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唯識論
熊十力一生心無旁騖,潛心著作,成果累累,如果只能選一本書作為其代表作,那只能是《新唯識論》。熊十力曾從學歐陽竟無大師研習佛學。1922年,受梁漱溟等人的舉薦,應蔡元培之邀,熊十力聘為北京大學主講佛家法相唯識的特約講師。在主講《唯識學概論》和撰寫講義的過程中,對于佛教唯識學發生懷疑,不斷改寫舊稿,乃至另起爐灶寫成了一部自成體系的新著,改稱《新唯識論》。1932年,《新唯識論》(文言本)由浙江省立圖書館出版發行,立刻在學界和佛教界掀起軒然大波。蔡元培、馬一浮等人對此書推崇備至,評價甚高,馬一浮作序并題簽。另一方面,佛學界人士尤其是南京內學院師友群起而攻之。其師歐陽閱后痛言:“滅棄圣言量者,唯子真為尤”,措辭嚴厲。歐陽弟子劉衡如更著《破新唯識論》對熊十力其書進行系統破斥。熊十力隨即應戰,并著成《破〈破新唯識論〉》一書,對劉氏之斥逐一破解。《新唯識論》先后有三個版本,最開始是用文言文寫成。1938年起熊十力與學生一道將《新唯識論》改寫成白話文,至1944年《新唯識論》語體文本由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這是第二個版本。因第二版本原先是為英譯本做準備,加之正值抗戰顛沛流離,熊十力對此本的文字不甚滿意,于是又從1951年底開始對語體文本進行刪改,1953年印出,稱為“壬辰刪定本”。本書將文言文本、壬辰刪定本一同出版,以便讀者互相對照理解。
·2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