編寫輕松學技法叢書,此套中國畫技法圖書分為燕雀、蝦蟹、鷹鷲、鯉魚、牡丹、荷花、梅花、蘭花、菊花、墨竹等10種。內容豐富,技法演示簡單易學。不僅有花鳥畫技法的步驟演示,更有筆墨、形體動態的表現,配以名家點評賞析,使初學者逐步掌握中國花鳥畫的入門技法。學習中國畫,學會掌握用筆墨來表現對象的方法和能力。這是一套簡單易學,非常實用的技法圖書,可給廣大讀者借鑒和參考作用。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 ·繪畫 ·3862字
徐秀棠是紫砂人物陶塑無可爭辯的開創者,他從紫砂材料特性出發,創造性地融合傳統紫砂塑器技藝與現代雕塑手法,別開生面,使紫砂雕塑與壺藝各美其美,自成一脈。《神采欲生》以徐秀棠紫砂藝術作品為切入點,通過對其三十多件紫砂作品的藝術解析與文化感悟,展現了紫砂藝術之大美,以及紫砂大家的藝術思考和成就。
山谷 ·工藝美術 ·5.1萬字
作者通過對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西興暮雪》創作背景的細致考察,發現了董其昌畫法變革有著不可忽視的政治性因素,并依此考察了這位長期被學界誤解的士大夫身份的晚明畫家,在仕宦第一階段的十年(1589—1599)中,是如何借助傳統雪景山水畫法及畫意建立起一套新的視覺語言體系,并以此來隱喻自己的仕宦境遇及對晚明政治文化的獨特理解。這些作品,不但展現了一位文人畫家“集其大成”的藝術世界,而且在其“取勢”強烈的“干冬景”風格當中,折射出一位有著“得君行道”內在理想的士大夫焦慮的精神世界。繪畫史研究是此書的一個特色。
王洪偉 ·藝術理論 ·17.9萬字
王世襄(1914—2009),著名文物專家、學者、收藏家。畢生致力于書畫、明清家具、漆器等傳統文化的收藏整理、保護與研究。王世襄自幼在濃郁的藝術世家深受傳統文史熏陶,父親就曾受聘故宮博物館研究員,母親金氏家族更是京派繪畫的旗幟。王世襄夫人袁荃猷的剪紙藝術創作極富特色,同時也為王氏文物研究作出了有力支持。全書十章共分上下兩編,上編主要介紹王氏祖父、父親、母親、舅公、妻子等人的藝術修養,下編則專門介紹王世襄本人的藝術收藏與研究成果。
張建智 ·藝術理論 ·9.1萬字
“藝術的金枝玉葉”系列打破常規藝術史的書寫方式,以趣味為框架,運用大量的圖文講述歷史上的藝術作品。《西方繪畫》以時間為線,借“故事”為載體講述西方藝術背后的歷史,旨在以大歷史主干以外的“細枝末節”來還原藝術“現場”。語言輕松詼諧、標題吸睛、文字緊湊是此二本書的一大特色,符合“金枝玉葉”這一系列“趣味”和“輕閱讀”的特點。
李樹波 ·繪畫 ·10.6萬字
本書是由浙江省博物館編的文物普及讀物。荷花在華夏文化中,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花卉。它集花、葉、香三美于一體,亭亭玉立,出泥不染,象征著清麗素雅的氣質和高潔淡泊的情操,素有”花中君子”的美稱,是歷代文人騷客吟詠的對象。蓮花紋作為我國的傳統裝飾題材,至今仍活躍在人們的生活和藝術創作中,歷經數千年漫長的歷史演變,有著極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和裝飾形式。書中聚集了中國幾千年以荷花為主題的文物,將“花”與“器”相結合,從不同的藝術角度顯示荷花的誘人魅力,亦對荷花紋飾造型及其文化內涵做出深層次解讀,引導讀者品味古物中蘊含的中華文化精髓。
浙江省博物館編 ·收藏 ·2.6萬字
本書收集、遴選了陸儼少先生的課圖稿精品,并以此為基礎配以古畫與創作,通過古畫、課圖稿、創作三者的有機聯系,梳理出陸儼少先生山水畫技法的來源,以及他是如何靈活地將這些技法運用再實際創作中的。本書分四個部分:林木、山石、云水、點景,每一部分又細分為具體的技法,如枯樹、松樹、柳樹等,在每一具體的技法中,梳理出這種技法的來源,配以相應的古代名作,又配以陸儼少用這種技法創作的作品,并通過文字的闡釋,告訴讀者這種技法的來源與陸儼少對之的變化、創新,對研究山水畫傳統技法、陸儼少自身的繪畫均有裨益。
蘇醒 陸亨編著 陸儼少繪 ·繪畫 ·1.6萬字
張瑞田先生多年來致力于“文人書法”研究,本書從他近年所作文章中揀選三十五篇,以文人書法為主題,選取陳寅恪、周作人、王國維、錢鍾書等民國文人與師友往來信札,向讀者展現了民國文人書法、學問、事業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由遠及近,由古及今,論述了文人書法對當下書法藝術發展的啟示與借鑒意義,展現了張瑞田先生對書法藝術發展的關心與思考。本書為“海上題襟”系列叢書中一種,文章清新雋永,圖文并茂,可讀可賞。
張瑞田 ·藝術理論 ·8.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