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
《道德經(jīng)》原名《老子》,漢代的河上公所著《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為《道經(jīng)》37章,《德經(jīng)》44章,故有《道德經(jīng)》之名。《道德經(jīng)》作者為老子(又名老聃,名李耳),春秋時期楚國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和孔子同屬一個時代,但年齡長于孔子。老子曾任周王室藏書管理者。相傳,《道德經(jīng)》一書寫于他歸隱時,途經(jīng)函谷關(guān),守將尹喜向他問道,于是老子才留下這部《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部舉足輕重的經(jīng)典著作,是我國首部完整的哲學(xué)著作。它雖然只有五千言,但文約意豐,字字珠璣,句句精辟,內(nèi)容涉及政治學(xué)、軍事學(xué)、倫理學(xué)、科學(xué)、宗教等諸多領(lǐng)域。
·13.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