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文系2016年9月中央美術學院所舉辦王遜美術史論壇的成果匯編,所匯編19篇論文中涵蓋了中西方、古代與現當代美術史研究中中國墓葬美術、西方藝術史論批評、中國古代書畫史研究、視覺文化理論各個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個方向的一些新近成果和新的研究動態。
尹吉男主編 ·藝術理論 ·18.4萬字
本書收錄了王綱懷先生關于中國歷代青銅鏡斷代問題的研究,涵蓋了從商周至明清的各個時期。全書共分為十講,從銅鏡的紋飾、包漿、銘文字體、M值等方面,為讀者詳細講述銅鏡的斷代、真偽等問題。全書文字淺顯易懂,并配有大量圖片,對于銅鏡收藏愛好者有一定的幫助。
王綱懷 ·收藏 ·3.4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到中國書畫研究諸多前沿領域,系李維琨先生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作者幾十年研究功力的體現和集大成。談及的內容廣泛且具有深度。從明代宮廷畫院制度到文人繪畫,從青藤白陽到海派繪畫,從近代書畫鑒藏史到墓葬美術……無一不蘊含著作者對于中國書畫研究的思考。本書注重古代書畫作品的真偽、斷代定位與藝術風格分析,同時又密切聯系與作品相關的社會背景,由淺入深、博引旁征地從當時政治、哲學、文學等思潮中尋繹藝術風格演變的歷史依據。
李維琨 ·藝術理論 ·21.2萬字
我們現在仍對民國時期的紡織物嘖嘖稱贊,這些織物不但工藝精美,紋樣也十分特別。本書便是一本集中展示民國時期織物紋樣的鑒賞圖集。民國時期的織物紋樣不但繼承了傳統的紋樣圖案,還由于受西方藝術、審美及生活方式的影響,而產生了很多新的紋樣形式,有些甚至沿用至今,可為現代設計提供素材和靈感。通過這些紋樣,可以看出那一特殊時期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時尚的追求,以及對新事物的包容度。
李勝菊 月月編著 ·工藝美術 ·2.8萬字
呂澎是國內重要的當代藝術史寫作者,其撰寫的《中國當代藝術史》,《20世紀中國藝術史》在業內有著較高的影響力。本書是其切合開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契機主持編寫的中國當代藝術簡史,按照80年代、90年代和2000以后的時代分期為線索,在新的材料、論述補充的基礎上,更注重可讀性、普及性與延續性。同時,本書還注重史實敘述與重點人物、代表作品以及大事年表的對應與參照,更側重線索的梳理與呈現,對于面向更大受眾的當代藝術宣傳,當有裨益。
李國華 王婭蕾 高松寅 喬智華 ·藝術理論 ·15.2萬字
為配合廣大書畫愛好者學習中國畫的需求,我社組織編寫輕松學技法叢書,此套中國畫技法圖書分為燕雀、蝦蟹、鷹鷲、鯉魚、牡丹、荷花、梅花、蘭花、菊花、墨竹等10種。內容豐富,技法演示簡單易學。不僅有花鳥畫技法的步驟演示,更有筆墨、形體動態的表現,配以名家點評賞析,使初學者逐步掌握中國花鳥畫的入門技法。學習中國畫,學會掌握用筆墨來表現對象的方法和能力。這是一套簡單易學,非常實用的技法圖書,可給廣大讀者借鑒和參考作用。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 ·繪畫 ·3862字
徐秀棠是紫砂人物陶塑無可爭辯的開創者,他從紫砂材料特性出發,創造性地融合傳統紫砂塑器技藝與現代雕塑手法,別開生面,使紫砂雕塑與壺藝各美其美,自成一脈。《神采欲生》以徐秀棠紫砂藝術作品為切入點,通過對其三十多件紫砂作品的藝術解析與文化感悟,展現了紫砂藝術之大美,以及紫砂大家的藝術思考和成就。
山谷 ·工藝美術 ·5.1萬字
本書為“朵云文庫·學術經典”之一,由兩部“書學史”組成,一為王岑伯的《書學史》,一為祝嘉的《書學史》。王岑伯《書學史》首次出版于1919年9月,本次為1949年后首次出版。兩部《書學史》均系20世紀書法史研究的早期著述,今將兩部《書學史》合于一冊出版,并分別前加導讀,具有較好的書法史研究與參考價值。
王岑伯 祝嘉著 葉康寧導讀 ·藝術理論 ·27.4萬字
《中國美術研究·繪畫史研究》集結了中國美術各種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集,收錄來自全國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并有專業的外審團隊審查論文內容,以確保收錄的論文質量。本稿收錄韓剛《〈唐朝名畫錄〉》影響〈歷代名畫記〉成書考略》,張曉凌、李苑珊《入世與仙隱——謝時臣〈四皓圖〉圖示與功能解讀》、趙新彤《中國傳統繪畫空間研究的范式與轉向》、李錚《地域性“誤讀”——沈周藝術的生成與傳播新論》、朱亮亮《米芾畫學思想成因與表征》、唐波《名畫的力量:兼論唐宋時期繪畫本體的文學化擴展》、黃錚《晚明版畫的政治性與思想性——以〈養正圖解〉為中心》等文章,是對中國繪畫史的專題研究與分析,對進一步探索繪畫史有所助益。
山東大學藝術學院編 ·藝術理論 ·36萬字
作者通過對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西興暮雪》創作背景的細致考察,發現了董其昌畫法變革有著不可忽視的政治性因素,并依此考察了這位長期被學界誤解的士大夫身份的晚明畫家,在仕宦第一階段的十年(1589—1599)中,是如何借助傳統雪景山水畫法及畫意建立起一套新的視覺語言體系,并以此來隱喻自己的仕宦境遇及對晚明政治文化的獨特理解。這些作品,不但展現了一位文人畫家“集其大成”的藝術世界,而且在其“取勢”強烈的“干冬景”風格當中,折射出一位有著“得君行道”內在理想的士大夫焦慮的精神世界。繪畫史研究是此書的一個特色。
王洪偉 ·藝術理論 ·17.9萬字
王世襄(1914—2009),著名文物專家、學者、收藏家。畢生致力于書畫、明清家具、漆器等傳統文化的收藏整理、保護與研究。王世襄自幼在濃郁的藝術世家深受傳統文史熏陶,父親就曾受聘故宮博物館研究員,母親金氏家族更是京派繪畫的旗幟。王世襄夫人袁荃猷的剪紙藝術創作極富特色,同時也為王氏文物研究作出了有力支持。全書十章共分上下兩編,上編主要介紹王氏祖父、父親、母親、舅公、妻子等人的藝術修養,下編則專門介紹王世襄本人的藝術收藏與研究成果。
張建智 ·藝術理論 ·9.1萬字
“藝術的金枝玉葉”系列打破常規藝術史的書寫方式,以趣味為框架,運用大量的圖文講述歷史上的藝術作品?!段鞣嚼L畫》以時間為線,借“故事”為載體講述西方藝術背后的歷史,旨在以大歷史主干以外的“細枝末節”來還原藝術“現場”。語言輕松詼諧、標題吸睛、文字緊湊是此二本書的一大特色,符合“金枝玉葉”這一系列“趣味”和“輕閱讀”的特點。
李樹波 ·繪畫 ·10.6萬字
本書是由浙江省博物館編的文物普及讀物。荷花在華夏文化中,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花卉。它集花、葉、香三美于一體,亭亭玉立,出泥不染,象征著清麗素雅的氣質和高潔淡泊的情操,素有”花中君子”的美稱,是歷代文人騷客吟詠的對象。蓮花紋作為我國的傳統裝飾題材,至今仍活躍在人們的生活和藝術創作中,歷經數千年漫長的歷史演變,有著極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和裝飾形式。書中聚集了中國幾千年以荷花為主題的文物,將“花”與“器”相結合,從不同的藝術角度顯示荷花的誘人魅力,亦對荷花紋飾造型及其文化內涵做出深層次解讀,引導讀者品味古物中蘊含的中華文化精髓。
浙江省博物館編 ·收藏 ·2.6萬字
本書收集、遴選了陸儼少先生的課圖稿精品,并以此為基礎配以古畫與創作,通過古畫、課圖稿、創作三者的有機聯系,梳理出陸儼少先生山水畫技法的來源,以及他是如何靈活地將這些技法運用再實際創作中的。本書分四個部分:林木、山石、云水、點景,每一部分又細分為具體的技法,如枯樹、松樹、柳樹等,在每一具體的技法中,梳理出這種技法的來源,配以相應的古代名作,又配以陸儼少用這種技法創作的作品,并通過文字的闡釋,告訴讀者這種技法的來源與陸儼少對之的變化、創新,對研究山水畫傳統技法、陸儼少自身的繪畫均有裨益。
蘇醒 陸亨編著 陸儼少繪 ·繪畫 ·1.6萬字
張瑞田先生多年來致力于“文人書法”研究,本書從他近年所作文章中揀選三十五篇,以文人書法為主題,選取陳寅恪、周作人、王國維、錢鍾書等民國文人與師友往來信札,向讀者展現了民國文人書法、學問、事業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由遠及近,由古及今,論述了文人書法對當下書法藝術發展的啟示與借鑒意義,展現了張瑞田先生對書法藝術發展的關心與思考。本書為“海上題襟”系列叢書中一種,文章清新雋永,圖文并茂,可讀可賞。
張瑞田 ·藝術理論 ·8.8萬字
《中國雕塑史論文叢·由中轉到再現代》為中國雕塑史論文叢之一,作者冀少峰,由中轉到再現代凝聚著一個美術館的文化視野、歷史責任和文化擔當,同時從差異化的展覽理念中,也不同程度反映了中國當下社會的變化及我們共同面臨的生存處境和生存困境,也深刻地反思了全球文化格局中的文化沖突與融合問題,及急速變化的社會現實所帶來的焦慮體驗,這其實是中國在邁向現代性過程中社會不斷轉型的縮影,也反映了進入21世紀十幾年來中國社會的經濟結構、文化身份、生活習慣和價值認同的變化。
冀少峰 ·藝術理論 ·20.1萬字
《長風堂筆陣》是徐建融先生多年研究中國書畫藝術的心得之談,內容既有書畫藝術的欣賞與鑒藏介紹,又有對中國書畫史上諸多重大命題的當代解讀,還包括對書畫界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其文觀點獨到,論述生動,深入淺出,有助于開闊讀者眼界,一窺書畫藝術之堂奧。
徐建融 ·藝術理論 ·10.5萬字
《隸書千字文》為孫敏先生隸書所書《千字文》冊頁。孫敏先生擅長隸書,所書端正秀雅又不失遒勁,具有一定典范作用?!肚ё治摹纷鳛楣J的蒙書,具有識字啟蒙的作用,同時又是傳統社會較為流行的書法臨習的參考范本。一直以來,《千字文》大多以真、行、草三種書體流傳,單獨以隸書書寫的《千字文》尚不多見。孫敏先生隸書所寫《千字文》,可以成為讀者隸書入門的臨摹學習范本,同時又可供讀者欣賞、閱讀,為讀者了解古代隸書漢字的字形、了解《千字文》內容及其反映的歷史文化知識與行為規范、道德觀念,具有多重的意義。
孫敏書 ·書法篆刻 ·3166字
“藝術的金枝玉葉”系列打破常規藝術史的書寫方式,以趣味為框架,運用大量的圖文講述歷史上的藝術作品?!兜袼堋芬粫缘袼転榍腥朦c,借“故事”的載體講述雕塑獨到的技藝,被賦予的功能和重現后世的契機。
鄭小千 ·雕塑 ·6.7萬字
本冊為《中國畫入門》叢書之一,系技法類圖書。書中詳盡地介紹了菊、石的畫法要領,并以步驟圖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使讀者十分方便地研習臨摹,同時還配以較多的組合示范圖供讀者作創作參考。本書淺顯易懂,對初學者很有幫助。
鐘基明 楊耀忠 ·繪畫 ·1822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