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于是,或在超過是其所是之處
《另外于是,或在超過是其所是之處》是法國著名現象學家列維納斯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部關于超-越之意義的研究。超-越意味著超出那在傳統存在論或形而上學中被規定為至大無外的是或存在。在此總體之中,諸是其所是者爭是其是(亦即,諸存在者皆努力維護自身之存在),因此互相沖突,戰爭是永恒真相,和平僅為權宜之計,真正的超-越則已破產。但在這一總體中,主體之主體性或人之人性構成了唯-一的例外。主體在超出或尚未及于是或存在之處。在成為有關對象的意識和自我意識之前,在成為支配一切的自我之前,主體作為感受性已然暴露于他人,已然回應著他人,因而也已然對他人做出了無條件的應承,也就是說,已然在替代他人,已然是他人的人質。人質并不是受束縛被奴役,而是為他人忍痛受苦,為他人補過贖罪,即對他人并為他人負責。作為獨一-無二、不可換下之我,主體的這一責任或應承從根本上是無限的。對于公正的要求始于第三者的到來。需要對每一他人做出應承的我于是就需要比較不可比較者。比較召喚公正。公正的社會建立在一視同仁之上,一視同仁則必須基于我對他人的無限應承。本書的哲學語言使以“是”翻譯“être”及以“是其所是”翻譯“essence”成為某種必要。如果讀者更熟悉或更喜歡“存在”,可嘗試在閱讀本書時以之代入。
·43.8萬字