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維特根斯坦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本書旨在對維氏后期“語言游戲”概念做出初步的界定,我們從宏觀、微觀、識別方式等方面界定了語言游戲所指的具體實踐活動,并且還基于維氏《論確定性》中的相關例子對語言游戲的演變做出了分析和討論。在我們的論述過程中,政治正確因素對說理活動的影響;情感、偏見因素在說理活動中的地位等問題也作為邊緣問題逐步呈現,筆者在書中也對這些問題做了進一步的分析。
李果 ·理論流派 ·15.1萬字
《胡適的北大哲學課》這套書以胡適在北京大學的所有哲學講義為母本,再綜合胡適關于中國哲學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最全的胡適哲學體系,讓讀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學大師的風采。
胡適 ·東方哲學 ·15萬字
舍勒思想的確立是受胡塞爾現象學激發而作的《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倫理學》,此書是與胡塞爾《邏輯研究》和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鼎足而立的現象學三大經典之一,實際構成了從《邏輯研究》到《存在與時間》的思想軌跡。針對康德之形式先天論,舍勒試圖論證“情感先天論”,認為情感是個體生活及其倫理行為的基本質料。不同于胡塞爾,舍勒強調,現象學是實事的現象學,走向生活世界、尤其是生活世界的倫理現象。
(德)馬克思·舍勒 ·西方哲學 ·15萬字
從《道德經》、《莊子》、《呂氏春秋》等經典古籍為著手點,把不朽箴言和現實相結合,引出現實生活中人們需要學習的古人哲學智慧。人生就是這樣,若想得到一樣東西,必然要敢于放棄一些東西,所以需要舍得;大智若愚,懂得這點,才能成為這樣的智者。諸如此類的例子讓人從書香中感悟人生,耳目一新,放松心情。悟透一句,便可改變人生。
慧鈺編著 ·知識讀物 ·15萬字
基于道德發展的繼承性特征,本書以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李二曲的道德教育思想為研究對象,并充分挖掘其現代價值,試圖為解決當前道德困境提供理論指導與對策參考。本書對于推進現代道德教育理論體系建設,進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申圣超 ·中國哲學 ·15萬字
本書是德國哲學家阿克塞爾·霍耐特對20世紀觀念史進行研究與詮釋的著作,他所選取的知識分子是一群“無所歸依的世界公民”,推動他們進行理論思考的是那些關于痛苦、災難以及驅逐的切身體驗。對他們而言,理論就是剖析社會肌體的解剖刀,是揭示社會深層結構與內在生命的利器。無論是弗朗茨·羅森茨威格、奧雷爾·科爾奈、羅賓·科林伍德、朱迪絲·施克萊還是昆廷·斯金納,他們都把自己的學術研究與富有歷史意義的政治事件密切聯系在一起,試圖為時代面臨的難題提供診斷和答案。霍耐特認為,有必要把20世紀的觀念史看作“一個從歷盡艱辛的領悟中,萃取出充滿意義的洞見與無法替代的教誨之過程”。雖然本書并不是對主流觀念史書寫的顛覆,但是它或許能夠為受遮蔽的深層經驗提供獨到的歷史、社會或政治的概念性詮釋。
(德)阿克塞爾·霍耐特 ·知識讀物 ·15萬字
《生活中的邏輯學》一書主要是從社會生活中選取成功與失誤的許多典型事例,進行邏輯分析,用具體事例說明邏輯推理的無窮妙用,深入淺出地教會我們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規則,提高我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張綿厘 ·邏輯學 ·15萬字
我們現在通常看到的《大學》是二程及朱熹對原本《大學》改編、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認為《大學》原文本來就是儒家追求“內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邏輯嚴密,文氣通順,粲然可觀,不必加以篡改。為了向大眾揭示原本《大學》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義,先生特依據西漢小戴所傳曾子《大學》原經,對其本旨重新加以闡釋,內容包括《大學》的價值,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修養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內圣(明)之學,“修身”至“治國”的外王(用)之學,內外兼修之道,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歷史教訓,王朝更替與儒學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與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會古今,取精用宏,妙語連珠。
南懷瑾 ·中國哲學 ·15萬字
《寬容》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龍的代表作之一,又名《人的解放》,初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寬容》曾被譯為20多種文字,至今暢銷全球。在本書中,房龍用生動睿智的語言講述了從古希臘到20世紀的漫長的人類思想發展史,解析了人類為尋求思想的權利所走過的艱辛歷程。《寬容》以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為依據,以社會和人是否寬容為標尺,用輕松幽默的方式來揭示真理,倡導思想解放,主張寬容與和平,是一部反抗無知、偏執和暴虐的戰斗檄文。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理論流派 ·15萬字
中國學問原來該有的力量,是安頓我們個人的生命。本書是臺灣知名學者薛仁明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王肖關于生命學問與國學教育的對談錄。?薛仁明自述是作者、講者、行者,更是中國文化的踐行者,他聚焦于兩岸中國文化的發展以及個人的生命實感,不空談概念,不販賣知識;因為踐行,所以他深受其益,在周遭浮躁之下依然安然自在。?談中國文化,一定要和我們的生命產生聯系,這樣才會真正有根基。薛仁明從傳統文化實踐者的角度談禮樂重建與現實困境,從為人之父的角度談傳統文化的相續相接以及家族倫理,從各種文化現象中品評躁郁時代中的文化回歸與文化自信。同時關注傳統文化對大眾的深厚影響,傳統價值觀念在現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信息化時代對傳統文化的影響等,激活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基因,恢復我們的生命、生活與歷史、祖先、天地萬物的傳統聯系,找尋一種身心的歸宿感和一種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生命氣象。
薛仁明 王肖 ·理論流派 ·15萬字
本書在詮釋學視域下分析了隱喻和真理的內涵,論證了存在之真理指向意義世界,而意義世界的語言性意味著隱喻使意義世界顯現并構造了我們的“現實”。真理作為進行揭示的存在在此在的理解中實現。而這種理解一般是在談話中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產生的。在理解中被揭示的存在指向意義世界,而意義世界通過語言才能得以顯現。隱喻使存在之真理顯現并構造了我們的意義世界。隱喻是實踐智慧,它凝聚了我們的世界經驗,并在不斷積累的世界經驗中產生新的把握或理解。隱喻構造的意義世界不是虛幻的,而是奠基于生活世界的我們的“現實”。
丁蔓 ·知識讀物 ·15萬字
孔子的思想在傳承的過程中曾遭遇過“焚書坑儒”的洗禮,也享受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推崇,其中包含的修身養性的生活態度,治國理政的政治見解,面對生死的義利探討,朋友之道,為孝之道,學習方法及教育理念等方方面面的見解,千百年來始終放射著獨特的智慧光芒。本書將以通俗直白、凝練活潑的文字,揭開孔子及《論語》的神秘面紗,還原那個曾經有血有肉的孔子,認識當年那個循循善誘而不古板的老師,了解那個對朋友正直、坦率、寬容的人,再現他生活的細節,映射他純凈、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書的編撰體例包括原文、譯文、人物鏈接、古語智慧等四個部分。其中“古語智慧”是本書的重點和亮點,主要內容為根據現實和歷史的軌跡,以隨筆形式抒發編者研讀的心得、感悟。
倪可譯注 ·中國哲學 ·15萬字
悲劇意識是對人類生命在世生存的悲壯性的意識。生命悲壯性是由人類既有生存發展的強烈欲望又沒有達到目的的可靠能力,只能依憑追求生存發展的意志和有局限性的能力冒險在世這一生存處境決定的。悲劇意識是人類生命的根基性意識,它與生命同在,盡管因為復雜的原因常被種種妄念所遮蔽。本書從悲劇意識的共時性、歷時性兩向維度進行思索,引經據典,邏輯嚴謹地梳理中國國民悲劇意識的來龍去脈,并結合向西學的啟示以期正視生命的悲劇意識,實現人的自由。
程亞林 ·知識讀物 ·14.9萬字
本書介紹了六十四卦的來歷、過去卜卦的幾種方法、《易經》與五行、干支、《河圖》《洛書》的配合運用等;闡釋了《系傳》所揭示的人生和歷史哲學;詳細講解了乾卦、坤卦、屯卦、需卦的卦名、卦辭、爻辭,以及解釋它們的《彖辭》、《象辭》、《文言》,以之為例,示范六十四卦的研究方法;說明了《序卦》排列六十四卦的理由,等等。
南懷瑾 ·中國哲學 ·14.9萬字
《道德經》所講述的思想體系包含著豐富、精妙的生存智慧與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語箴言,即使經過兩千多年歲月的洗禮,依然光彩熠熠。即使是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也可以將《道德經》當作解決新世紀人類社會各種矛盾和問題的睿智之書,從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深入淺出細品慢讀道德經》語言簡潔,條理分明,分別從做人、做事、快樂、修身、管理、養生等方面選擇性地闡述了《道德經》內的相關內容,能夠幫助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張易山 ·中國哲學 ·14.9萬字
《愛欲與文明》講述了:西方今天文明已發展到極點,然而文明進步的加速也伴隨著不自由的加劇。集中營、大屠殺、世界大戰和核武器都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人對人最有效的統治和摧殘恰恰發生在人類的物質和精神成就高度發達到仿佛能建立一個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時刻。可見,高度文明的昂貴代價是人的不自由和對生命本能、對自我升華了的性欲、愛欲的壓抑。所以,反抗現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須消除對人的本性的壓抑,解放愛欲。
(美)赫伯特·馬爾庫塞 ·西方哲學 ·14.9萬字
“股神”巴菲特認為,判定任何特定公司是否具備競爭優勢在于它是否擁有寬廣的、可持續的“護城河”。圍繞“城堡”挖掘的“護城河”將競爭者擋在“城外”,從而保證公司的利潤。該理念同樣適用于個人:人生就像一家公司,要想經營好這家公司,打造“護城河”,就要建立自己的核心優勢。《人生護城河:如何建立自己真正的優勢》通過以始為終、思行合一、高度透明、多點支撐四個理念以及基于這些理念所開展的實踐闡述如何經營人生有限公司。以始為終是指要有終局思考力,學會站在未來看今天,從而找到“對的事”,并堅持做一輩子。思行合一就是要明確支配自己行為的理念,繼而不斷地踐行。高度透明是指要經常談失敗、談焦慮、談坎坷,勇于發現自己的不足,時刻與外界交換“能量”,從而提高自己。多點支撐就是要在追求財務自由和精神自由的路上多尋找其他支點,以使人生之路更加寬闊。通過踐行以上理念,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真正的優勢,獲得個人成長的方法論和策略,進而打造“護城河”,掌控自己的人生。
張輝(@輝哥奇譚) ·倫理學 ·14.9萬字
古典儒家思想對今天的中國和世界還有價值嗎?兩千多年前儒家的政治和倫理智慧和今天被作為普遍價值的民主與自由,是彼此相容,還是針鋒相對?《舊邦新命:古今中西參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學》作者聚焦于儒家的政治哲學,并且承擔了從正面建設性地解決儒家思想與民主觀念能否相容的巨大挑戰。這一工作毫無疑問將對目前蓬勃發展的國學研究提供一條范列式的門徑。作者運用其對西方政治哲學基本理論的嫻熟理解,逶過細讀文本,別開生面地展現出了古典儒家那種富于情境性的智慧。同時作者也有意識地在附錄中,介紹了自己對古典文本頗有成效的解讀方法。就如作者所贊同的“接著講”的原則,古典儒家的政治智慧在闡釋和對話中復活并臣繼續生發,而作者的立場既非把儒家作為西方普遍觀念的映像,也不鼓吹儒家思想的特異性,而是將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參與當今擻界文化建設過程的主要角色,一個滋育我們創造或怒象一個更美好世界的源泉。
白彤東 ·中國哲學 ·14.9萬字
本書系萬俊人先生近年來在《讀書》《文景》《倫理學研究》等期刊雜志上發表過的書序及其他學術文集。行文優美,兼具詩意和學術性,重申了當代境遇下的倫理學、政治哲學的意義。作者持守學者與學術的姿態,聚焦當下中國和世界的嚴肅問題,既有對政治哲學、美德倫理、人生哲學等公共話題進行的深入思考,又有對鄉愁、家國的體認。書中飽含了作者對學術的熱忱情懷和對文化的深沉擔當,這本關于政治與倫理的佳作無論對于哲學從業者還是理論愛好者來說,都具有很重要的啟發意義。
萬俊人 ·倫理學 ·14.9萬字
這本書首先是一本更新換代型的《老子》讀本。作者結合最新的考古材料和前沿海內外研究成果,以縝密的考據和分析破舊立新,把所有重要的疑難問題都推到了證據和邏輯所能達到的極限,并力圖掃清每一個思維死角。這還是一本充滿思辨趣味的書,尤其適合那些懷有純粹的思辨興趣的讀者。循著作者的分析脈絡,我們會得到如此精彩的本格推理小說一般的閱讀享受。這還是一本豐富的文化史。作者以《老子》的文本為線索,從歷史上復雜的闡釋與實踐中勾勒出道家學說恢宏的文化版圖,而跨學科地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們以全新的社會科學的眼光,以當代的人文素養,反觀兩千多年前的古老智慧。
熊逸 ·知識讀物 ·1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