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黑格爾的《邏輯學》,通稱“大邏輯”,以別于《哲學全書》中的第一部分“邏輯學”,即通稱的“小邏輯”。《邏輯學》共分“有論”、“本質論”和“概念論”三編,前兩編合稱客觀邏輯,分別出版于1812年和1813年,第三編稱主觀邏輯,出版于1816年。全書三編出版后,黑格爾又著手修訂,僅完成了第一編“有論”部分。
(德)黑格爾 ·邏輯學 ·33.8萬字
禪是達觀處世的態度,禪是養心怡性的指南;禪是慈悲為懷的仁心;禪是勵志修身的妙悟,禪是執著追求的精神;禪是優勢生存的智慧。用禪的精華來浣洗我們的心靈,教你學會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難得。反過來講,正是因為心難平常,人才變得如此平常。常懷悲憫之心則惡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實、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與惡、愛與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長,你必須謹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駐。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這是十分明顯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能做些有意義的事,為后人留下點有價值的東西,就是我們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順應自然,該來的終歸會來,該去的終歸會去。我們無法挽留,也無法驅散,平心對待,一切隨緣!
李世化 ·中國哲學 ·13.7萬字
《“我讀”系列:一個悲觀主義者的積極思考》取自叔本華一生中最后一部巨著《附錄與補遺》,是他對哲學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與說明。這篇以格言體寫成的《附錄與補遺》,使名聲沉寂六十多年不獲承認的叔本華一夜成名。正如他所說,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我讀”系列:一個悲觀主義者的積極思考》是《附錄與補遺》中最精華的部分,書中,叔本華融合東西方哲學的主流,披露人性和世故,加以睿智、生動的筆觸,娓娓地跟我們討論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求取幸福和成功,以期充分發揮此生。
(德)叔本華 ·經典著作 ·7.1萬字
本書稿是作者學習《道德經》一書的心得的總結,以講座的方式呈現出來。作者結合現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將《道德經》中相關的語錄做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語言生動,說理明晰,既能幫助當代讀者讀懂《道德經》,也能幫助人們將其中的精華運用到生活當中。
鐘永圣 ·中國哲學 ·30.6萬字
《論話》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哲學思想、品德修養、倫理道德和教育原則。全書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記錄孔子的言論為主,第10篇《鄉黨》記錄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瑣事、態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記錄孔子言論為主,第l9篇《子張》記錄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論。本書從《論語》申挑選出近百個影響深遠、富有哲理的句子,分為處世的智慧、交際的魅力、為人的準則、做事的態度、成功的啟示、心靈的超越、品德的修養、生命的真諦、學習的方法等章節,其中既有原文、譯丈,還有后人評注、人生感悟,能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為自己的道德修養、立身處世找到一個可靠的途徑。
趙凡禹 ·知識讀物 ·15.8萬字
2006年一次社會大調查,題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調查對象是隨機抽取的10000對老年夫婦。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兒女為自己做的事情”一欄中,98%的老人都選擇了“抽時間多陪陪父母”這一選項,而選擇“給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費費用”的僅占不到1%。在“最希望過的日子”一欄中,竟有87%的老人選擇了“和兒女一起吃團圓飯”這一選項,而選擇“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兒女在一起時心情最愉快。
裴鈺 ·倫理學 ·15.8萬字
《幸福之路》是一本寫給普通人的經典生活哲理書。全書簡明扼要地分為“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兩大部分,不去講高深的哲理和枯燥的說教,而是直接反思生活中最常破壞幸福感的消極心理因素,如競爭、疲勞、嫉妒、罪惡感、受害妄想等,直接給出獲得和提升幸福感的具體生活建議,如通過興致、情愛、家庭、工作、閑情逸致等。作者給書中的每個觀點都提供了真實的人性經驗的支撐,和清晰、坦率、真誠的剖析論證;他所開列的藥方,也都是親歷親見,并且實踐證明有效提升了他的幸福感,所以具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無數感到苦悶而又不甘忍受的男男女女,完全能夠借此明察自身的困境,進而找到突圍之路,憑著適當的努力變得幸福。
(英)伯特蘭·羅素 ·西方哲學 ·8.6萬字
《哲學史講演錄》是德國古典哲學大師黑格爾的代表作之一,“哲學史”的開山之作,治哲學者必讀之書。黑格爾一方面將哲學史納入他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的框架中,把哲學史歸結為理念回歸自身的絕對精神階段;另一方面把辯證法貫徹于哲學史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哲學史的發展規律。
(德)黑格爾 ·理論流派 ·24.2萬字
《名家講堂·周桂鈿:十五堂中國哲學課》以十五個關系,從宏觀上描述中國哲學全貌的概況,從微觀上具體分析中國哲學的特點。這是本書的特色,也是作者的創新。一個關系是天與人,這是重要的一個關系。天有科學因素、宗教成分、哲學意義。從哲學上說,主要是人與生活環境的關系。天就是客觀環境。這里更多的是人文方面的內容。陰與陽說的是陰陽的平衡。生與克說的是五行循環生克的辯證關系。以上三個關系也是中醫基本的理論構架。不懂中醫的人就很難理解中國哲學。其他關系多是人文方面的,其中有豐富的人生智慧和高明的政治智慧。
周桂鈿 ·理論流派 ·17.3萬字
什么樣的作品才能稱得上是優秀的作品?什么樣的作品能成為經久不衰的名作?這些問題或許是許多欣賞名作的觀者都會產生的疑問。名作之所以膾炙人口,自然有它的過人之處,而在本書中,從構圖的角度對名作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通過分析作品中的構圖特征,挖掘大師筆下出色的構圖手法,幫助我們提升版面的組織能力,以及增長自身技能和藝術涵養。在燦若星辰的藝術大師筆下,每幅作品在構圖上都具有各自迥異的特征,本書借鑒了西方繪畫藝術上眾多優秀的名家名作,在欣賞畫作的同時,為讀者揭開大師作品中精辟的構圖法則。
Sun I視覺設計編著 ·美學 ·6萬字
本書以弗洛伊德的各期作品和生活經歷為線索,從心理學、性學、美學、宗教學、哲學等方面展開敘述,通過解讀弗洛伊德的作品,展示給世人一個“本我”的弗洛伊德,也將他深邃的思想用精辟、犀利的文字表達出來,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哲學的啟發。讀者讀這本書,對弗洛伊德思想將有全面的了解。這種了解有助于讀者完善自身的人格,清除精神上的負能量,從而變得積極樂觀起來。
夢芝 ·知識讀物 ·10.1萬字
《<存在與時間>釋義》是對20世紀最重要、最有影響、最具開創性的哲學著作,也是被人讀得最多、討論得最多、評論得最多和爭論得最多的著作《存在與時間》的釋讀之作。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張汝倫,以中國古典注疏方式逐字解讀。以海解海,句句細讀,逐章逐節,字字有著落。《存在與時間》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為難治,一般讀者以及學界人士都需要一部可靠的釋義加導讀的著作。國外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陸陸續續出版了一些解釋注疏《存在與時間》的導讀性著作,但在我國,至今還未有這樣的著作出版。這部《<存在與時間>釋義》的出版,就是為了填補這個空白,而且其豐富和詳盡,超過了許多西方學者的同類著作。
張汝倫 ·西方哲學 ·105萬字
這本哲學史大膽、敏銳而有趣,開創了在全世界范圍內探討哲學問題的全新廣度和深度。讀者感到的不是沉悶,而是挑戰和驚喜。全書行文不斷激發著讀者思考,邀請讀者參與爭論、嘗試新觀點、回到問題源頭,從而成為思考永恒問題的積極參與者。——希瑟拉·博克(SisselaBok)如同蘇格拉底,在書中并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讀者,你甚至不知道他在某個問題上究竟有沒有他“自己的觀點”。他幾乎對每個所提出的觀點都加以質疑,三言兩語就把你最初受到誘惑而剛剛建立的信念摧毀殆盡,或者不加摧毀,卻讓你作出選擇:你同意這樣嗎?顯然,這就是蘇格拉底式的提問,這些提問具有巨大的震撼力。——鄧曉芒,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美)羅伯特·C.所羅門 凱瑟琳·M·希金斯 ·西方哲學 ·31.1萬字
《人生的智慧》取自德國思想家叔本華的《附錄和補遺》,而實際上是獨立成書的,闡述了生活的本質及如何在生活中獲得幸福,所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俗生活極為接近,如健康、財富、榮譽、名聲、待人接物所應遵循的原則等。書中含有幾分孤芳自賞的自我辯白和自我激勵,甚至還流露著顧影自憐的幾絲悲涼、幾許惆悵,但更多的還是他因為自尊而隱匿在文中的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感悟,以及由此而來的堅定與自信、清醒與睿智。
(德)叔本華 ·知識讀物 ·8.2萬字
我們要了解傳統文化,首先必須了解儒家的學術思想。要講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學術。要講孔子的思想學術,必須先要了解《論語》。《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言語行事的重要儒家經典,相關章句注疏累代不絕。南懷瑾先生曾于1962年至1975年間三次講述《論語》。第三次講記結集出版時,南先生定名為“別裁”,意謂其講述是個人所見,別裁于正宗儒者經學之外。南先生認為歷來對《論語》的講解,錯誤之處,屢見不鮮,主要問題在于所講的義理不對,內容的講法不合科學。他講述《論語》,“別裁于正宗儒者經學之外”,重在“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地體驗”。
南懷瑾 ·中國哲學 ·28.9萬字
本書通過對諸多哲學傳統的比較來顯示西方哲學的特點,通過對哲學歷史的敘述來揭示哲學思維的特點,結合社會政治和科學人文背景來展開各個哲學學派的發展脈絡,尤其是結合人類的現代處境來討論一些重大的哲學問題。全書內容覆蓋像羅爾斯、羅蒂和哈貝馬斯這樣的當代哲學大師的哲學討論,其風格既具有可讀性又具有學術性。
(挪)奎納爾·希爾貝克 尼爾斯·吉列爾 ·西方哲學 ·52萬字
全書包括三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講在前面”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大勢,以人物和重大事件為綱,作為切入點予以介紹;第二、三部分則是以《孟子》梁惠王篇為核心,詳解文字,對文字所反映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問題,進行貫通式專題性地分析與講解,使得全書內容不拘泥于《孟子》原文,使讀者獲得大量通識性的知識,體現了南先生獨特的歷史觀與哲學觀。
南懷瑾 ·中國哲學 ·21萬字
都市的繁華、漂泊的迷茫、生活的壓力,讓我們逐漸失去了品味幸福的能力。為了找回內心的寧靜,有的人到處奔走尋求,可是修了很多年,沒有任何改變。因為,這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現實,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境遇歷事煉性,對人煉心。做到心中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責任和義務。當你不求回報地給予奉獻的時候,這就是修行。你會得到無比的快樂,你的事業、家庭等都會順利。
文泉 ·知識讀物 ·13.4萬字
對蘇格拉底的審判和處刑,是古希臘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本書收錄的四篇對話錄,為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所著。通過記述蘇格拉底之死這一歷史事件,柏拉圖發展了他的哲學,同時,也向世人展示了蘇格拉底獨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13.8萬字
學習墨子的智慧,也學習墨子的精神,做一個智慧而又理智的人。雖然我們不一定要做到墨家弟子那樣以苦為樂,但起碼我們也要樹立墨子那種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學習墨子那種“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本書以《墨子》為基礎,以淺顯的道理、樸實的語言,去闡述墨子話語中所蘊含的哲學深義,對現代人生活有著重大的啟示,相信對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也大有禆益。
劉亞玲編著 ·中國哲學 ·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