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學史上一本劃時代的著作。它從認識何以可能出發,對唯理認和經驗論進行了批判、揚棄,認為人類知識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后天感知經驗,另一個是人類思維中先天的、給知識帶來必然性和普遍性的先天形式和范疇,它們只適用于現象界,而不適用于超驗的本體——自在之物。康德哲學推翻了舊形而上學的統治,被稱作哲學上的“哥白尼革命”。《純粹理性批判》與康德的另兩部著作,《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被稱為三大批判。
(德)康德 ·西方哲學 ·39.6萬字
《蘇格拉底的申辯》一書從《柏拉圖全集》中精選了《歐緒弗洛篇》《申辯篇》《克力同》3篇,另收納牛津大學本杰明·喬伊特(BenjaminJowett)教授在《柏拉圖對話》中所作的3篇導讀。公元前399年,70歲的蘇格拉底被三個雅典公民以不崇拜公認的神、散布新的思想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告上法庭。為此蘇格拉底在由500人組成的陪審團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辯,這是蘇格拉底平生第一次公開演說,他借此機會講述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經歷,談到了自己對人生、智慧、哲學等方面的理解。但此次申辯并沒有挽救蘇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處死刑。蘇格拉底就像殉道者,全然為其信仰而死,可謂死得其所。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6.6萬字
《幸福之路》是一本寫給普通人的經典生活哲理書。全書簡明扼要地分為“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兩大部分,不去講高深的哲理和枯燥的說教,而是直接反思生活中最常破壞幸福感的消極心理因素,如競爭、疲勞、嫉妒、罪惡感、受害妄想等,直接給出獲得和提升幸福感的具體生活建議,如通過興致、情愛、家庭、工作、閑情逸致等。作者給書中的每個觀點都提供了真實的人性經驗的支撐,和清晰、坦率、真誠的剖析論證;他所開列的藥方,也都是親歷親見,并且實踐證明有效提升了他的幸福感,所以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無數感到苦悶而又不甘忍受的男男女女,完全能夠借此明察自身的困境,進而找到突圍之路,憑著適當的努力變得幸福。
(英)伯特蘭·羅素 ·西方哲學 ·8.6萬字
《<存在與時間>釋義》是對20世紀最重要、最有影響、最具開創性的哲學著作,也是被人讀得最多、討論得最多、評論得最多和爭論得最多的著作《存在與時間》的釋讀之作。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張汝倫,以中國古典注疏方式逐字解讀。以海解海,句句細讀,逐章逐節,字字有著落。《存在與時間》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為難治,一般讀者以及學界人士都需要一部可靠的釋義加導讀的著作。國外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陸陸續續出版了一些解釋注疏《存在與時間》的導讀性著作,但在我國,至今還未有這樣的著作出版。這部《<存在與時間>釋義》的出版,就是為了填補這個空白,而且其豐富和詳盡,超過了許多西方學者的同類著作。
張汝倫 ·西方哲學 ·105萬字
本書通過對諸多哲學傳統的比較來顯示西方哲學的特點,通過對哲學歷史的敘述來揭示哲學思維的特點,結合社會政治和科學人文背景來展開各個哲學學派的發展脈絡,尤其是結合人類的現代處境來討論一些重大的哲學問題。全書內容覆蓋像羅爾斯、羅蒂和哈貝馬斯這樣的當代哲學大師的哲學討論,其風格既具有可讀性又具有學術性。
(挪)奎納爾·希爾貝克 尼爾斯·吉列爾 ·西方哲學 ·52萬字
這本哲學史大膽、敏銳而有趣,開創了在全世界范圍內探討哲學問題的全新廣度和深度。讀者感到的不是沉悶,而是挑戰和驚喜。全書行文不斷激發著讀者思考,邀請讀者參與爭論、嘗試新觀點、回到問題源頭,從而成為思考永恒問題的積極參與者。——希瑟拉·博克(SisselaBok)如同蘇格拉底,在書中并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讀者,你甚至不知道他在某個問題上究竟有沒有他“自己的觀點”。他幾乎對每個所提出的觀點都加以質疑,三言兩語就把你最初受到誘惑而剛剛建立的信念摧毀殆盡,或者不加摧毀,卻讓你作出選擇:你同意這樣嗎?顯然,這就是蘇格拉底式的提問,這些提問具有巨大的震撼力。——鄧曉芒,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美)羅伯特·C.所羅門 凱瑟琳·M·希金斯 ·西方哲學 ·31.1萬字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原因無他,只因為追求更大的權力是人類的最基本的欲望之一。擁有權力就代表成功,想要成功,單靠宅心仁厚是不夠的,必要權謀戰術是必不可少的。本書從葛拉西安《智慧書——永恒的處世經典》中精粹了80則人生箴言,以西方歷史中的戰爭謀略、宮廷政治和江湖騙局等為事例,立足于現代社會,分析了權力斗爭中的種種技巧。作者以一種令人驚異的客觀冷靜的態度,深刻地剖析了在權力斗爭中顯示出的高度智慧,為讀者提供了戰勝權力叢林中的艱險、困頓和邪惡提供了種種神機妙策。
(西)巴爾塔沙·葛拉西安 ·西方哲學 ·13.2萬字
本書是尼采假借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說出他自己的哲學思想,也可以說是一本查拉圖斯特拉的說教集或者說是查拉圖斯特拉的行藏錄。這部作品是德國哲學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這本書以散文詩體寫就,宣講“超人的哲學”和“權力意志”,通過主人公查拉圖斯特拉闡述出:人類是處于超人和禽獸之間的物種,人類的進步方向是超人;上帝已死,唯有讓上帝死才能進化為超人;人類的道德便是超人甘于墜落自己的意志等哲學思想,用詩歌的語言,講述了尼采對于人生、人類、痛苦、快樂、期待的深刻領悟。這本書是一部哲學書,卻有極高的文學價值,是一部關于“超人”的圣經。
(德)尼采 ·西方哲學 ·20.3萬字
本書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師談人生系列”其一。叢書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聽現代西方的思想大師講人生哲理。本書請弗洛姆出場,宣講他“有愛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書是領悟人類情感、獲得最優心理的必讀書。弗洛姆是現代思想中的“情愛大師”。他對現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對現代人心理狀況的準確診斷,被稱為“綜合了弗洛伊德和馬克思的學說”,使他成為現代心理學領域最權威的典范。他提出愛是一門實踐的藝術,呼吁只有用愛才能拯救人類,使他成為美國最著名、最受歡迎的心理學家。
吳光遠 李慧 ·西方哲學 ·14.5萬字
當善與惡的界限日益模糊,當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當生命之輕已變得不能承受,我們該從哪里求得生存的意義?是重造崇拜偶像?還是干脆淪于虛無,一路娛樂至死?在人類剛剛步入現代世界時,德國哲人尼采就嚴肅地思考上述問題——而一切答案,都匯聚到《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部哲學小說中。通過主人公查拉圖斯特拉的漫游與教誨,尼采發出了先知般的宣言:在“上帝已死”的時代,人應該直面虛無,從自身創造生命的意義,最終進化為能撐起生命重擔的超人!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西方哲學 ·18.3萬字
本書集中體現了作者的“精神生活哲學”,魯道夫·奧伊肯認為哲學不應以抽象概念為中心,應該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為中心。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克服自然與精神、個體與總體的矛盾,使之不斷走向二者的統一,成就崇高的人格。這一切創造和進化的過程,從根本上來說,都是由來自宇宙的生命推動力決定的。奧伊肯想以“精神生活哲學”來統一、整合哲學史上自然主義與理智主義、唯物與唯心的對立,但它在本質上仍然是從主觀出發的唯心論。
(德國)魯道夫·奧伊肯 ·西方哲學 ·17.7萬字
《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除導言外包括“單向度社會”、“單向度的思想”和“進行替代性選擇的機會”三部分。作者通過對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語言等領域的分析、批判,指出發達工業社會是如何成功地壓制了人們內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這個社會成為單向度的社會,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單向度的人,這種人喪失了自由和創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與現實生活不同的另一種生活。本書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作了較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會批判理論的烏托邦性質。本書對研究蘭克福學派和馬爾庫塞理論的發展,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美)赫伯特·馬爾庫塞 ·西方哲學 ·15.2萬字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一部詩體散文,作者借用古代波斯拜火教始祖查拉圖斯特拉之名,有意對抗基督教的圣業,模仿圣典的文體,以比喻和逸事描述查拉圖斯特拉升華進入超人之域的過程,是一本獨一無二的哲學思想結晶,副標題為“為所有人、不為某個人而寫的書”,象征地表現出尼采最后的境地。這部作品雖然包括了尼采的一切,但查拉圖斯特拉是作品的主人公,而非作者本人。
(德)尼采 ·西方哲學 ·17.5萬字
本書內容主要分為存在與虛無、哲學的談話、文學與藝術、文學與寫作以及薩特年譜等五部分內容。
張秀章 解靈芝 ·西方哲學 ·11萬字
在海德格爾前期哲學中,尼采并未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而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后,作者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這部《尼采》兩卷本就是作者根據自己的一系列講座整理而成,又加上了相關的4篇論文。《尼采》上卷主要是按照哲學門類系統的整理尼采哲學;下卷除了總結尼采形而上學外,更加凸現了“存在歷史”課題,把形而上學置于“存在歷史”的框架內。
(德)馬丁·海德格爾 ·西方哲學 ·74.5萬字
本書完整收錄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樂原則》《群體心理學與自我分析》《自我與本我》,簡練地表達了精神分析學的理論要點和學說精髓,被公認對人的心理及其活動做出了新穎的、革命性的描述。
(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方哲學 ·11萬字
本書是人類科學史、思想史上的偉大著作。它不僅影響了人類幾百年自然科學的研究,而且對人類的思維方式也產生過十分重要的影響。牛頓在本書中所建立的力學體系具有重大意義,它標志著從哥白尼開端對亞里士多德的世界圖像所作轉變的階段。因此,它是近代科學開始形成的標志,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次理論的概括和綜合。它總結了近代天體力學和地面力學的成就,為經典力學規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從而使經典力學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牛頓的這本書意味著經典力學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成為近代科學的標準尺度。
牛頓 ·西方哲學 ·28.4萬字
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困頓的哲學心靈良方,六個哲學家的智慧解決六種人生問題!英倫才子艾倫·德波頓了解現實人生的苦難,深深體會到這些苦難引起的傷痛;他認為哲學不應只是躲在象牙塔中的文字游戲,而是幫助人們解決心靈傷痛的良方。因此,他回到偉大哲學家身上,探索這些哲學家的智能,為我們提供舒緩現實生活郁悶的慰藉。針對六個不同的人生問題──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折、被認為有缺陷、心碎、困頓──德波頓分別向蘇格拉底、伊比鳩魯、塞內卡、蒙田、叔本華、尼采這六位哲學家取經,希望這些哲學家的個人體驗與思想學說能夠在我們飽受痛苦時,舒緩我們的癥狀,甚至根治我們的問題。
(英)阿蘭·德波頓 ·西方哲學 ·10.4萬字
中文版《亞里士多德全集》共十卷,包括迄今所發現的亞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48種和一些殘篇。它是自西方哲學進入我國百余年來第一部西方古典哲學家的全集,在國際上也是德、英、法、日等文以外的少數《亞里士多德全集》現代語譯本的一種。它以柏林皇家科學院的標準本為依據,直接由希臘文翻譯為中文,并完全按照國際慣例進行頁碼編排。全集前面有一個總序,全面地闡述了亞里士多德哲學的基本精神,以及譯文依據的版本,亞里士多德著作的傳播及現存狀況,翻譯亞里士多德著作所遵循的根本原則。全集出版后產生廣泛影響,1998年獲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999年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和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苗力田 ·西方哲學 ·235萬字
《懺悔錄》是奧古斯丁著作中傳誦最廣的一種。本書也可作為奧古斯丁的自傳來看。全書共十三卷,以內容言,可分為兩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記述他出生至三十三歲母親病逝的一段歷史。卷十至卷十三,則寫出作者著述此書時的情況。奧古斯丁在書中不僅流露出真摯的情感,而且對自己的行動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筆細膩生動,別具風格,成為晚期拉丁文學中的代表作,列為古代西方文學名著之一。
(古羅馬)奧古斯丁 ·西方哲學 ·1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